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访行家

(德)加布里艾勒·格特勒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德)加布里艾勒·格特勒  

页数:

431  

译者:

丁娜,吴鹏飞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多年来,本书作者每月在德国的日报上发表关于值得瞩目的当代人物的写真文章,这些人物都以特殊的方式承担着一种理念或一个项目的实现,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着思考。本书所采访的德语国家32位各行各业公认的专家中,约半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人物和新兴应用科学领域的代表,另一半则活跃在全然普通而实用的行当中,也有少数人从事着具有异国情调的职业。在对被访的专业领域进行简介、描述其职业活动之后,在更加私人化的第二次采访中,作者只是偶尔提问或插话,而任被访者自由呈现,甚至会诱导出激烈的抗辩——这些行家不  仅具有非同寻常的渊博知识,谈到自己的工作尤其热情满怀。  作者以对细节训练有素的眼光描写各次访谈的环境,且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从不做出评价,以致读者常常会忘记提问者的存在。无论是管道工还是理论物理学家,助产士还是法医,透过善解人意的女提问者的眼睛,极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领域得以呈现,堪称周密、审慎。

作者简介

丁娜,北京人,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七七级毕业,普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德文编辑,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1995年起从事翻译工作至今,有近百万字文学与社科方面的译作。现居慕尼黑,

书籍目录

前言有皮有毛动物标本制作师造访象牙塔理论物理学家雷亚尔女士性工作者叛逆者种族精神分析学家前方到站: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实验物理学家充满感情接生助产士面对压力敢于曝光疯牛病屠宰场女兽医多处磨脚矫形鞋匠腐尸上聚集的动物群刑侦生物学家库默斯多夫射击场工具制造师毋容置疑的适用性数学家气动运送管邮师傅基因试验人类基因遗传学家哪儿痒挠哪儿计算机学家可触摸的点盲人教师学会承受痛苦文明异化批评家壮志凌云高空女杂技演员手的阴影脑研究者生活必需品自来水公司经理论井申投毒生物武器专家虱子、跳蚤和狂蝇寄生虫学家神经元发出的响声神经病学家民用铁板和战争金属排弹专家地下工作污水管道清洁工大型精神病院的终结社会精神病学家拜访燕尾服专家承做名人服装的裁缝疯牛病病毒鉴定方法朊蛋白病毒研究者一种完全特殊的液体血液专家得墨忒尔的风力玩具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和磨坊主揭示真相的难处法医神奇工程升降设备工程师昨日之雪雪世界玻璃球制造商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寻访行家》作者以对细节训练有素的眼光描写各次访谈的环境,且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从不做出评价,以致读者常常会忘记提问者的存在。无论是管道工还是理论物理学家,助产士还是法医,透过善解人意的女提问者的眼睛,极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领域得以呈现,堪称周密、审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寻访行家 PDF格式下载



书的内容很不错.他们的行业很特殊,而且都是他们都是专家,想一想就知道这会是很有趣的一本书.我们都是有好奇心的,但并不是很多人喜好寻访,或许现实也不允许,所以,有人帮我们做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安坐家里就能坐享其成,那就是我们的福气了!看完后,对于书中的行业、行家,会了解得多一点.虽然说书里有专业性词语,但并不全是,这也不是书中的重点,有看不懂专业性词语(我也有看不懂的地方),但是绝对不会看不懂这本书.而且,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要深入了解,毕竟深入了解是不可能的,行家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能成为行家的嘛!对于满足好奇心也是足够的了!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足够的了.看完这本书,在这些行家经历过的事中,你会了解到他们对自己身处的行业的付出,你就会明白什么热爱,什么是激情!他们都是爱岗敬业的人.而且,看完书对德国社会也会增加认识!推荐给急需增加知识的中学生,也是很好的选择.


很喜欢这本书,最早是在《世界博览》上看到推荐,能带领你了解很多我们生疏的行业,每一个行家对自己行业的深刻思考,又让你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这些行业存在的价值。


想了解生活的丰富度,选它就没有错!可以认识很多一般生活中无缘认识的各种特殊职业的人们。作者写得也非常棒,把他们描述得如在眼前:)


《寻访行家》好书!


