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茶可道

潘向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潘向黎  

页数:

285  

字数:

15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喝茶,很多人都喜欢。茶之道,却不是人人尽知。作者讲茶道,不讲茶,先讲水;龙井、碧螺春、香片、铁观音等名茶尽出东南,然茶却诞生在西南之云南,茶业、茶文化的摇篮却是巴蜀之地;茶之“芳名”,或因形得名,如珍眉、瓜片,或因地得名,如龙井,均名如其茶,可谓二美具,但“龙井43”
就让人想到了满是试管的实验室。读者还可以跟着作者去品尝碧螺春、老君眉、铁观音、白毫,去看见识茶礼、茶规、茶宴、茶会,去欣赏名目繁多的茶具。

书籍目录

梅花上的雪
茶之初
花是花,茶是茶
一声“茶发芽”
敢问佳人芳名
鉴别力神话
茶之雅称、戏称和贬称
饮茶之宜
且慢骄傲,冷水在此
真香无敌
茶洗葫芦茶洗钱
香·味·韵
小娘子,叶底花
吃茶,真的吃?
如今到处乱定亲
何处天下第一泉
茶与饭
何物茶粥?
二娘子家书
千古清逸《苦笋帖》
一声渐儿茶,双泪落君前
茶人与茶鬼
……

章节摘录

版权页:陆羽八岁就学习烹茶,后因不愿削发为僧,十三岁时逃离寺院,投身戏班,充当丑角,并开始创作,写下《谑谈》等滑稽剧本;生活经历的不幸常常使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后有幸遇上河南州官李物齐,李氏送他到虎门山攻读,陆羽从此就有机会通读圣贤之书,博学观览,为其诗文的修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又回竟陵天门山潜心读书,然后拜师访友,与当时的名流之士如李白、杜甫、颜真卿、张志和等人都有交往,于是文名日盛。陆羽十分爱茶,为了研究茶的品种和特性,游历天下,遍尝各地出产之茶和各地之水,常要亲身攀葛附藤,深入产地采茶制茶。朝廷听说陆羽很有学问,就拜他为太子文学,不久又徙太常寺太祝。但陆羽都未就职,而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专心著述。他积多年经验终于写出了《茶经》这部中国第一亦是世界最早的研究茶的专著。全书三卷十篇,记述详备,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加工、享饮方法及用具等皆尽论及。“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宋陈师道《重刻茶经序》)可见陆羽对茶业的开创之功。因此,陆羽就被尊为“茶圣”、“茶神”。唐代李肇的《国史补》中就记载:“江南有驿吏,以干事自任。典君者初至,吏白日:‘驿中已理,请一阅之。’刺史乃往,初见一室,署云酒库,诸酿毕熟,其外画一神,刺史问:‘何也?’答日:‘杜康。’刺史日:‘公有余也。’又一室,署云茶库,诸茗毕贮,复有一神,问日:‘何?’日:‘陆鸿渐也。’刺史亦善之。”这位驿吏在酒库里供奉杜康,在茶库里供奉陆羽,而且得到了刺史的赞赏,可见在唐代陆羽就被当作茶神崇尚了。茶库里供茶神,主要出于一种敬意。茶作坊、茶店、茶馆供奉陆羽,则有明确的功利目的了。唐赵磷在《因话录》中说,当时卖茶的人家,做了陆羽的陶瓷的小偶人,“置于炀器之间”,说可以让生意兴隆多获利润。这种小偶人还被作为赠品:“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国史补》)如此种种。无可厚非。但是,“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编辑推荐

《茶可道》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茶可道 PDF格式下载



茶可喝,亦可道。沏一壶清茶,捧起此书,仿佛聆听一位智者,倾囊相授,悠悠道来有关茶叶、茶水、茶具以及茶人、茶诗的故事,又似乎品茗一壶好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语已多,情未了,会友犹重道:记得潘向黎,欣赏《茶可道》。


女作家潘向黎喜欢喝茶且能“道茶”。曾连续四年为《新民晚报·夜光杯》写“茶话”专栏累而成文,终结集《茶可道》一书。读其书觉茶香氤氲,唇齿生香;有清风明月,心地爽澈宁静之感。让人每读总有所得。


好喝茶,喜喝好茶!尤喜铁观音!感谢作者,普及了茶的知识,同时又跳出了茶的概念,给生活以茶香。实话实说,特解渴!好书!


