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印心石

高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高阳  

页数:

214  

字数:

14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清朝中叶,穷秀才陶澍将与孙家之女巧筠完婚,不料当地富豪横刀夺爱,孙家也嫌贫爱富、顺水推舟,陶澍不得已退婚,另娶他人。后来,陶澍点中翰林,官运亨通,而当年的富豪之家却日渐败落,孙家之女也落入青灯黄卷了残生的地步……

作者简介

高阳(1926-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书籍目录

人生如戏安化第一美人贫贱不能移荆钗怎及金钗飞上枝头各有因缘莫羡人赶考十路报喜以财敌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悔然命如纸薄恩怨不分明戏如人生

章节摘录

书摘茶坊酒肆中有个流言在传布:陶秀才穷得娶不起亲,要将孙家的婚约退掉了。 这是孙伯葵放出去的风,作用是想另钓一个金龟婿。风声很快地传人一家大户,第二天便托人到孙家来说媒。 来的是个媒婆,姓刘,尽管她能言善道,但遇见孙太太,滴水渗不进去。“刘媒婆,你一定弄错了!”她说,“陶家并没有来退婚,就想退也不能!我家小姐已经姓了陶,决不能再姓吴。” 来求婚的大户姓吴,千顷良田,两世恶名。老子叫吴良,外号“无良”;独子叫吴少良,便唤做“小无良”。想求孙家这门亲,是吴良争面子,娶了这个全村的第一美人作儿媳妇,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一件事!当然,吴少良更是喜心翻倒,兴奋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因此,当刘媒婆回报孙太太如此峻拒时,吴少良竞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而恹恹成病。这一来,逼得吴良非设法将孙家女儿变成吴家媳妇不可! “无风不起浪!退婚的话,一定有来历的。”吴良叮嘱刘媒婆,“你再替我去打听。” “老早打听过了,大家都说,听是听人这么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么,陶秀才呢?你该托人到陶家打听打听看。” “不用吴老爷关照,早打听过了,陶秀才说,没有这回事。” 吴良想了一会儿又问:“陶秀才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个样子?是气呢,还是着急?” “也不气,也不着急。平平淡淡地,倒像没有这回事的模样。” “噢!”吴良噗噜噜、噗噜噜地抽着水烟,沉吟了好一会儿说:“十之八九,有这回事。穷秀才死要面子,不肯明说而已。” “吴老爷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我跟你说,不是谣言。有人造这个谣言,他要生气,更要着急,怕岳家真有这个意思,故意放出风声去。如今平平淡淡,像没有这回事,就是已经知道有这回事,自然用不着大惊小怪。” “那么,”刘媒婆又起劲了,“吴老爷,你看我该怎么办呢?” “你后天来听回音,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等到媒婆一走,吴良随即发帖子,请孙伯葵吃饭,其实是吃花酒——安化县城有个私娼,外号“张小脚”,原是贩卖水银、朱砂的大商人张老四的下堂妾,貌仅中姿,而且年纪三十开外,即使是美人,亦已迟暮,可是身价极高。因为张小脚工于应酬,善于词令;看客人的身份、性情,有各种不同的谈吐。住处本是人家荒废的花园,用围墙割取一角,借它高槐老柳的清苍之气,却不见残垣颓屋的荒凉之迹;围墙里面原为五楹敞轩,她鸠工重修,隔成三间,由西而东,第一间是大厅,第二间起坐,第三间便是她的香巢。布置得精雅宜人,不带丝豪风尘气息。能在此飞觞醉月的,不是达官,就是巨贾。不过安化到底是小地方,除了外县慕名而来的访客以外,本地人在这里设席请客,一个月不过五六次,其中一半是吴良做主人。P6-8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写尽朝廷大政、南北吏治、民间风俗,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趣味。


编辑推荐

  本书是高阳作品·清史小说系列之一,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写尽朝廷大政、南北吏治、民间风俗,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趣味。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利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象,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清朝中叶,穷秀才陶澍将与孙家之女巧筠完婚,不料当地富豪横刀夺爱,孙家也嫌贫爱富、顺水推舟,陶澍不得已退婚,另娶他人。后来,陶澍点中翰林,官运亨通,而当年的富豪之家却日渐败落,孙家之女也落入青灯黄卷了残生的地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印心石 PDF格式下载



