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江浙访书记

谢国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谢国桢  

页数:

239  

Tag标签:

无  

前言

  老友谢刚主先生逝世,忽将两周年。其女纪青同志正为苋辑遗文,时有往还。回忆往事,弥增感悼!  1931年夏我上燕京大学研究院肄业,有时即至北平图书馆阅书,由王以中先生之介得识先生及向达、贺昌群、刘节、赵万里、胡文玉诸先生,相谈甚得,从目录版本、金石文字,舆图水利,导牖闻见,获益良多。  一日先生以购得吴意斋所题彝器屏幅,约往赏鉴,时居小水车胡同。您斋以篆题器名,行书考识,许余移录以归。抗战中余返上海,未几先生亦来沪上。先生与合众图书馆创办人张菊生、叶揆初诸老,并有姻世之谊,遂即常做我……

内容概要

谢国桢博览群书,熟谙版本。他曾到各地鉴定古籍,每见善本、孤本,则作笔记,记述版本情况、史料价值。《江浙访书记》是谢国桢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记录了他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图书馆寻访到的古籍善本。所涉书籍范围广泛,文史经哲、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医理科技,无所不有。所记内容详尽,书名、卷数、馆藏、版本、作者生平、内容提要、有关佚闻以及对是书的评点等等无不一一列举。文章短小,文字优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谢国桢(1901~1982),河南安阳人。史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曾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明清史、文献学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著有《清开国史料考》、《晚明史籍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明清笔记谈丛》、《两汉社会生活概述》、《明末清初的学风》等著作。