三联出版的书籍应该在购书人心中是“QS”认证书籍,无论质感还是内容,都是可为之倾囊而出。
但在收到了这本《茶可道》后,我心却经历了一次瞬时的过山车,可道,却难道。
急切兴奋转而惊惶不安。
懊恼愤愤终了平复面对。
皆因书中第71页是残页,犹如一扇冬日里忘记关上的窗户,霎时吹冷了我的心,但却也吹广了胸怀。
由于拿到书时外层有密封膜,问题应是机器无意为之,而非当当为之,且也应算是小概率事件吧。
好事多磨,权当一曲音乐之前奏吧,耐心听,好戏应该在后头。


如果边喝茶边看着茶可道,书里的各个有关茶的小故事就如一杯精神上的茗茶,清新,放松。


读过《看诗不分明》,那时不知道潘向黎何许人也。这次读了《茶可道》,仍然是从容、温馨的感觉,与王祥夫《杂七杂八》有一比,但好像不及《杂七杂八》。好奇百度了一下作者,三联书社连作家也不介绍一下子!!原来还是个美女作家,当然,资深美女啦。书值得推荐。


茶可道 非常道 好书 值得收藏


爱上茶了,茶可道!


最近在戒酒,嘴里淡出鸟,年龄的缘故,又不喜欢洋饮品和年轻人的各种饮料,所以开始学喝茶。其实茶也喝了十几年,好像也喝了很多种茶,但是真的不知 哪种好,哪种适合自己。
北方的干燥和饮食的豪爽,养成了喝茶如牛饮的习惯,斯文这品相之于本人确实难以养成。读此书也就是想看看如何饮茶,倒也好,有些知识很有用。


很小资的一本书啊,讲茶的~但是很有生活的小哲思~


作者是个爱茶之人,想必读者们也都是爱茶的人。书中写了作者茶的种种趣闻,品茶的经历经验。而从这些字里行间可以体味到一种生活方式,正如茶,或浓或淡,怡然自得。


都是一些品茶的小故事,或者心情啊什么的
消磨时间看看还不错
想系统了解茶、茶道还是得翻专业一点的书


很喜欢很喜欢,最早是在《新民晚报》读到的,又看到新书的介绍,而且是我钟爱的三联书店出的,就决定买下。新书拿到手,一直以为作者是男性,知道好奇地去网上查看,竟然是女性,而且不论气质和容貌竟然如茶一样温婉。

这一篇篇的茶事,完全可以手捧杯茶,静静地看下去,随手翻至哪一篇,不必担心连续性,甚至重新再看几遍也另有新意。

喜欢,很久没接触真么清新淡雅的书了。不说作者是女性,大概从文字上是看不出的。
强烈推荐!!


这本书适合对于茶有一定的了解的人看,作者一些关于茶的分享很好。


特别适合不懂茶的人读。因为细节丰富让茶变得不再遥不可及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造诣和细腻的情感体验,让这本书读起来有股甜甜的味道。


潘向黎的这本关于茶的书本人非常喜欢,关于茶的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很多篇文章结尾更有一、两句经典的闪光之语,既论茶,又及人生哲理,赞!


吃茶去,茶原来是用吃的,研末和姜椒吃。家乡还保留着“吃茶”的说法,闽南人不可一日无茶。泡茶看“道”也是一种享受。


读了不同作者的品茶书,看不同人品茶,看不同人道生活滋味,悦读中。


何为茶,生活中的茶,只为解渴;道中的茶,为我们的生活指点方向。生活切不可太过于急躁,慢悠悠的生活其实更是一种境界!


