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洪范评论

吴敬琏//江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吴敬琏//江平  

页数:

2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几年有关国企进退的话题逐渐升温,2009年末“国企垄断、公共利益与法制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洪范评论(第13辑)》就是研讨会发言选编。江平先生从法律角度讨论了国企垄断问题,重点是不久前实施的《反垄断法》,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同法律的关系。韩朝华利用大量统计数据,比较了国有工业、三资工业和私营工业的资源利用率,发现国有工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低竞争行业,而其总资产利用率远不及私营工业,他因此将反垄断列为当务之急。戚聿东的文章由垄断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入手,就垄断行业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了说明。王晓晔指出,权力寻租是实施《反垄断法》的大敌。盛杰民则以一个立法参与者,谈了对《反垄断法》中涉及国有企业垄断的第七条的理解。吴敬琏先生未能参加当日研讨会,但针对讨论撰写了评论意见,是为本辑总评,他从三个方面国有经济进退问题,即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国有经济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
本书由吴敬琏和江平担任主编。

书籍目录

编者弁言
[洪范评论]
吴敬琏
国有经济进退
[主题研讨:垄断与国有经济进退]
江平
国企垄断的法律思考
盛洪
国企垄断的政治经济学和宪政经济学
秋风
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国进民退
毛晓飞
反盐业垄断与公益法律行动
陈国卫
盐业体制改革回顾
张曙光
山西煤炭重组的法律与经济分析
戚聿东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韩朝华
国有工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发展态势
卢周来
超越“国有”与“民营”,推进分类改革
刘俊海
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与社会责任
李曙光
国企垄断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刘海波
中国国有企业法人的概念与资本社会化
张昕竹
如何打破国企垄断
王晓哗
权力寻租是对《反垄断法》实施的最大挑战
盛杰民
《反垄断法》第7条不是国企实施垄断行为的保护伞
朱晓飞
国企垄断、公共利益与公益法实践
[论文]
姚中秋
论现代中国的保守——宪政主义思想与政治传统
梁治平
在中国,法律是什么?——以《劳动合同法》为中心展开
朱桐辉
约束条件下的刑事诉讼改革——从在场权移植切入
诺曼·希尔博
从《丛林》到《黑客帝国》——从消费者保护的过去看消费者保护的未来
[调查报告]
夏楠
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研究——以珠三角纺织企业为考察对象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但是,说到定价问题,外国一些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会提出一些不同看法。比如,我认为就同样质量和价值的消费品而言,国有企业的定价水准不应当比民营企业高,应当更便宜才是。但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郭丹青教授就说应该贵,因为享受国有企业利润的是全国13亿人民,国有企业的消费品只有价格贵,才能造福人民。我听了这个逻辑大吃一惊。他的逻辑看来有道理,因为在美国法学院当教授的人绝大多数是聪明绝顶的人。但他忽视了一点,钱进入到国有企业的钱袋以后,没有纳入国库,更没有纳入到老百姓的钱袋里来。问题出在这里,代理人反客为主,客人要住主卧,主人反而要住客卧甚至客厅了。所以,我希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特别是发展改革委,不要定位在“涨价委”的位置上,对垄断企业商品定价该适度下调的都要坚决下调。最近听说水价、电价都要上涨,导致很多低收入者怨气冲天,很不满。垄断企业为什么要垄断呢,因为它符合13亿投资者的巨大利益,所以,才让它垄断,但是如果它丧失了正当性的时候,我们也并非没有办法。包括电信企业在定价问题上也是一样。像移动通讯,我认为最终的改革还是双改单。我和晓松教授通电话打手机,为什么同样一段话要两人分别付费呢?我从北京去重庆却要我买两张车票,这是荒唐的。还有什么漫游费、月租费,基本没有什么正当性依据。基于石油的案例、移动通讯的案例,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如果垄断企业的价格规制措施不奏效、公众不满意的话,我个人认为政府要么可以考虑反垄断,干脆就把这个垄断地位给拿掉,让给更多的竞争伙伴;要么拆分,但是,拆分也不应该按照地域去区分,按照地域去区分还是垄断、割据,而且垄断更具体化了。另外,就是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我们假定国有企业的设立是代表国家利益的,因为股东是国家,所以,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国有企业就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编辑推荐

《洪范评论(第13辑):垄断与国有经济进退》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洪范评论 PDF格式下载



反思当今中国热点问题,值得一读


一如既往的好,值得品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