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亲历的巴金往事

吴泰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吴泰昌  

页数:

19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化石”级的人物,巴金先生具有植根文学而又超越文学的意义。作者吴泰昌由于工作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和巴老有了接触。作者根据往来中的感性材料,和书信、题赠、签名书籍、合影等实物资料,写成此书,对巴老的双重意义多有阐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修订本)》以作者接触到的巴金先生为中心,既带出巴金与老舍、茅盾、叶圣陶、冰心、沈从文、胡耀邦等著名人物的交往,又揭示出巴金与《文艺报》、《收获》、作协评奖、现代文学馆的关系,兼具史料价值和传记味道。作者写作此书,是“亲历大家系列”的一个部分,更希冀表达“一个读者、一个谛听过巴老教诲的文学界的晚辈,对巴老的一片崇敬和感激”。

作者简介

  吴泰昌,1938年生,安徽省当涂县人。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本科毕业,1964年文艺理论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文艺报刊编辑工作。1984年至1998年任《文艺报》副总编、编审,后为报社顾问。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7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五、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七届名誉委员。兼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编委、《小说月报》顾问等。曾任首届冰心研究会副会长。  已出版散文、文学评论集《文学情思》、《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我认识的钱锺书》、《我认识的朱光潜》等二十余部。《艺文轶话》获中国作协主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编有《阿英文集》、朱光潜《艺文杂谈》、孙犁《书林秋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年)散文选》等。

书籍目录

初看巴金第四次文代会期间怀念老合在寓所惊悉茅盾逝世在杭州写作《现代文学资料馆》北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我一生的责任编辑冰心:“巴金这个人”与沈从文最后晤面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长《收获》在京座谈会“评出好作品”巴金与《文艺报》1983年3月荣获法国勋章“我喜欢这篇短文”亲临现代文学馆开馆仪式1986年的杭州之旅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我尊敬他!”1989年11月25日《巴金》拍摄小记记忆的飞絮修订本后记

章节摘录

  那时我还没有喝茶的习惯,否则我会向兆和要点茶,品尝品尝沈老给她准备的茶叶。那个年代,文艺界已开始不安宁了。沈老完全超脱于文坛,我也无心向他请教关于文学的事。我能记住的只是一位和蔼宁静老人略带微笑的面容。  到克家家,已是傍晚了。萧涤非、徐迟已至。巴老坐下他们就畅谈起来。郑曼在厨房里忙。我同她谈起,巴老想见沈从文夫妇。郑曼说,很近,赶快去请。正好他们的小女儿苏伊下班在家,郑曼去和克家悄悄说了一下,即叫苏伊去接。约十几分钟,沈先生和夫人缓步到了。巴老很惊喜。他们晚饭后又闲聊了许久,近9时才离开。在送他回饭店途中,巴老说聊得很痛快。  巴老第二次专门去看望沈先生,是在1979年4月。巴金将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10日抵京,住王府井金鱼胡同和平宾馆207室。4月26日起程,5月14日返回北京,住和平宾馆407室。巴老这次出访前后在京停留时间不短,20日才回上海。出访前为准备会议,他随时抽空去友人家里或医院看望。巴老从法国回京后,有天晚上,他活动应酬之后,近8时了,突然问起,从文新近搬的家离这里远不远?我说很近,走过去十来分钟。巴老说,出去散散步,到从文家去看看。我陪他和小林从东堂子胡同走,我指着一座小门说这是上次你来时沈老住的地方。走到赵堂子胡同又告他这是克家家,正巧在克家门口,遇到他的家人,我说巴老临时决定去沈从文家看看,怕晚了,影响克家休息,所以看过沈先生后我就直接送巴老回宾馆。再往前走就是小羊宜宾胡同3号,中国作协的一处宿舍。院子很深,巴老上台阶,下台阶,跨了两道门槛,在昏暗中走进一间东厢房。事先没约,沈老外出了,沈夫人连声抱歉地说:真不巧,从文晚上很少出去。房间很小,布满了东西,一个稍宽敞的坐处也没有。巴老同兆和谈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亲历的巴金往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