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一哲学的支点

赵汀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赵汀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所谓第一哲学,即哲学的哲学,或称元哲学。这是哲学的根基,西方哲学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公认有笛卡尔的“思”和黑格尔的“存在”,赵汀阳此著提出并论证,哲学还需要“行”作为支点,现代哲学要从“思”的问题转向“行”的问题,从反思物的世界转向反思事的世界,事的世界就是人创作出来的生活,接续了他一贯的主张——哲学旨在讨论关于可能生活。
赵汀阳的哲学著作,特点在其很强的思辨能力和晓畅的文字表达,逻辑缜密而又别开蹊径,读来给人以思想的乐趣。他的哲学研究路径是,运用西式哲学的方法,处理中国思想的问题,因而既有西式哲学的逻辑性,又具有中国哲学的旨趣,故其思想被称誉为“中国人的形而上学”。

作者简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讲座教授”,欧盟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常委,清华大学伦理和宗教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客座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著有《天下体系》和《坏世界研究》等。

书籍目录

前言:可能所以困惑1 导言:第一哲学何以第一? 1 第一部分:人们言说世界而世界如其所是 1 1.物的世界有什么2 2.从事物转向意识9 3.方法决定解释14 4.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34 5.怀疑论是挥之不去的影子48 6.形而上学被逐后化装归来59 7.语言并不能为事实做主71 8.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84 第二部分:从世界之谜到生活之惑97 1.没有答案的问题仍然是问题98 2.到底哪些东西是超越的? 110 3.存在论问题只出现在超越者之间117 4.如果给每人一个世界127 5.互为超越性:报复与报答144 6.初始状态与演化状态151 7.求助伦理还是求助政治? 173 8.标准的丧失187 第三部分:事的世界之创世论195 1.物的世界与事的世界l96 2.存在论换位211 3.作为创世论的存在论219 4.Facio ergo sum 228 5.共在先于存在235 6.共在的初始状态240 7.关系理性,策略模仿与存在论报应247 8.存在的高贵化26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希腊以来的诸种怀疑论中,休谟怀疑论最为致命,休谟所质疑的并不是那些完美的理想、绝对的知识或永恒真理——英国经验论者不太关心那些好高骛远的理想——而是质疑了生活中最基本但重要的两件事情:预知未来和价值判断。假如人类对未来和价值两不知,既无关于未来的信念又无关于价值的信念,那么生活岂止混乱,简直寸步难行。假如缺乏关于未来和价值的信念,就不可能信任世界和他人,每个人的每件事就都是命运的赌博。严格地说,人类确实生活在赌博中,而这种赌博非常可能导致难以弥补甚至万劫不复的危险后果。 当然,这种描述对于一般生活状态来说是夸张的,但生活的确暗含深刻的危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经过反复验证的科学知识通常是高度可信的,从博弈论角度来看,生活的大多数情况因为已经达到均衡状态,因而也是稳定可信的。但这种信任只是人们的理性选择,绝非因为普遍必然可信。只要稍加反思就可以知道,没有一个预言是完全可信的,而且,也很少有人是完全可信任的,无论多么丰富的经验或多么高的概率都不可能真正解决信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意义上的休谟问题不能还原为科学意义上的归纳/概率问题,无论归纳/概率得到多么优良的技术规定和严格表述,它仍然不是对休谟问题的对口解决。人们对高概率事情的信任——事情几乎总是如此——是一种理性赌博,因为赢面很大,但安抚不了休谟问题,事实上人们对小概率机会的兴趣极大,历史故事几乎总是与小概率事情联系在一起——人们对小概率机会的兴趣却是个大概率现象。我们可以回想帕斯卡赌注,它是个天才的论证,却不是一个普遍典范,因为即使输也不赔的赌注所适用的例子很少,只是特例,不能用来论证人们的理性选择是必然选择或必定是最优选择。大多数情况是,只要不是必赢必输,就可能有惊人的机会或报复,因此,“几乎总是如此”并非理性选择的充分理由。充分理性选择只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 没有什么理论能够拯救预言。既然未来注定是不确定的,那么,生活的确定性的最后支柱就只剩下价值的信念。价值的信念虽然也不能拯救预言,但能够成为必然选择的充分理由。康德所以特别值得敬佩就在于他非常清楚只有可信的价值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康德试图在实践领域中证明伦理行为的绝对律令,如果成功,那么就至少能够捍卫价值。即使知识抵抗不了怀疑论,只要价值能够抵抗怀疑论,人就有了最后的立足之地。思想可以含糊,但何以为人不能含糊,因此价值万万不可出卖给怀疑论。


编辑推荐

《第一哲学的支点》中赵汀阳的哲学著作,特点在其很强的思辨能力和晓畅的文字表达,逻辑缜密而又别开蹊径,读来给人以思想的乐趣。他的哲学研究路径是,运用西式哲学的方法,处理中国思想的问题,因而既有西式哲学的逻辑性,又具有中国哲学的旨趣,故其思想被称誉为“中国人的形而上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一哲学的支点 PDF格式下载



