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话题2012

杨早,萨支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杨早,萨支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学者杨早等每年主编一本年度评论集,迄今已有八本。本书所论12件大事,皆是2012年度的社会文化热点事件,年度主题为“去魅”——2012,从诺奖、爱国到韩寒、雷锋,甚至后宫与食品,一切都在褪去光环,露出本实。

作者简介

杨早,1973年生于四川富顺,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著有《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等著作。 萨支山,1966年生于福建福州,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结业,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关注左翼文学及50—70年代文学。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合著)。

书籍目录

2012:诺贝尔奖开出盘口 【专题】 最后的乡土,最后的莫言 讨论:“诺奖”放大镜 “手抄《讲话》”疏解 讨论:“手抄《讲话》”不值一哂? “寒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讨论:“这个立场确实是预设的” 破壁人——“韩三篇”风波 讨论:“有偶像参与的破墙事半功倍” 志明为什么爱春娇? 讨论:香港人更认同“文明的规矩” 钓鱼岛,钓鱼之岛 讨论:五问钓鱼岛 雷锋学习史 讨论:“做戏的虚无”? 最熟悉的陌生人 讨论:“恋上了自己的批判角色” 看不够的清宫戏 讨论:“女人还真不是意淫主力军” “屌丝”“逆袭”职场尉 讨论: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舌尖一点,百味杂陈 讨论:“中国文化就是口的文化” 一个热词制造的时代幻觉 讨论:“连阿Q的位子也没法坐稳” 【微话题】 一、乌坎模式 二、反日游行 三、奥运双城记 四、暴雨北京 五、抑郁与痴呆 六、杀医 七、国庆堵车 八、盲选好声音 九、老外在中国 十、“归真堂”与动物保护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早在中学时期,韩寒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异乎常人的伟大,他对同学声称:“全世界用汉语写字的人里头,钱锺书是第一,我是第三。”(陈鸣《差生韩寒》)据说其他学生花半小时才能写好的作文,韩寒通常十分钟就写好了。 韩寒超人的写作天赋和运动天赋,据说大多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被发现的。据韩仁均介绍:“韩寒写文章的潜能,其实也是在初二时发现的。”韩寒自从在县图书馆读了一些少儿报刊之后,突然就像“博仲”(神授史诗艺人)一样,脑袋中灵光一闪,创作欲望喷薄而出。从1997年3月开始,“放学以后,晚上做好作业,韩寒都着了魔似的开始写作。一篇几千字的小说,常常只一个晚上就写好了。”第一个月,韩寒就完成了十几篇小说和散文,接着,这些课余作文就接二连三地在《少年文艺》、《少男少女》等杂志上发表了。据说杂志社编辑见之大为惊叹,对韩寒作品的赞扬“几乎用尽了能够找得到的形容词”(韩仁均《儿子韩寒》)。 这些“潜能故事”一直在被生产。比如“学校开运动会。韩寒班级里面原来报八百米长跑的同学,突然身体不好跑不了了。这时班主任老师找到韩寒,要他临时顶上去跑八百米。之前,韩寒长跑一直是不及格的,而且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长跑方面的潜能。从来没有训练过长跑的韩寒被逼上梁山。上场后,韩寒拖着前一天被罚站四节课而几乎麻木的双腿,一路领先,跑了个全校第一名。”(韩仁均《儿子韩寒》)这则故事到了《韩寒H档案》,变得更加神光万丈。据说韩寒一路领先跑完两圈之后,以为比赛结束,冲到同学面前相拥而庆,不料该校是二百五十米跑道,两圈之后还剩三百米,经同学提醒,韩寒只好重回跑道追赶对手,当所有人以为他必败时,奇迹出现了,韩寒如百米冲刺,奋力赶超,不仅拿了第一,“最终的成绩还打破了八百米的校纪录,没有人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这一切。” 韩寒不用读书,就能洞悉世间万事;一夜顿悟,就能学会游泳;英语考试从未及格过,但在汽车专业领域,却能“比大部分英语教授都强”。对于这一切,韩寒坦言“这或许是老天给予的恩赐”(崔木杨、周亦楣《“寒门”父子兵》)。