书籍目录

回忆瓜蒂盒主谢国桢教授(代序)小引江、浙、成都访书观感一、南京图书馆藏书 南宋大字本《诗集传》 《道听录》 《圣朝破邪集》 《金薯传习录》 《威凤堂偶录》 《白耷山人全集》 《池上草》 《辽左见闻录》 《明初伏莽志》 《小蓬莱阁金石目》 《惧谋录》 《颐素堂丛书》 《吴门岁华纪丽》二、扬州图书馆藏书 《东洲几上语》(《枕上语》) 《通鉴续编》 《明珰彰瘅录》 《十可篇》 《青莲阁集》 《章大力稿》 《影园诗稿》 《岳林文集》 《孟晋斋文钞》 《扬州休园志》 《鸿爪录》三、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苏州元和顾鹤逸藏书 苏州图书馆藏书 《孝经音义》 《论语音义》 《孟子音义》 《杜陵诗史》 《傅与砺诗法》 《杨文懿公集》 《香泉志》 《十二家唐诗类选》 《浙江东山志》 《皇明留台奏议》 《考盘集》 《复宿山房集》 《蕉窗九录》 《谢耳伯先生初集》《全集》 《湖隐外史》 《花麈残存》 《古今振雅云笺》 《天主圣教圣人行实》 《吴骚二集》 《灵岩纪略外篇》 《追维往事录》 《卧龙山人集》 《怀旧集》 《朝野纪闻》 《启祯两朝实录汇编》 《古今释疑》 《苏州织造局志》 《闲止书堂集钞》 《畏垒山人诗》 《陶晚闻末刻稿》 《横山志略》 《未刻谈往》 《吴郡甫里诗编》 《书钞阁题跋》 《眉渌楼词》 《梵麓山房笔记》 《雪烦山房日记》 《秣营琐记》 《曼陀罗馆诗》 《楚游寓目编》 《懋华盒遗文》《存诗》 《香山小志》 苏州博物馆藏书 《磷血丛钞》 《阱心农话》 苏州元和顾鹤逸藏书 小记 《骆宾王集》 唐《李嘉祜集》 《李群玉诗集》《后集》 唐《清塞诗集》 唐《贯休诗集》 《唐朝名画录》 《唐摭言》 《北户录》 《龙川略志》《别志》 《香溪先生范贤良文集》 《识遗》 《颐庵居士集》 《锦里耆旧传》 《吴中旧事》 《径山元叟和尚语录》 《郑师山先生文集》《文诗遗录》《附录》 《竹素山房诗集》《附录》《闲居录》 《苏州府志》 《国初事迹》 《光庵集》 《东家子佚稿》 《桃谷遗稿》 《国变传疑》 《石洲诗话》 《词苑》《卷首》 《碧园吟稿》 《巾箱集》四、常熟图书馆藏书 《瞿氏家乘》 《情味集》 《使滇集》 《梦晓楼随笔》 《桂村文录》 《集古印谱》 《攘军斗胜集》《鹅湖风雅集》 《锡金团练始末记》 《啸雪庵诗集》《题咏》《雅集诗余》 《甑尘纪略》 记常熟徐兆玮所编著之书 附:江苏吴江县图书馆藏书 《涉园琐记》五、上海图书馆藏书 《皇朝(宋)仕学规范》 《野航杂著》 《使规》《使缅附录》 《瑶翰》 《声讨实录》 《晴雪斋漫录前集》 后集》 《读史方舆纪要》 《方舆纪要州域形势说》 《忧患集偶钞》《孑遗录》 《钝斋文选》《诗选》 《隙光亭杂识》 《亚谷丛书》 《吴兔床日记》 《虫获轩笔记纂》 《放鸭亭小稿》《环溪词》 《里堂书跋》《忆书》 《羽琌逸事》 《蝇鬓馆丛话》 《星烈日记汇要》 附:《玉光剑气集》六、浙江省图书馆藏书 《常建诗集》 《巴西文集》 《克敌武略荧惑神机》 《纶扉奏稿》 《菲泉先生存稿》 《国史纪闻》 《东江疏揭塘报节钞》附《东江客问》 记祁彪佳所著书 《张氏一家言》 《新镌歌林拾翠》 《十峰诗选》 《秦边纪略》 《倘湖手稿》 《残明书》 《鲁王案》《楚王案》 《海隅遗珠录》 《野变怜史》 《绣谷图卷题咏钞》 《宝纶堂集》 《闻见录》 《湖录残存经籍志》 《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 《随銮纪恩》 《壬申纪游》 《离垢集稿本》 《今文类体》 《滇南矿厂图略》 《理董许书》 《枫树山房帖目》 《诗苑雅谈》 《来青轩诗钞》七、宁波天一阁文物保存所藏书 宁波天一阁藏书小记 《仪礼注疏》 《集韵》 《崇文总目》 《针灸四书附一种》 明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永乐圣政记》 《新编营造正式》 明弘治《兴化府志》 《枕戈杂言》 《刘东山招由》 《楚纪》 《物原》 《武定侯郭勋招供》 《孤竹宾谈》 《三才广志》 《皇明三异入传》 《类编古今名贤汇语原》 《金莲记》 《维新志》《素书》 《和箫集》 《明史稿》 《湛园未刻稿》《西溟手稿》 《李长吉诗补注》《外集》 《杏花邨志》 《天盖楼四书语录》 《陶陶轩诗稿》 《陶陶轩诗集》 《管天笔记外编》 《溪口遭难志略》 《洋烟考述》八、四川省图书馆藏书 锦城访书小识 《王状元集注东坡诗》 《华阳国志》 《李小有诗集》 《五马先生纪年》 《通江三李文集》 《贯道堂集》《失编》 《当阳县避难记》 《蜀典》 《津梁集》 《花语阁日记》附《自镜篇》及《随笔》 《粲花穆随笔》 《随军日记》 《名雅遭贼记》 《凭花馆琐笔》 《赵熙日记》 《培根斋日记》九、瓜蒂庵自藏书 瓜蒂庵藏书题记 《何氏语林》 《水东日记》 《三辅黄图》 《留青日札》 《尧山堂外纪》 《重修贵州通志》 《重刻申阁老校正朱文公家礼正衡》 《帝京景物略》 《徐氏笔精》 《玉尘新谭》 《铁网珊瑚》 《翁山诗外》 