首先听说的是赵汀阳的老师李泽厚先生。读研究生的时候李先生带两个学生来做讲座,一个内行朋友告诉我去听是为了看看赵汀阳,我愕然。后来看到赵画的漫画,觉得一个搞哲学的人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简单。实际上这个人的确不简单,不断对世界和人生进行哲学思考的同时还用相对朴实的语言著述。《第一哲学的支点》仍然是对世界和生活的探讨,是作者三十年积淀的成果,刚出版不久,在书店看到后回来就下了订单。书的内容虽然不比哲学大家如康德、海德格尔们晦涩,但要读懂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书的配送很顺利,包装完好,心情也不错。


刚开始接触赵汀阳的书,很有中国特色,用西方哲学思维来分析中国哲学。


赵汀阳近年新书,哲学味道很浓。


我随身携带出差也在看,很有意义


此书为学习哲学、进化思想的良师益友,非常值得喜爱哲学的朋友选购阅读


赵先生的论著话语平实,却是动人的说理。细细读来,受益匪浅。当然,还需结合所思所见,更为持久的品味。


这本书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研读


赵先生的书读起来很亲切


没有塑封 应该是正版 感觉现在当当包装比以前差了很多了


评这本书,应该由搞哲学的内行人来评,但内行评“地道”而不“热闹”,还是我先来凑个热闹吧。我喜欢赵汀阳,源于喜欢他的每一本书,还有他的哲理画;不仅我喜欢,我身边的同事都喜欢。为什么?我想原因有三:一是性情。搞哲学的一般很少露性情,因为性情往往疑似破坏理性。但人毕竟还是情感动物,我们在欣赏理性思辨美的同时,也需要慰情,这恐怕就是人们更喜欢叔本华、尼采而康德、黑格尔少有人问津的原因。在赵的著作中从来就不缺乏性情,有时是体现在非常有趣的语言上。人到中年,赵著性情的语言有所收束,行文归于素朴,追求深入浅出,少用专业术语,力避晦涩,这本书一如既往。二是真,表现为研究真问题。看他每本书的书名就可见一般,诸如《一个或所有问题》、《论可能生活》、《坏世界研究》、《天下体系》、《每个人的政治》,看,关键词是“每个人”、“生活”、“坏世界”、“政治”、“天下”等等,尽管也是些“理想国”,但这是赵汀阳的理想国,我们喜欢。如果说前面的书都是积极用世的,是志在改变“坏世界”而平“天下”的,那么到了“知天命之年”开始回归了原点,这本书才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哲学“如何可能”,也可以看成前面的30年都是为本书所做的准备和奠基。三是作自己的哲学。我们看多了教科书式的、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哲学,那样的哲学背离了“智慧之爱”,剥夺了“爱”而变成“强加”的哲学,造成了强烈的逆反,那样的哲学我们敬而远之。哲...学在我国回归本然,回归“爱智”始于赵汀阳的老师李泽厚,二三十年后,我们终于在这本书看到哲学的回归形成了气候(业内人士就当我在胡说八道好了)。说凑热闹结果说得太正经,下面来一点“八卦”:赵汀阳在李泽厚的弟子中是最“欺师灭祖”的。据李泽厚说,赵汀阳曾放言“李泽厚老了,过时了”,这话恐怕深深刺痛了为师的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听此话尽管不服,但又发自内心地说,赵汀阳是真聪明,弟子中谁也比不了,其聪明与何新有一拼。又说,何新聪明反被聪明误,既想成为学术霸主,又想当“王者师”,结果哪个都不成(出于草根而有这样的抱负,也可感佩),言下之意还是赵汀阳志在做当世张载,践履张子的“四句箴言”,一聪明到底。赵汀阳读博时蓄发留须,其后在著述中自称为“哲学家”,彰显了性格中“叛逆”和“自负”的一面。中年后开始向传统回归,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赵汀阳只出镜一次,着唐装,留寸头,不善辞令,不苟言笑,一如梁漱溟年轻时的形象(梁可是追求“成圣”的),俨然是一个民国人物。与媒体的合作仅此一次,此后就在媒体观众的视野中消失(守得住寂寞,是大学者的本色。有言“孔子赶上‘百家讲坛’会很高兴地参加”(易中天语),此话多么荒谬可笑)。最后建议喜欢哲学的朋友不妨读读赵汀阳,当然赵的哲学虽比不得康德、黑格尔晦涩,但也不是白给的;我“老汉”尽管属“门外”,毕竟有多年的读书积淀才得享受。 阅读更多 ›


讲的很好,很好的哲学读物。


第一哲学的支点 不错,值得一看。


书的质量、送货速度、服务态度都很好。折后价格也很满意!书人内容很启发人。


赵先生的书,让我学会了思考。哲学家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眼睛。


作为用汉语写的哲学书,赵汀阳是个性且是一流的。不过,看完还是有点小嘀咕:文字过于自信,有大牛的语气却没有正真大牛的敏锐和深刻。


还好,送货及时。书角有一点破损,不过不影响阅读。


书看了一部分。从《一个或所有问题》开始,到现在看《第一哲学的支点》。赵老师究竟走向了何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