很喜欢,虽然读来有些枯燥。了解了很多知识,也有感于行家们对工作的热爱,对人生的把握。


一个一个的行家,背后是一个一个的故事……

装帧很好,排版很舒服,很有质感的一本书,推荐购买,哪怕只是没事从书架抽出来摸一摸~


这本书非常专业,重要的是每当你疲惫倦怠时,它总能重新燃起你对事业的热情,哪怕是看其中的一个故事,你也会被那种专业精神所震撼!好书!推荐!


此书让人大开眼界,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职业,还有这样的人把此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人生苦短,要不,把许多职业都来尝试一下,也是一种乐趣吧,至少,是一种活法


我喜欢那种平时的语言风格,不过职业的话跟中国的还是有差异的,但是了解一下是很不错的


独到视角,真实访谈,难得的一部记实文化作品,张开书页,你会发现另一片蓝天!


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让你短时间内了解不同行业,丰富你的视野!非常精彩!


很好的一本书,推荐,内容很赞,很有深度和寓意,推荐购买


看了这本书,我也想出书,哈哈!


很幽默的一本书,内容所讲的泛围很广,很有意思.


囤货,是好书


看完后,对国内教育极为不满。


值的细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真是开眼界了


这是一本躲在角落里的一本很有趣味的书


还没看,大概了解了内容,应该不错吧


记者对每个人物都采取了类似的观察方法,先在工作地点,再到家中采访他们。叙述以直接引用被访人的叙述为主,配以细节的观察来写对象的性格和内心活动。人物虽然多样,但是与他们的接触都比较潜。总体来说值得一读,也颇有趣味。


让原本知识贫乏的我,对各种职业的历程增加了好多知识点!例如,助产士原来是独立的职业,并不属于医院,也不是医生!她们采用产妇最得力的姿势为产妇接生!例如,古罗马的妓女原来是个高尚的职业,她受人尊敬!而神庙中的妓女甚至是圣女!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才失去了一切神圣的意义!

疯牛病的由来:1980年英国在生产动物源饲料时大大降低了消毒温度,导致被加工的羊尸体中的瘙痒症病原体没有被杀灭!人们习惯用羊尸体加工的肉骨粉等来喂牛,也就是强迫本属食草动物的牛开荤,这样,瘙痒症病原体就跨越了物种传到了中身上!直到1986年英国才向欧盟通报真相!

人是个微观宇宙,因而他身上聚集了全部宏观宇宙的特点..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类个体!1937年起,德国要求医院和助产士有义务申报所有四肢畸形者,而四肢畸形者也可自己去登记,他们将获得政府支助,包括特殊鞋子的制作都有补助,延用至今!专为他们制鞋的矫形鞋匠也因此生存!人性!

。。。。。。


书很好,送货也很快,但这样的人物采访真的不适合咱们中国媒体。


本文的作者兼具专栏作家与记者的素质,并不是坐在家里看看新闻根据自己的学养发出意见,而是一个个拜访各行各业的专家,从家里的小摆饰,家人的不经意的举动,让看到了非面目呆板的专家,而是一个个活着的人,从而让人对有些听起来蛮恐怖或无味的行业发生了极大的兴味。


作者选取各个不同的人物,娓娓道来,能够感觉到不同人生的片断,有些意思。


不错的书,德国人,总是少了一些轻松,多了一份严谨。正是如此 让人对其中所描述的 也看重起来。能平实的感觉到,国家、文化间的不同。了解很多有意思的行业和人。


写的很平实,让人了解到不同的行业,不过看起来感觉有的费劲,可能是有的专业太不感兴趣,有些篇章就很好看,要看读书人的心情和专业背景了。


不错,可以推荐给孩子看,以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基本上还算本好书。内容很实在。美中不足就是科学家之类的太多了。大段的理论啊。