后记

2012年10月底,《话题》的稿子大致收齐,算一下进人专题的有十二个,这些话题都是每月俱乐部同仁例会时讨论确定的。还有一些话题,也是我们注意到的,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专题,但它们并非不重要,于是就形成了“微话题”。最后,还有一个拉页,通过它,可以很直观地了解这一年中国都发生了哪些我们认为是重要的值得记录的事件。这样的三部分结构有点像构图中的点、线、面,我们希望它们合在一起,可以提供给读者一幅既有重点,又有全景的“2012中国画像”。 对十二个专题的解读和讨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2012年的思考。每个专题确定的时候,都有它自身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不过集中在一起,却发现它们内在地充满了张力和对话关系。这很好,俱乐部和《话题》都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才有变化和可能。十二个专题分六组。两两相对,相互间构成对话关系。李洁非的《“手抄(讲话)”疏解》和杨早的《最后的乡土,最后的莫言》这两个专题,放在一起,是有上下文关系的。“手抄《讲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更多的是无的放矢。并没有点到当代文学的痛处,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这也是此事件并没有太多文学中人出来发声的原因,而官方对此不闻不问的态度多少也证明这一拳的无关痛痒。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话题,读者如果有兴趣,想要过把瘾,可以看看1989年夏中义那篇《历史无可避讳》。“手抄《讲话》”事件所呈现的是一个曾经拥有无上权力和资源的体制,在其内核被不断抽空后的尴尬境况。李洁非把话题的重点放在“疏解”上,这是他老辣的地方,尤其是有关语言方面的论述,更为精彩,比如他说:“贾平凹和刘震云,不知他们曾否考虑过自己与《讲话》关系如何,而我们有把握说,若非《讲话》,绝没有贾、刘这样的作家抑或《秦腔》、《一句顶一万句》这样的小说。”彼时莫言还未获奖,他“泥沙俱下”般的语言风格实在是给这段话做了最好的注释,奠言自言他的写作是突破了《讲话》的,这自然是事实,但还有一半没有说,那就是他的写作“多多少少也接受过《讲话》哺育”。所以从“手抄《讲话》”到“莫言获奖”,当用《讲话》将二者做连接时,结论就显得有点搞笑,而用“奠言不配”或“诺奖献媚”来维持其逻辑的一贯性也就是必然的了。杨早在文章中说,“任何时候,直截了当的绝对评判,总是容易受到欢迎、却欠缺思考难度的做法。真正的困难在于认知事物的复杂。”而他所做的,也正是揭示其中的复杂和暖昧。李洁非讲的是这个文学体制的形成,而杨早讲的却是这个文学体制的瓦解,80年代文学的终结,包括所谓“农村”、“民间”、“软弱”这些文学关键词在当代文学历史中的变形。这一前一后,恰是完整地勾勒描绘了当代文学几十年的悄然空心化的过程。 如果说李浩非、杨早这一组文章有着前后呼应对照的关系,那么施爱东和断桥关于韩寒的一组话题,则有些你来我往、隔空喊话的意思。施爱东耍的是太极,断桥练的是心法。一个走的是叙事学的路子,看重的是结构;另一个却是以意逆志,直取内心。我注意到这两个人都有理科背景,但施爱东是中途转行,而断桥则是一以贯之,结果却又在韩寒这里相遇。另外,施爱东要比断桥年纪大些,断桥和韩寒算是同代人,大约觉得彼此可以心意相通。所以采用最便捷却也是最困难的以意逆志的方法;而施爱东却没有年龄上的便利,对比他小十多岁的韩寒,他大约没有自信可以“观心”。所以要看几百万字的材料,去耐心地爬梳,建立逻辑关系。尽管两人的立场相异。但在对理性的强调方面却是相同的,因而我建议倒韩的不妨看断桥的文章,挺韩的看施爱东的文章,必有获益。看这两篇文章,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对共同材料的不同解释,就好像陪审团听控辩双方唇枪舌剑。比如这则: 韩寒不在神坛,他不是旗手、不是代言、他是凡客,他就是在我们身边的小镇青年,他了解这群同龄人和这个世界,他接地气。……从一个被否定的差生开始,韩寒一直努力向上。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己……在这个时代,还有比韩寒更成功的励志故事么?(敏娟《为什么我们轻易能读懂的韩寒,他们却不懂》)在断桥那里。它用来说明韩寒影响力的来源:“传奇般的底层奋斗经历,和理想主义的生活态度所形成的个人魅力”;而在施爱东那里,这“小镇青年”的叙述却是塑造“天才韩寒”的一种策略,“先把天才包装成公民,再把公民概念转换成我们每一个人,于是,韩寒就成了我们自己”。 说到叙事,说到包装,可以有特定的包装者或化妆师,但也可以没有,或只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当我们看到“励志故事”、“传奇般”和“个人魅力”这样字眼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其实,施爱东这里批判的并非韩寒,在他看来,韩寒只是故事里的一个人物,没什么好批判的,批倒了韩寒,过几天就又会有“韩热”、“韩冰”们出现,他要批判的,是这个故事的结构。 将中日关系和内地香港关系摆在一起,我的体会是,这两篇文章谈的都是我们自己。谈钓鱼岛,谈香港,都是爱国主义,“政治正确”的大原则好像没什么可说的,所以两篇文章的重点都不在“关系”,而是透过“关系”来反看自身,反省所谓的爱国主义。