《缩斋集》 《榆溪集选》附《集补》 记《莆阳先贤丛书》 《五茸志逸随笔》 《倚声初集》《前编词话》 《客途纪异》附《积余偶记》《蒙难偶记》等 《金陵览古》 《饮水诗词集》 《经史序录》 《畏垒笔记》 《杲堂文钞》《诗钞》 《安静子集》 《听雨录》 《西湖佳话》 《雪泥书屋杂志》 谈鲍氏《知不足斋丛书》刻本 记沈西廱之著述 《榴萌书屋笔记》 《桐桥倚棹录》 《乡园忆旧录》 《星烈日记汇要》 《水窗春呓》 《攀古小庐杂著》《攀古小庐文》 《骈枝赘忆》 《适园丛稿》 《敬斋杂著》 《石湖棹歌百首》 《郑叔问年谱》 《吴友如画宝》 记南游所获《别下斋丛书》附:怀念我的父亲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一、南京图书馆藏书  南宋大字本《诗集传》二十卷  南京图书馆藏,南宋刻本  宋朱熹集传。按是书为南宋刻大字本,每半页七行,行十五字,注同。白口,上有大小字数,下有刻工姓名,白麻纸印,纸白版新,大字悦目,为海宁吴骞旧藏,后有吴骞拜经楼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志》俱作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此书自元延祐定科举法,因以取士,遂有元延祜重刻本,流传至广,坊间翻刻本始多,并二十卷为八卷,并删去诗序辨说不载,已失其原书面貌,书为宋刊,极为可珍。清杨绍和著《楹书偶录》经部记其海源阁所藏善本,载有元延祐重刊本,认为罕见之秘,其实阁中仍藏有南宋刻原本,未经注意。以寻常明刻之本视之,民国初年海源阁藏书散出,经徐森玉先生鉴定,确为宋刻麻纸精印之本,乃收归于南京图书馆。  《道听录》一卷  南京图书馆藏,怡养斋旧钞本  原题楚桃源山人李春熙撰。春熙事迹待考。是书为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前有明隆庆己巳自序,略谓(明)宪宗问:“螃蟹一身鳞甲,凤皇遍体文章。”春熙伏地起日:“蜘蛛满腹经纶。”所记多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足资笑谑,然亦有裨于异闻。实宋洪迈《夷坚志》之流,明代野史廋闻,如是类者,亦往往而有,明瞿宗裙之《剪灯新话》即其例也。以后踵事增繁,随笔琐记,如《耳谈》、《狯园》等书,多半是道听途说,无稽之谈,且涉及迷信、猥亵之词,然足见明嘉靖以后,市民文学的兴起,亦可略见当日社会的风俗。  《圣朝破邪集》八卷  南京图书馆藏,日本安政乙卵翻刻,明崇祯十二年刻本  明沈淮等纂。淮,字铭缜,浙江乌程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官南京礼部侍郎,掌部中事。时西洋人利玛窦传天主教来到中国,遂居南京,与其徒王丰肃等倡天主教,士大夫多宗之,(氵隺)奏陪京都会不宜令异教处此,识者韪其言。然淮素乏时誉,天启元年六月(氵隺)曾以词臣教习太监于内书堂,内监李进忠等执礼甚恭,李进忠就是魏忠贤的初名,见于《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六,可见沈(氵隺)是一个魏党,而且是一个顽固派。当崇祯初年,泰西人利玛窦、毕方济等人由澳门进入中国居住南京,盛传天主教义,且传播天文、算术、地理启蒙的自然科学。一时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潋诸人,多从之游;苏州、杭州的小市民,也有不少信奉了天主教。当时刻有《天主圣教圣人行实》一书,可见当时天主教流行之广。可是有奉行的就有反对的。我在苏州图书馆既看到了《天主圣教圣人行实》这部书,而在南京图书馆又看见了日本翻刻的辟天主教的《圣朝破邪集》一书,前有徐昌治序说:“忧世觉人之苦心,洞若指掌;一段明大道,肃纪纲,息邪说,放淫词,辟异端,尊正朔,较若列眉。”两方面针锋相对。但是沈淮这一辈人,在其意图上并不是防御外国侵略者的入侵,而是一个顽固保守派的魏党,借此来打击江南新兴的地主阶级兼营工商业者,那就是落后倒退的了。可是为什么日本要翻印这部书?因为在明末清初,是日本藩镇割据幕府时期,曾有过严禁天主教流传到日本、闭关自守的运动。本来是意大利人传教士沙勿略要到日本去传教,因未能进入日本,而死在澳门。继之利玛窦从欧洲来到澳门,学习汉语和中国的风俗礼节,就由澳门辗转而到南京,从而又到北京,建立了宣武门内的南堂,在我国有了立足传教的地方.因之日本就翻刻了这部书作为殷鉴了。  《金薯传习录》二卷  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间刻本。下卷间有钞配  原题“晋安陈世元·捷足氏汇刊”,记述明福建巡抚金学曾从海外传来农业作物甘薯的新品种。下卷为记载清嘉定知府林瑞泉因江南荒旱,把甘薯种植的方法,传播到江南。末附捕蝗说,是据陈氏的原书而钞配的。关于甘薯流传到中国的记载,据我所知主要的约有两种。