在这本书里,陶澍幼年家贫,富裕的女邻居很看好他,坚持把漂亮的女儿巧筠许给他。不久陶澍父母双亡,家道更加没落,且几次不第。巧筠得父亲便反对这门婚事,打算将女儿另许富家。漂亮的女孩儿往往心高,和父亲一起,最终冲破母亲的阻挠,许以富家。其母于心不忍,将质朴但不漂亮的丫鬟秋菱收为义女,嫁予陶澍。陶澍中举当日,正是巧筠结婚之日。陶澍中举后再入京殿试,得点翰林,此后经年,不断高升,直至跻身封疆大吏。而巧筠婚后长期陷于嫌贫爱富的自责当中,丈夫在和人争执中被打死亡后,巧筠更是惨遭族人排挤,生活困顿,孤苦伶仃。巧筠曾写信向陶澍求援,但陶正在转任途中,没有收到,自此巧筠心生怨怼。陶澍又何尝心中没有巧筠?但事已至此,只能暗中相帮,拿出一笔巨款,放入银庄,以利息作为巧筠的生活费用。积累下来的误会和怨怼,最终让巧筠拒绝接受陶澍对她的帮助,选择了青灯黄卷了残生,这,成了陶澍心中终生的痛。故事并不惊心动魄,而是在平淡中让人感到命运的不可测、不可改。一步一步,错上加错,直错的让人心痛不已。造化弄人,陶澍有才,但几次不能中举;巧筠悔婚与他人结婚,陶澍在巧筠大喜的日子却中了举?命耶?!只能说,两个人实在没有缘分。巧筠婚后,看到自己嫌贫爱富的结果是丢掉了有才有德有前途的陶澍,得到却是浅薄浮躁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心中郁闷可想而知。这个心结一直没有打开过。等到丈夫去世,被族人排挤,自己孤苦无依,生活窘迫,这种自责和无奈就更多了一层。而陶澍,心里喜欢的不是秋菱,而是巧筠。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也无奈。能做的,是尽力帮助巧筠。但巧筠写信求助未得回复,种下了误解的种子,尴尬的关系,已经很难缓解了。于是错上加错,错到不可收拾。在我们的生活里,不也是充满了误解、由误解生出错误的判断、由此作出错误的行为吗!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不得不越来越相信,缘分,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很重要;命运,确实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小说中这种无奈的痛啊,痛的真实,让人心碎。也许,这痛,也成就了陶澍,让他免于陷入温柔乡里,而是把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事业,在历史上留下清名。高阳的小说写的好,语言贴切,入情入理,有一种平静、真实的美。喜欢高阳,喜欢这部《印心石》。


历史小说,还是高阳的最棒,张大春看来还是接不了高阳的班。最最普通的种瓜得瓜的故事,由高阳写来,依然丝丝入扣,让人爱不释卷!


高阳的历史小说写的比较好


我很喜欢高阳的历史小说。


高阳作品喜欢,争取买全哦。


高阳先生的书自不用说,遣词造句够我学习一生的,单就三联出版社这套书籍而言,32开本非常适宜拿着阅读,书皮简洁朴素,毫无花哨之处,与书中文字相得益彰,更增加几分魅力。


湖湘文化翘楚陶澍的婚姻故事


值得一看的高阳作品!


高阳的作品绝对的精彩!


很喜爱高阳的作品,继续关注


喜欢高阳的文笔。


有亭台处有高阳。高阳先生的书值得一看。


高阳的书不错,这本书一般就是印刷很久的老书,比起印刷精美的的书更有感觉。值得购买


我喜欢的作者,我爱看他的作品


故意的小說一直感覺不錯,現代人已經很好能夠挺好的漢字那種活生生的氣息了


薄薄的一小本 但人物心路描述得出味 通宵观后直觉命运人戏人


有时间读读


帮家人买的。很满意


花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看完!书是极其不错的


我喜欢他的写作方式


你还说不好,一定是你没脑子。批评一下。


大多这样的小说都会有个定的娃娃亲,然后家道中落,或者亲家比较好,无论如何会履行前约;当然多数小说中,都是说亲家嫌贫爱富,想着如何如何悔婚。

印心石也是一样,不管亲家母如何的看好陶澍,但是老爷子主意已定,而女儿天性的喜爱珠钗嫌素衣,也命定了不能与陶公子相辅相持。

开头的引子是因为朱大人来,然后点了一出《双官诰》,引出了陶大人的回忆。三十年,陶公子成了陶大人,秋菱也成了陶夫人,而巧筠已成了众人欺凌的寡妇。当初的选择没有让她尝到太多的甜头,当她出嫁时,陶公子金榜题名;当陶家迁入京城时,她夫君已被人打死,接连着公公、父母双亲,留下她孤零零的一人……

当她追忆往事的时候,她说当初这样的选择也是为他着想,说什么自己也是娇生惯养,不能给他带来帮助……,我不想去细分析她的话,只当作是为她心灵的一种超脱吧,要不然能怎么样,她已经够苦了。也不能说她错到哪里。

只是我在想,如果换过来呢?换过来,陶公子没有中举,她相公家中一直富有到她终老呢?哪会是什么样的?她还会说这样的话么?那时的她会把秋菱当妹妹么?很难想象。

最后朱大人看到陶大人满脸是泪,说了句,不该点这出戏,陶大人家里也有个碧莲姐啊!当时我的想法是碧莲姐?难道是说巧筠?因为陶大人说“我何尝不是为她受苦”。几天来一直想着,看看双官诰到底说的是什么故事。

