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浮生再记

沈君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沈君山  

页数:

25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雅称台湾“四大公子”(连战、钱复、陈履安、沈君山)之一的沈君山,拿的是理工科博士,爱的是博弈,在不同的领域中均是佼佼者。效仿前辈沈三白,作者意欲在有生之年写生“六记”,继《浮生再记》之后,再次推出散文集《浮生再记》,以潇洒动情地笔触写出从青丝到白发的人生几度秋凉,从容道出“当官”与“罢官”的滋味,谈棋论道写出人生。1999年,沈君山中风,纪政等老友的陪伴与关怀,让他重获生机,开展出了另一番境界,呈现“做我所能,爱我所能”的人世情怀。

作者简介

沈君山,浙江省余姚人,1932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台,1955年台湾大学毕业,1957年赴美得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普渡大学从事教研工作,从1973年到新竹清华大学工作后,历任理学院院长、人文社会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生命科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最后在校长任内退休。现为 “吴大猷基金会”董事长。

书籍目录

《浮生再记》(代序)辑一 秋山又几重 愚公子移山 高等微积分 吴大猷先生的讲稿 附录:挨骂的故事 秋山又几重——科学营病中再晤王倬 从台大篮球场谈起——田长霖的柏克莱之路 哪吒与孙悟空辑二 清华岁月 清华岁月 清华渊源 一封迟到了一年的信 我知道的清交合并的历史 清交合并与一流大学之道 附录:五校长暨代校长联名书 第三波清交合并始末记辑三 仕途一年 做官的滋味 罢官的滋味 审预算辑四 师徒棋缘 莫教浮云遮望眼——给懿宸的第一封信 汽油和机油——给懿宸的第二封信 驭棋而勿驭于棋——给懿宸的第三封信附录 纪政 二进宫(代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浮生再记 PDF格式下载



上午在网上看到龙应台7月26日的文章,得知沈君山先生7月6日晚又第三次中风。据现在的消息还不得知先生是否脱离危险。知道沈先生,是在看了《浮生三记》后。沈先生学的是物理,但他却有深厚的人文功底,他的散文充满了潇洒和真情。可惜的是书中涉及两岸的文章几乎被删除。7月初在当当闲逛,猛然看到沈先生的《浮生再记》,狂喜不已,立即下单。可惜啊--还是可惜!第五辑又被砍掉。在网上又知道在《浮生三记》和《浮生再记》之间,沈先生又出了一本《浮生后记》,但我等诸辈恐怕是无此福分来享受的!此刻,沈先生也许正在和命运作顽强地决战。让我们为沈先生真诚祈祷吧!


沈君山确实不愧为台湾四大才子之一,其文笔之流畅优美,性情之真实可爱,从书中尽可体味,这是我买的他的三本书之一,还有2本分别是《浮生重记》和《浮生三记》,记录了这位前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在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很喜欢,又买来送给爱读书的朋友。


看过沈君山的《浮生三记》,很是认同他的台湾四大公子之一的名头,作为学贯中西的情性中人,他不拘泥于物是人情。《浮生再记》终于出大陆版本了,我觉得倒不如《三记》般有力,或者,续集通常都是功力不够过去的厚积薄发吧。


相见恨晚,无意中看了有关沈君山先生《浮生三记》的介绍,便想看完整这套书。从先生的文字里再次感受了那个时代的台湾的发展变迁。先生的智慧才智胆识让人敬仰不已。这套书都是中风后写的,回顾往事点点滴滴,让人感慨不已。


此书是借朋友的读完的,之后又重读了几遍,最后决定自己买一本收藏。沈君山,这个风流倜傥的才子,性情中人,却也颇有才华。他和他提及的人物在诗词方面造诣,让我们认识到了大陆在这方面的教育欠缺了很多,也让我对古诗词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得不佩服,看过后才明白,为什么台湾可以出现方文山这样的写词高手。


就冲着沈君山买的这本书,应该还不错。


又记,就是再记

浮生


作者学有所长,业有所立,情有所寄,兴有所遣,豁达睿智,棋桥诗文,滋润一生。阅世成文,自然味永意深,宛如一杯新茶,甘苦并存。作者立正业以实身,成志向以立命,怡兴趣以适性,“做我所能,爱我所做”,“在自己理念内率性而为”,“量才适性,终身不忧,守其取朴,终身无悔”。其关键是:要善于经营人生,从而安身立命,并能正确对待智慧、财富、爱情及权力,以至生老病死。对婚姻、爱情及友情见解独到。对爱徒,通过讲棋,更晓以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字里行间,慈悲无限。“纪政”一篇为此书佳作。两个阶级、族群、专业、经历迥然不同的男女竟培养出了真挚的情谊,交往中断十七年之后,一个电话能立即来解危舒困,患难见真情,如此两相信赖,令人神往。


优美、平实的语言,让我沉浸在大师那“浮生”中而无法释卷。跟随着大师的脚步,了解了在他的人生中,每一个经历都是心灵的一次净化。


书中“秋山又几重”篇中描写的王倬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住所,那其实是山林中独栋的别墅,向往之……
“王倬的家,就在山道边树林深处,房子并不大,也很有年代了,舒舒服服、自自然然地从树林里探出头来,似乎天生生在那儿。后面一个院子,靠着山坡,满山枫树,沿着山坡侵袭到院子里来。……“
“甜甜一个午睡,洗尽了隔洋的疲倦,蒙胧醒来,隔着客室窗户望出去,枫叶已经红透转黄。一片枯叶从树梢飘下来,隔一会儿,又一片枯叶从树梢飘下来,顺看山风,回旋地飘荡了几圈,悄悄地落到院子里。……”
不是贪图享乐,是那意境太美。书虽还未读完,很是喜欢。


沈先生的大作值得一读,一个知识分子的从政经历这一定韋可以看出台湾其实和大陆的政治架构是很相似的


不愧为四公子之一,很有才情。


很有内涵的一本,文笔质朴,我看来之后推荐给读高二的儿子,他的收获很大。


可惜买不到作作者的另外一本书


作者文化底蕴深厚,回归汉文化学者生活的本真


很喜欢沈老的文字,喜欢这种民国气息


文字优美,老派的文人作风。


读到他那句“我也不配合”,感觉这才是高人啊


好,还和以前一样好,。


沈君山的君子风骨在他的文字中表露得自然亲切,里面有不少地方能看到对岸的人是如何看待大陆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总以一种太过强势的姿态对待台胞们。


是在图书馆借了《浮生三记》后购买的沈博士这本书,感觉不错,有不少收获。但感觉《浮生三记》更好些。


浮生倘若真如梦,岂不令人大快哉。


作者是台湾四大公子之一,才华横溢,体育、围棋、学术都有建树,而且似乎都是轻轻松松的成功,令人羡慕。不过考虑到他的家世背景,大概也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


台湾四大公子,果然有才,不错不错


沈先生属人品、学识、才情、眼光俱佳之一级人才,但古来才大难为用,沈先生也未能完全施展一生志向。据闻近年因中风已卧床,惜哉!


台湾腔很浓,文字间有种过度的优越感,自谦精神不足,所以终是政治人,也能称为学者。


这本书很不错,通过“沈公子”的经历,让人可以从侧面对台湾有一个新的认识。


老才子了.....


质量尚可 内容不知


要是有浮生三记就好了


很适合学院里的人看


还没看,看简介觉得挺不错的。


如此无聊的内容,还要写《再记》?不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