一为清初周亮工《闽小纪》,他说:  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盖度闽而南有吕宋国,国度海而西为西洋,……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其初入闽,时值岁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与五谷争地,凡瘠卤沙岗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而可饱矣。  其后,清光绪年间有施鸿保《闽杂记》的记载:  若闽之番薯,李元仲(世熊)《宁化县志》周栎园《闽小纪》皆言万历间闽人得之南洋吕宋,而不著其人姓名。《长乐县志》则称邑人陈振龙贾吕宋,丐其种归。其子经纶陈“六益八利”及种法,献之巡抚金学曾,檄所属如法栽植。岁大饥,民赖之,名日金薯。经纶三世孙世元,世元子长云,次燮,复传其种于浙江、河南、山东、顺天等处,咸食其利。世元刊有《金薯传习录》,是闽中番薯始自陈振龙父子,确有明证。  除此以外,另一种传说是在云南方面从印度、缅甸引进来的(见于明李元阳,万历二年所编的《云南通志》,据美籍华裔何炳棣教授所引)。在清乾嘉间,嘉定巡抚林瑞泉把种植甘薯的方法,传播到江南。还有清乾隆问河南大旱,河南巡抚陆耀把广种甘薯的方法,移植到河南,曾著《甘薯录》,遂成为我国人民普遍的食品。  我国种植的谷物,自明末万历以来,由新大陆的美洲,流传到我国的有:落花生、甘薯、玉蜀黍、马铃薯等四种,近来对于农作物新谷物品种的出现和发展,日本和美国学者都有专门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潘吉星同志曾论述落花生的传播,刊登于辽宁的报刊上。最近《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下卷载有何炳棣先生著《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论证甚为详博。我曾经把野史笔记中,有关甘薯、玉蜀黍、落花生、烟草等项资料,收辑于拙编的《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聊供读者参考,因为马铃薯传播到我国,在清康熙时,为时较晚,故未能收进,有待于续编了。玉蜀黍传到中国较早,见于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包头白菜亦称莲花白菜,清康熙初年由俄罗斯传入中国,见清揆叙《隙光亭杂识》,故并及之。  《威凤堂偶录》一卷  南京图书馆藏,旧钞本  明陆圻撰。按圻字丽京,号讲山,钱塘人,明岁贡生。父名培,字鲲庭,万历庚辰进士,居忧未受职。甲申之变,南都立,授行人。南都不守,遂止钱塘山中,清兵下杭州,自经死。陆圻少有才名,能医,善于诗文,为西泠十子之一,裒辑其父辞母遗书,及甲申乙酉南北殉难志士倪鸿宝、黄石斋诸家与其父往来书札,题日《孤忠遗翰》,以示不忘之意。遂浪迹江湖,曾参与南浔庄氏纂修明史,记清初史事,有触清朝忌讳。庄氏史案发生后,以与范长白、查继佐等首先自首,得免于难。圻遂游广州削发为僧,依函昰和尚为师,法名今意,后又有人闻其至武当山为道士者,究不知其所终。其子寅请当时名士朱彝尊写为零丁露布,持之到处寻访,亦莫知其踪迹也。圻著有《旃凤堂集》不分卷,残存四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初刻本,分为论部、记部、俪语部、祭文部、诗部,书已残缺不全。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姒兼山旧藏钞本,除诗文之外,记明季史事,殉国诸人传记颇繁,两本互有不同,已著录于拙辑《增订晚明史籍考》中,今见南京图书馆藏有此书钞本,题日《威凤堂偶录》,不著撰人名氏,前有陆彦龙、紫绍炳序,并有陆鲲庭序。鲲庭为陆圻之父,如为陆圻之作,何以有其父鲲庭之序?或者威风为陆氏家中之堂名,鲲庭之作,亦未可知?安得聚此三本,为之校勘而考定之,此研究明清史迹,应做之事也。因复著录其书之名于此,以供考史者之资。  《白耷山人全集》卷  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间豹韦堂刻本  原题古沛阎尔梅古古著,豹韦堂藏板。按戴廷栻《半可集》卷三《游崇善寺记》谓:“阎古古,沛丰邑人,(崇祯)庚午举于乡,能诗,有名崇祯间,甲申后不赴公车,人益敬之。”因生来耳白而大,因自号自耷山人。1646年5月清兵进入北京,南都立,史可法镇守扬州,时古古人史可法幕,上书可法,请其联络山东、河北义师,驻节徐州,率师北伐,不听。古古辞去,拒绝明降臣陈百史之请,不仕清廷,遂赴山东参加鲁西濮州榆园农民起义军。事不成,遭清军追捕。沛县家中之两位室人,均以身殉难,古古潜入北京,为龚鼎孳之爱妾顾湄藏诸复壁得免。