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译海求珠

胡允桓 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出版社:

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  

作者:

胡允桓  

页数:

26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译者未必有学者的权威,或是作家的声誉,但其影响未必较小,甚或更大”,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胡允桓从个人经历的角度,书写了自己在文学翻译和编辑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语言轻松,富于启发。   庄子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照此说来,我即然写了这本书,就已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置于了无知者的地位。与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宝库相比,说自己无知,并不为过。这可能算是多年来息只以文学翻译为主。从没想过“著书立说”的重要原因吧。

作者简介

胡允桓,祖籍浙江绍兴,1939年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五年制本科,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硕士学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退休后先后在几家大型出版社任顾问。有作品七百余万字。1993年获全国报刊文化专栏奖,1994年获中美文学交流奖。长期担任外国文学翻译彩虹奖(现已并入鲁迅文学奖)评委及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出访欧美各国讲学或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书籍目录

引言 一个无知者的声明一 乐在其中——我的治学之路二 敬业精勤——胜任文学翻译之要素 1.敬业为先——做好一切事情的起点 2.功夫在译外——文学翻译者的基本素质  §英伦遗香——英语是既严谨又生动的语言 §汉韵溢彩——汉语是最优美最富表达力的语言 §根深柢固——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厚积薄发——知识结构要宽厚完整 §生活课堂——丰富阅历,体验人生,认知世界三 文学翻译之我见 翻译的本质:不同文化间的沟通 文学翻译为最难 V字形折线:理解与表达 上下文是最好的词典 信、达、雅 研究和翻译相结合 文学翻译的几点心得 经常探讨的若干问题 关于汉译英没有结束的结束语附录: 《所罗门之歌》译本序 我和《所罗门之歌》——再版后记 “血红的A字永恒的光斑”——《红字》译本序 功夫用在译文之外——我译《红字》的追求 《马丁·伊登》中译本前言 一个纯洁女人的故事——《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译本序 吴尔夫·《海浪》·意识流——译本序《莎士比亚喜剧选》前言主要作品名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译海求珠 PDF格式下载



作者的经历丰富,人品好,工作敬业,写的书就有意义了。


朋友推荐的,挺好的一本书


还没看,但应该是值得看的书,看看不同的人的不同思想,有见地的思想


无人问津的好书,窃喜不止


书不错,作者的文字中透露出一些优越感。


作者在某些方面显得古板,但绝对没有居高临下。总体上还是可以的。


  我们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职业都有与生俱来的责任。
  
  人人都可以选择不承担这些责任,代价是得到空洞虚无虚无的人生。
  
  人人都应当承担这些责任,
  
  作为一名学生有踏实学习的责任,
  
  作为一名医生有尽全力恢复患者健康的责任,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有诚实客观的责任,
  
  作为一个孩子有奉亲尽孝的责任。
  
  作为一个人,有时时反省的责任,有悲天悯人的责任,
  
  有从才能上、从道德上提升自己的责任。
  
  我们不应屈服于社会的流俗,不应臣服于娱乐至死的无赖宣言,不应放纵自己的感官享受。
  人应当有追求、有目标,有超越此岸世界的、对彼岸世界的追求。
  
  btw:这不只是看该书的读后感,还包括了自己近期的一些想法,
  
   所以万一你看了这本书,没觉得它能带给你这些想法,别失望。
  


  
   上海书城的初识,先锋书店的很不起眼的角落再次邂逅。我曾说过:这本书真漂亮…
   不是方法论的教授,而是琐碎心得的集合。读罢也没有技术上的飞跃,只有感觉与敬仰。何妨,何妨…
   感叹再也难有作者时代安静汲取的氛围,连阅读也变得嘈杂。如果不是三联,责编选这本书怕也要顶很大的压力吧…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它“漂亮”,淡蓝色的封皮就好像那个时代的气息一样波澜不惊,安静而充盈。
   我们安然生活在嘈杂的语境下,即使这种嘈杂不是退步,也并不妨碍对过往安宁、严谨的怀念。回不去,也不必回去,心中有惦念,足矣。


  虽然我们已经距离作者所生的那个年代很远了,虽然作者先生的生活经历对我们已经没有“借鉴”意义了,但是总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是缺少这样的基本功扎实的译者所具有的踏实精神的。不同的年代的人所说出的话和想法都不同,但至少我非常喜欢如此严谨脚踏实地的作风。


  如果你不从事这个职业,恐怕很难看下去。
  而我看过后才知道自己原来什么都不是,基本功没有,理论没有,只有误人的实践。
  
  作者的严谨态度灰常值得尊敬,但有的地方过于刻板,比如他批评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是根本违背汉语句式结构规律的。这个嘛,可以说读者都看懂了,并且都理解这个短语的意思,我觉得就不算错。
  语言是要进步的,因此才是活生生的。
  
  也许,这就是代沟吧。
  
  无论如何,我用两个晚上看完此书,而且一字不漏地看,这对我本人来说也非常难得,也证明了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一读。


  人物的生活道路是性格发展的轨迹。
  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往往是性格决定了取舍和转向: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由典型环境所形成的典型性格必然从根本上主导乐人物的价值观及生活取向;
  
  兴趣并不开始于投入之前,而产生在钻进去之后。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言善辩的语言艺术背后要有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