很清新的一本书,没有理论性的茶知识,都是些小典故和作者的感受,读起来很舒服!


作者是为六十年代生人,新一代学人,对茶的感悟和研究很深,文字风格轻松、文雅、现代气息尚可,典故的运用很贴切!在茶书中算是比较有风格的!强烈推荐!!


主题是说茶,但更像在说茶所代表的友情。很普通的一本书。感觉作者的小说写得更好,而不是散文,更不是某一个专题。


茶香一缕 ~ 这是我的茶么 还不知道 名字 书帧设计都是喜欢的


很喜欢哈,通俗易懂。推荐给广大爱茶的朋友。


本来以为是看不怎么懂的茶书,但是很开心的是满浅显易懂的,如果里面引用的文言文和诗句加点备注和解释就更好了。


这是一本关于茶非常特别的书,看过很多遍,特意买了一本收藏


有时间停下来喝一杯茶,看一本好书


爱茶的葵花宝典 写尽茶之趣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喜茶,会尝试品茶,会品出茶中茶外之味


说真的 之前对茶完全没有了解 看了这本书 有时候觉得很多文化正在流失


吃茶去


文笔清新,内容丰富,娓娓到来,像一杯回味的茶


老公喜欢喝茶,但是门外汉,想了解点茶文化,可以看看


很随意的文字,却无处不透露笔者对茶文化的喜爱。。。很受感染。。。


本书作者是俺的梦中情人,俺一边读书,一边与她神交。


在晚报上一直看的。终于等到出书了,太高兴了。
喝茶也是一种文化。


文字清新,阅读轻松,了解不少茶文化知识。


装帧挺精美,内容是普及茶文化的。


非常适合作为茶文化普及的一本大众读物


男友很喜欢的书,没想到作者还是个女子呢。


非常棒的一本书,诙谐幽默,又学到了知识!


是帮朋友顺带的。
但竟然自己先看了。
通俗易懂,挺不错的书。


为作者而买


做演讲用的,抄了些里面的典故,大受好评,在此感谢作者,呵呵


很好,很有文化底蕴,是我喜欢的风格


一本好书 很喜欢 这回书一点都没有破损 希望以后都能如此。


最初见到这本书是在一位老师家中,偶尔翻看,很喜欢……这次最想买的就是这本书,没想到非正版,改天要去书店买本正的!


送朋友的,他喜欢。


一直很喜欢在当当网买书,除了质量和价格而外,最好的就是我每次收到的书都是用硬纸盒包装好,没有受到损坏。但是,这次我只买了两本书,收到的时候只有薄薄的一层塑料袋套着,打开后一看,有一本书的外壳(精装本)已经被压坏了。我喜欢藏书,平时特别爱惜书,看着这个受到损坏的书,心里特别别扭,真是不舒服。希望当当网能够改进。


还没拆开看,送老公渡他的孤独和寂寞时光用的,我觉得他会喜欢吧。


觉得自己喜欢这方面的书籍,简单的说喜欢就好。


很对自己的味口!读来朗朗上口,又不失清丽隽美。


每晚凝神静气方可阅读此书,美啊。享受此书的乐趣,无穷!


帮人买的 挺好的


听说质量很好 用来送人呵


闲时看看,生活精彩……


绝对沁人心脾的美文,适合初学者。


很有意趣的一本书


不错不错 能看得下去


比较适合没事情的时候阅读


送给别人的不便评论


好书哦。建议看看这本书。


文笔很好,耐看


比起《看诗不分明》还是稍微逊色些。


包装十分精美,绝对正版,适合静心阅读以及收藏。


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各种茶叶知识典故于一身,就文笔来说,弱了一点,潘向黎还是小说写得更好。


学无止境啊,长见识!


闲时品茶,亦可品书


精美的装帧,文字一定更好,还没看哦!


篇篇精彩,字字玑珠


她的看诗不分明也好看的!


看着玩儿,简单了解一下。


茶余饭后悠闲之余随手翻翻,真乃精神之小康也!