从此浪迹江湖,北上山陕,西游四川,继由三峡而东渡湖广,以此寄托其终身,垂老乃归还田里。所经行之地莫不有诗,以慷慨悲歌之节,而抒其怀抱。当古古游太原时,时睢深秋,昭余戴廷栻邀之游崇善寺。黄花满院,景色灿烂,因设宴于其地,举酒属客,座间有傅山青主,及吴下才人朱彝尊、潘耒、次耕等人。古古饮酒大醉,狂歌叫骂,旁若无人,引纸疾书,赋诗千言立就,以讥弹忘家难国仇,而甘心出仕于清朝之吴下名士,四座为之惊愕不置,古古之忠怀亮节,于此可知。见于戴枫仲《游崇善寺记》。  古古之诗,以诗情豪放,狂歌代哭,悲壮淋漓,眷怀故国之思,溢于言表,因之触犯清廷。刻本极所罕见,读其诗者,惟有传钞之本流传于世。清道光间山阳鲁一同编《白耷山人年谱》及清末、民国初年泗阳张相文编印《阎古古全集》及《年谱》,均未见古古生前原刻之集为憾。惟于《年谱》中记:清康熙十四年山人年七十三岁,其友人宋德宜曾为刻其《诗集》,后因所刻诗集之中触犯清廷,贾祸之处,仍复不少,古古之次子秩东,乃请于宁陵崔兔林为之删定,是否已刻,有待于查考。此为康熙间豹韦堂刻本,有白耷山人识,即其原刻本也。沭阳王钦霖有题《白耷山人诗集》云:“被发悲歌叫大荒,诗人有泪哭沧桑;西台击石怜皋羽,东海携椎奋子房。如此奇才生乱世,独留高节傲名场;家园归隐甘长饿,直把微山作首阳。”可以见其志节。张相文先生所编《白耷山人年谱》二卷,极为矜慎,尤其所记白耷山人参加榆园农民军起义,及有关于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之事迹甚详,使之流传于后世,厥功不浅。至所编诗文之集,虽未见白耷山人原刻之诗,而搜集传钞各本,考订增补尤为完备,有泗阳张氏铅印之本,惟将宋陈搏之像,误为白耷山人之像,则其失于检点之处。  古古之诗以悲歌豪迈胜,与王渔洋之诗以情韵称者有所不同,因而不为渔洋所重;但其忠贞之志,雄伟之气,有非渔洋所能及者。而其兴之所至,佳情逸趣亦有其独到之处,其所写汉高祖《歌风台》七律八首,慷慨激昂,高唱入云,久已脍炙人口,固无论已;即其咏怀之作,无不眷怀故国,如《济南杂咏》五律,有:“大明人尚在,最喜大明湖”之句。其《游大明湖夜归》七律一首云:“济南城内小西湖,映带烟楼作画图;杨柳岸边童子棹,芙蓉帘下美人沽。水中山色时明灭,花里琴声半有无;北极宫高邻合远,松门深锁一镫孤。”描写又何等风光旖旎?我自幼住在大明湖畔,北渚风光,犹历历在目,每到镫昏欲睡,酒醒梦回,一榻独卧,老景凄凉,回想少年时代旅居济南,鹊华秋色之情,犹时时诵之。  《池上草》不分卷一册  南京图书馆藏,稿本  著者徐增,字子能,号而巷,江苏吴县人。明季诸生,能诗善书,为钱谦益弟子,钱谦益《初学集》序,即其所写。尤长于解诗情,析诗句,所谓:“说诗解颐”引人人胜。晚年患软脚病,不良于行,乃闭户著书,著有《而菴说唐诗》二十卷,清康熙八年刻本,时年五十有七,前有自序及周亮工给他的信札。这本书选录有唐一代的诗句,古今各体具备。每首,先解释诗中的典故和当时写诗背景,然后分段详述诗中的情趣,往往刻划入神,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我从小就好读这本书。如他解说杜甫《秋兴八首》,把诗人当时处身涉世的情景,通首连贯在一起,真像看见了“夔府孤城落日斜”一样;又如他解说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是那样绘影形声,至今想起来犹萦回于脑中。不过他太强调了一首诗分成几节,受了金圣叹说诗的影响,有时近于穿凿,是其美中不足的地方。作者尚著有《说今诗》,未见传本。我在南京图书馆见藏有《池上草》稿本,一册,是著者游苏城某地的池上而写的,前有七言绝句一首说:“东坡昔是听琴客,九诺今成池上文;更得范张贤地主,往来一度一千春。”按张为张待轩,范未详其人。张待轩诗云:“吴人心热不成眠,睡起云鬟坠玉肩;楼下卖花声欲近,只听楼上数金钱。”诗不甚佳,不如曹溶酬徐子能山人诗为善。诗云:“武原狂客闭关居,花外新传尺素书;重见伟长留撰述,不教元亮擅篮舆。玉山暖映春风动,铁甲睛收水国虚;痛定较量流寓事,臯桥遗迹定何如?”是书后有康熙庚戌范某跋,不录。因为《而巷说唐诗》的著者,尚有遗诗流传,故撮录其要点于此,以为知人论世的资料。  《辽左见闻录》一卷  南京图书馆藏传钞本  清王一元纂。一元,字畹仙,无锡人,清初客于辽沈。此书记明末、清初沈阳一带的社会风俗,内容颇为翔实。如写明万历初年,李成梁镇守辽东之时,辽沈锦州一带的繁荣:山西及徽州商人随军而至,贩卖内地丝绸棉布,沈阳几条大街,连楹接宇,非常热闹。秦楼楚馆,酒肆茶寮,彻夜笙歌,游人熙熙攘攘来往不绝;而女真各族来沈互市之人,亦聚集于其间。又记:“陈梦雷戍奉天,客于贵胄之家,构云思轩,花石娟秀,以著述为乐。在戍所凡二十年。戊寅上(康熙帝)东巡,献赋称旨,召还京,为内廷教读。”均可为考究我国东北的历史资料。昔金毓黻先生编《辽海丛书》时未能编入。听说他藏有钞本,我曾询问过他。因毓黻先生年老多病,未能检出,未几,旋归道山,此书遂无从问津了。  ……