我喜欢黄永的文章,随意而敏锐,阅读这篇文章,最直接的触动是:你了解香港人吗?如果不了解。何谈落实“一国两制”,何谈加强内地香港的融合。所以该反省的应该是我们。董炳月是日本研究专家,记得《话题2005》就给我们写过稿,这次还是写中日关系,可见此话题的重要性。让我震撼的是文章的这一段: 李建利倒地之后头上鲜血直流,他的妻子发出了凄厉的哭喊。此时旁边有人救助,大喊:“都是中国人!救人要紧!”于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获得了“中国人”的身份。但是,这是怎样的中国人呢?这样的中国人如何与安倍晋三、石原慎太郎、野田佳彦等日本人对抗?李建刹妻子的哭喊声,是反目游行中最凄惨的哭喊声。做怎样的中国人?这是我读黄永和董炳月文章后最突出的感受。 把“雷锋学习史”和“台湾想象”摆在一起,好像不搭界。但只要花一秒钟思索一下颜浩的题目“最熟悉的陌生人”,就知道原委了。雷锋对我们来说,不正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吗?当雷锋仅被理解为捡钱包归还失主,扶老人过马路……我们又从何去理解他的崇高和伟大呢?大陆学了几十年的雷锋,到头来还要去台湾感受“太平洋的风”吹来的“好人好事”,还要将之归于“中华文化”乃至“民国范”,这让雷锋情何以堪啊。颜浩的“台湾想象”结尾说,“当我们将太多的理念投射于对象之上,往往只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而有意回避了另一些同样需要正视的部分。”这句话适用于我们对台湾的想象,也同样适用于对雷锋的解读。 凌云岚的《看不够的清官戏》以“宫斗剧”《甄嬛传》为话头。凌云岚喜欢讲史,《话题2008》就有她的《抵货运动一百○三年》,是从2008奥运年抵制“家乐福”说开去的,今年的《甄嬛传》热播,让她重拾讲史的兴趣,将百年清官戏的历史娓娓道来,在历史的变迁中,找到那些不变的内核,用历史来映照当下,也印证了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老话。如果说《看不够的清官戏》是列谱系,是在断裂中看到历史的延续,那么李芳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讨论则更多是用当下来召唤正在逝去的历史和文化,召唤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故乡。《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火爆,就像李芳说的,它瞄准的不是食物,而是人,是写人的从历史和故土绵延而来的情感,如何暂且在食物中获得慰藉。从情感慰藉这点看,清宫戏和《舌尖》倒很一致,沉迷在似近实远的味道和沉迷在似远实近的故事中,其慰藉的功能,是一样的罢。 2012年,“属丝”无疑是最热的年度词,所谓天下谁人不“屌丝”。这一重要的亚文化现象,理当得到深度剖析。“屌丝”的出现,当然是社会严重贫富分化的一个现实反映,但和既有的用来描述这一阶层的词汇,比如穷人、无产者、底层,乃至前两年的“蚁族”。又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精神层面上,“屌丝”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质?相信读了曹一帆的《一个热词制造的时代幻觉》。自会得到满意的解答。张慧瑜从职场剧人手解读“屌丝”的“逆袭”,但他的眼光却是放在这十几年来所谓中国梦(中产梦)的破灭的背景上,经过上下勾连,画出的却是一条加速下行的路线图。梦醒之后无路可走,在职场剧中享受“逆袭”的快感也就很可以理解了。 在《话题2011》的《后记》中,我大约说过这些年我们对一些话题的思考,隐隐约约地都汇聚在一个点上,那像是一个十字路口,但往哪个方向走,却不知道。今年,在俱乐部讨论给《话题2012》加一个年度关键词时,杨早提议的“去魅”得到大家的赞同。这确实是今年诸多话题中隐含的主题。我想,既然在十字路口。大家不知道往哪里走,“去魅”则是可行的选择之一。不过内心里还是希望有一些正能量的标题出现。


编辑推荐

《话题2012》阐述说到叙事,说到包装,可以有特定的包装者或化妆师,但也可以没有,或只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当我们看到“励志故事”、“传奇般”和“个人魅力”这样字眼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其实,施爱东这里批判的并非韩寒,在他看来,韩寒只是故事里的一个人物,没什么好批判的,批倒了韩寒,过几天就又会有“韩热”、“韩冰”们出现,他要批判的,是这个故事的结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话题2012 PDF格式下载



对一年热点发表体系化的见解,让人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有较为深刻的认知,这本书做得很好。不过,其中的某几篇社论,作者有凑字数的嫌疑,大段无关的名词解释没有实际意义,作者的思想也并不全面,在论述事情的过程中存在偏见。


帮同学买的 挺好的 很好的一本书


话题系列是我坚持时间最长的系列读物,每年都能看到当年的热门事件,发人深思


书籍非常好,包装精美


话题很给力,评论也很可观,思想有深度


给人不少启发,也让人回顾2012这一年发生过的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