我一口气看完,实在写得太好了,向潘向黎致敬!


刚看完.很好


有味道的书,装帧精美


包装的很好,很满意


不错,感觉挺亲切的


书写的非常清雅,犹如品茶


没什么可读性,大家可绕行。


买100送200礼券的承诺去哪了?


很值得一看的一本小品,而且很长知识和见识。但不知怎么有2页没定,掉了下来。


刚收到,大概翻看了下,还不错,但里面有些观点不能认同


仔细看了,不错!


先看了《看诗不分明》,才又从当当网购了《茶可道》。作者一贯的清新风格,对古典诗词的驾驭,在《茶可道》中得以体现。虽说是茶可道,但并非品茶之道,论述范围挺宽的,值得一读的闲书。


谈茶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非常有见地,茶可道,道不尽。


在黎戈的书里看到潘向黎的这本《茶可道》,赶紧买下


因为作茶,还主要作的是普洱茶,所以要弄些有关普洱茶的书回来,一来装装门面,二来闲时看看知道了解的也就多点,对不懂茶的也可以假装懂一点了,当然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购回后翻了翻,所有的书都还可以的。
又因为跟佛有缘,不是常讲禅茶一味么,此类的书也就一并收藏了。


作为茶人,此书覆盖面较广,也很多典故和专业的贯穿,文字是那样的水道渠曾。喜欢“观音韵”那一篇,邂逅观音韵就如邂逅一段感情。。。也如邂逅一本好书


茶的世界博大精深,用小品文的手法写来,适于阅读,轻松之间也长了不长知识。


买了很多关于茶的书,这本随手带的,但是很不错呀。


对茶的理解不错


男友喜欢喝茶 送他的 不知道怎么样


当代的《茶经》,涉及茶文化的各个方面。


潘向黎,一位爱茶、懂茶的江南才女。她的文字含蓄、清雅,从容。本书是在《新民晚报》发表的几十篇“茶可道”专栏文章的结集,该书文字、布局、书装,皆见真性情,可谓人在草木中,物我两相忘。总之,值得品味。另:4月30日收到该书。装帧设计没问题,可惜书的印制和用纸太差。印刷厂是三联书店不常用的外文印刷厂,印制、排版效果很差,字体像黑头苍蝇一样,让人看了不舒服,不像三联的书;用纸更是奇差,再生纸,颜色黑乎乎、手感毛糙糙,真玷污了潘向黎的好文笔,尽失三联平素用纸细腻、柔和的好风格。与作者本人的期望相差甚远,潘向黎女士曾说:“书出得这样迟,全是我的不是,因为我执意想让《茶可道》和《看诗不分明》一起出,而且想找一家最好的出版社,把它们出成让我愿意作为小礼物送给朋友的样子。” 可惜啊,枉费了作者的一片心意。三联书店60多年的老字号,读书人心中的旗帜竟也沦落到这般地步,书出的如此不负责任,可悲、可叹 !


看到潘最近出了两本小书,其中一本《茶可道》,就是将四年来写茶专栏里文字集成一册。纠结过是否要买,在卓越里放进购物车一段时间了,有次看到她写的后记,看完决定买。买下,又放一边,没有翻开。及至梅雨季节,漫不经心翻开来看,这一看,就喜欢上了。学究依然才显知识渊博,文字老道方知功力深厚,怪不得很多人以为她是一须眉老者。但是,我最欣赏的是她大气磅礴间偶尔露出的绵绵女儿情怀,这才是潘的本色。喜欢一本书,爱上一个人。。。的文字。


书不错,文字优美。只是其中缺页、重页达30页,请问可否换一本?


若说小文是豆腐块,则这本书里的文章唯豆腐丝可与匹敌。豆腐丝中自然也有美味者,奈何这盘味道极是淡而无味,隐隐有腐味呛人网上不是有很多片段么,可以试着看一看在考虑要不要买毕竟钱是无辜的


如茶清醇,回味悠长。


读了有很多收获,记了很多笔记横向拓展了很多知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