编辑推荐

  《江浙访书记》作者谢国桢博览群书,熟谙版本。他曾到各地鉴定古籍,每见善本、孤本,则作笔记,记述版本情况、史料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江浙访书记 PDF格式下载



曾文正公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现代人节奏太快,为求生存又满身功利、攀比,事事求速成,时时求“有用”。人活一世几十年,倒有大半时间忘了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读书按说是个快乐的事,可现代人也把日常的不幸带入了读书,读书也就成了更大的不幸和不快乐。看这本书,让我想起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连环画的模糊记忆。那时候年纪太小,哪怕图文并茂、词句浅显的连环画也只能看个半懂。可就是快乐,喜欢。早上父亲出门之前,会帮我把藤椅放好,边上一个方木凳当茶几。我把一摞连环画放在茶几上,自己跳上藤椅,郑重其事地开始阅读。如今看这本访书记也是这样,我不在意自己看了个半懂,我不在意看此书有何“实用价值”。——快乐!


翻阅此书,始知大学问家之大,在于广博,又在于简约。成就来自聪慧,更来自苦寒。谢先生所列书籍,十之八九是一般读书人所未闻,而又多为珍品。不仅可为学人提供研究资料,而且可作藏书者索骥之图。


虽然里面的书,我们根本看不到


非常喜欢书的朋友不妨读读。过瘾呀!


渊博,但太深了!


喜欢那个领域的读者,是一本好的藏书参考书


做特价买的,不错


著名的藏书文章


江浙访书记


那么多古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