内容还算吸引人但是字号太小了,而且拍板太过紧密,而且没有插画稍感遗憾


不错的一本书,不过专业性有点强,需要静下心来看


书弯了,内容还不错,纸质一般


但是内容感觉不够丰富,有的案例还挺有意思的。


很复古的装帧,内容也很充实


但是写作手法与国内常见的不一样。也许不习惯。


书很旧的


是看到一篇评论才买的,慢慢读,可以作为一本调剂的书,参差于比较枯燥的书之间来读,会增加趣味性和轻松的感觉。


多数篇章都不错。


看了一半了 有点看不下去 可能自身原因吧 有些不是那么感兴趣 终究阅历不够 不能理解有些职业与术语。


很惊讶有那么多人几十年的专注于一个行业,我们甚至有时不认为是个事业的工作,都能够坚持。社会分工的细化才能如此吧。


但是稍显平淡,对女兽医揭露疯牛病的描述最感人,其他都太寻常


印刷精美,内容有点深奥,要花好多时间来看


看多了南方人物周刊或者三联生活周刊那种对人物的采访,看到这本书,真是莫大的惊喜。虽说其中对某些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的采访让我这个学文科出身的有些吃力,但是跳过那些专业术语,作者寥寥几笔却让受访人的整个生活状态都跃然纸上。尤其让我满意的是,翻译的很严谨,文字也很雅致、顺畅。我很喜欢那种将采访人隐藏的叙述方式。


寻访的是这样的行家,从事平凡工作的以其日复一日的刻板劳动书写出丝毫不走样的重复以至于不凡,而本身从事不平凡工作的则以一派生活本色锚系其标新立异的思想以至于平凡。感叹的是作者的视角和素养,她也是一位行家。


第一次是在读者上面看到的,觉得蛮好看的,不过翻译者不一样,这本书的翻译者好像翻译得不够生动有趣。


书是是买到手很久了,断断续续到今天终于读完了.这本里的访谈形式和内容和我之前读过的访谈类文章不一样.并不是大段的一问一答,一般是被访者自己在陈述事情,采访者偶尔出一两句声. 而且采访人物行业跨度极大,真是各行各业都有.译者的翻译也是力求准确到位.有很多理科的术语我都跳过,完全理解不了.总之这本书是值得你花时间去阅读的.


比较浅显不过世界上真是有很多有趣的行业啊


不同的人,对世界不同的阐释,发现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这样考虑问题的人,印象很深的那个尸体刑侦学家,对死亡的阐释那么自然,他说每次办案的时候,使用昆虫的眼光去看尸体的,也就是像昆虫那样思考,尸体就变成了最自然的资源,没有恐怖的气氛。他说“我在你们这里可以做什么”,法医学和生物学直接的协作在他身上体现的很自然,法医学遇到瓶颈进行不下去的时候,生物学的工作却在照常运转,一点不影响整体的侦查进度


三联这一系列很赞,不错


第一篇是讲动物标本制作者的,刚开始看得我头皮发麻.......后面有几篇是讲物理学家,数学家的,我这个理科盲看得好痛苦,但总体来讲还是很有意思,行业涉及面很广,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版面设计很简单,内容很丰富,想要有入门的了解还不错。


行家们也是人,访谈里更侧重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这本书是一起买的最贵的,但是怎么就没有外面的包装呢。不过总体还是不错的。


不同的行家,展现出不同的人生


很棒的一本书!当你不想工作的时候看看书中介绍的这些热爱自己的工作的人,我想你会重新想努力工作让自己也变成一个“专家”,至少我是这样~~


嗯,是期待已久的书,准备开始读……


每个行家相片下面简介的字体太小,看着很吃力。


花了2个下午,几乎一口气看完,合上书本的一刹那长出一口气:真好看啊~其实,在翻书的时候就看得一惊一乍的,时常蹦出一些感叹词:哇!噢!这样啊?原来如此~ 撼得俺家那位对俺频频侧目~~~让人很~长见识的一本书。让人能有各~种~发现的一本书。大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