双官诰

明代,儒生薛广,往镇江营业。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广在镇江,适遇同乡人,以白金五百两,托带回家。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厝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回乡报知张氏等,举室嚎啕,使薛保运回灵柩安葬。后家渐衰落,张、刘不能耐贫,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与薛保茹苦含辛,抚养倚哥,送之入学,己则织布以易升斗之栗。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遂不认三娘为母,语语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将刀立断机布,以示决绝。幸薛保竭诚劝导,母子始和好如初。

不太理解到底这个碧莲指的是谁。


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这些史实在作家笔下幻化成眼前一幕幕有血有肉的人生故事,值得一读。


高阳写历史小说的文笔的确不错,以前读过一本《胡雪岩》共三部受益匪浅以至于专门在当当网上购了一套作为珍藏品。我喜欢高阳的作品。


因为胡雪岩系列喜欢上高阳,不过这本书相较于这个系列没那么多感觉了。还算是延续高阳风格的作品吧。


陶澍是我崇敬的封建社会文人,是杰出的官吏,政绩卓著,为人正直,而且赢得生前身后名。本书截取了陶澍平生际遇中的一个侧面,着重于家人及亲情,难得的是书中的背景、语言、称谓、服饰等等都契合当时社会现实,读来有历史的真实感!


高阳的经典作品,值得一读


高阳手笔,值得品读。


呵呵~高阳先生的书都买拉...


历史类的小说,很好看。


很古典,有点老套,不是特别好看


收到好几天了,一直忙着没顾上看,期待中&;hellip;&;hellip;


这本书一般吧


可以一看,方便的话去书店看就可以了,没有买的必要。


好书。跟俺买没错@!


高阳写的《乾隆韵事》,感觉还不错。不过他写的《印心石》就觉得一般。


先买了这个印心石,还行,继而买了苏州格格,蛮喜欢高阳的作品的。


感觉还是高阳的胡雪岩系列更好看


看起来比较轻松,但是厚重的感觉倒是没有。和高阳的其他作品比起来,相对弱了一些。


裡面太多文譸譸的東西看的很累不過故事情節還是不錯的


世事无常,真情可贵


看着简介还行就买了,可拿到一看里面却多处出现了印刷很模糊的字迹好伤心哦!有点怀疑是不是盗版的了!


有趣的小说,网上没找到电子版,买本纸质的,好。高阳的文笔一绝。


造物弄人,有情人并非终成眷属。一个人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其他的因素才会成功。古人再为富不仁,处于现在的阶段也会感慨人心不古、、、 品读高阳作品,不仅仅可以抚慰浮躁的心灵、、、


卓越的货质量太差了,我买的这本书简直就是本旧书,脏兮兮的,换了本书比以前那本更脏更旧!


这本书不厚,内容也是常规故事,不过看高阳的书很大乐趣在于他能将古代的制度典章给你娓娓道来,而你也不觉的枯燥无谓。有时还夹杂着自己的议论。不过这本书感觉有些絮叨了些。


不知道是不是压库房时间长了,封面太脏了,还擦不掉,请小心


高阳的书啊,我很喜欢看的。但千万别认真的去看,跑题跑的太严重了。就当是一个长者在随便跟你聊些历史上的典故和趣闻好了,别当小说看,全是没头没尾巴的。


可能是我不够文艺,感觉他的书不爱读,情节拖沓,喜欢写诗,个人不喜欢


讲的是嘉庆年间安化的第一个进士陶澍的故事.书中的陶澍自幼父母双亡,但实际上他父亲还活了蛮久了


三联的书,我是一直信得过的。印心石一个下午就看完了,就立马拖在书城的朋友找找其他两本,只收获了 水龙吟。还算庆幸。故事很常规,但心里描述很到位。或许和金庸的小说一样,除了精彩的情节,对白也是全文最大的亮点。找个周末的下午,读读清朝的故事。挺好的。


中状元一段非常精彩。整个书看起来很轻松,可以不用思考的快速阅读下去。虽然是短篇,但比金庸的短篇出彩。


呵呵,这样说并不是对高阳老先生大不敬,实在是因为我当初买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过年时送给姥爷的礼物. 姥爷平时爱读个书报,无奈家乡地处偏僻,姥爷能接触的书是少而又少。因此我才萌发了要送他本书的念头。果然,姥爷看到书后喜出望外! 阅读更多


购高阳《印心石》,三联书店二千零一年七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写的是清朝陶澍的事。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清史稿有传。乾隆间生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历山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道光三年,就擢巡抚。五年,调江苏。十年,以捕获户部私造假照要犯,加太子少保衔,署两江总督,寻实授。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晋赠... 阅读更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