第一图书网

多重立场

(法)雅克・德里达 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4-04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法)雅克・德里达  

页数:

131  

字数:

78000  

译者:

佘碧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些是我曾经参加过的、仅有的三次访谈。访谈内容讨论的是我刚刚发表的作品。无疑,就我的对话者和我自己而言,它们形成了一种积极解释的姿态。这种对我所“从事”的研究的解读不仅已经定型,而且这时了:因为我的工作并未停止,所以它不再专属于我。这种情形也可供人读解。它的事实、内容和陈述形式方面支配了这些交流。这样,我就没有必要做出任何修改了。

作者简介

作者:(法)雅克·德里达 译者:余碧平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于阿尔及利亚 - 2004年10月8日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传记  1930年7月15日雅克·德里达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42年法国宣布取消阿尔及利亚犹太人的法国公民资格,他被迫辍学两年。这个经历对他心灵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伴随了他的一生。这种经历也导致了他思想中的怀疑精神。2004年在《世界报》对他的采访中,他说:   “那些使我变成“独立战争”前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犹太人的偶然经验也具有很多特殊性,即便在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当中也很特殊。”   1949年,他来到法国求学。但是他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法国高等师范学院。直到1952年,他第3次报考才终于被校方接受。而在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时,他的口语考试也未能及格。1956年,德里达从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短期进修。此后,他发表关于戏剧家阿尔托的文章而失去了索邦大学的工作。虽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哲学大师,但是因思想一开始并不为传统思想所接受,他直到1980年才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   虽然他在世界各地获得了许多名誉教授和博士荣誉,但是在法国本土却没有这种礼遇。直到1984年,他才开始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导师的生涯。   1967年,他连续发表了《书写与差异》、《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从而奠定了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他的思想受到了美国学界的关注。   1980年代以后,他的工作向政治伦理方面转向。他还直接参与一些政治事件:例如1981年他支持拉丁美洲精神分析界对独裁政府的反抗;1982年在布拉格支持捷克知识分子的反抗运动而被捷克政府逮捕;他还支持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他认为人权“不仅是抵抗集权主义的工具,他还与主宰着政治性的世界概念的那个欧洲传统密不可分。而后者正是解构的首要质疑对象。所以他的解构工作依次围绕着主体与自由,民主与公民性,边界与民族国家这些观念中展开。”基于这种理念,他在课堂上分析死刑的政治神学基础;他谴责恐怖主义,而且分析恐怖主义的形态、条件以及影响;他分析美国划分流氓国家和邪恶轴心国的原教旨主义情结,也指责“没有启蒙没有政治远见的阿拉伯伊斯兰神权政治主义”;他以犹太人的身份批评以色列的犹太复国主义;他也支持同性婚姻。   影响与争议  德里达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有很大争议。由于它的思想和英美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来不被美国的哲学系所重视。他的思想影响非常广泛,被用作女权主义运动、同性恋抗争、黑人运动等的理论武器。而他的思想也不被许多传统学者所接受,认为他破坏了西方文明。   他死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份声明中说:“因为他,法国向世界传递了一种当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公民’。”

书籍目录

敬告读者 一、意蕴:与亨利·降塞的会谈 二、符号学和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三、多重立场:与让一路易·乌德宾、居伊·斯卡培塔的会谈附录: 让一路易·乌德宾和雅克·德里达的通信摘要 德里在年谱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多重立场》作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于阿尔及利亚 - 2004年10月8日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多重立场 PDF格式下载



能买到也还不错了


6


3


书的内容没话说,但是是旧版的


书印刷啊,装订啊,都挺好的


想了解德里达但是读他的著作觉得难懂的可以先看看这本书,作者用很简洁清楚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思想。


多重立场在一定程度上狠难读懂,需要对他起初的3本书有所了解或许才能读懂“多重立场”的几句话,雅克德里达的思想很有深度,但没有一定积累是不可能读懂的,


相当好的书,看来几遍,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还需再读几次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