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鳝集约化养殖与病害防治新技术

徐兴川 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徐兴川 编  

页数:

296  

字数:

208000  

内容概要

  《黄鳝集约化养殖与病害防治新技术(第2版)》在介绍黄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同时,重点介绍了网箱无土等集约化养鳝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力求将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  全书内容包括我国黄鳝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黄鳝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黄鳝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要求;黄鳝繁殖的理论与实践;黄鳝种苗培育技术;黄鳝的网箱养殖技术;黄鳝的池养技术与模式;稻田养鳝的生态作用及技术工艺;黄鳝主要病害及防治;冬季囤养与长途运输;黄鳝的烹调与保健菜谱;养鳝的焦点与无公害生产;黄鳝活体饵料动物的培育等13个部分。

书籍目录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绪论 我国黄鳝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发展沿革(一)捕捞自然产量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二)人工养鳝基础时期(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三)人工养鳝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1年春季)二、发展现状(一)发展的主要特点(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发展趋势(一)发展的态势(二)发展的途径(三)发展的典型及其经验第一章 黄鳝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一、生物学位置及利用价值(一)分类学位置及其分布(二)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二、形态特征(一)外部形态(二)内部结构三、特殊的形态结构与人工养殖的应对(一)外部特殊的形态与人工养殖的应对(二)内部特殊的结构与人工养殖的应对第二章 黄鳝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要求一、生活习性(一)黄鳝的生活史(二)生长与年龄(三)摄食习性(四)运动与穴居二、黄鳝对环境的要求(一)溶解气体(二)水温(三)营养盐类(四)pH与其他(五)有机物质三、养殖水体水质快速分析(一)水质快速分析的意义(二)水质快速分析的设备及方法第三章 黄鳝繁殖的理论与实践一、繁殖习性(一)研究概况(二)繁殖季节与产卵次数(三)成熟系数与怀卵量(四)性腺发育过程与分期(五)性比构成与自然繁殖二、人工繁殖(一)亲鳝的雌雄鉴别与来源(二)亲鳝的培育(三)催产孵化(四)人工孵化与胚胎发育(五)鳝苗出池第四章 黄鳝种苗培育技术第五章 黄鳝的网箱养殖技术第六章 黄鳝的池养技术与模式第七章 稻田养鳝的生态作用及技术工艺第八章 黄鳝主要病害及防治第九章 冬季囤养与长途运输第十章 黄鳝的烹调与保健菜谱第十一章 养鳝的焦点与无公害生产第十二章 黄鳝活体饵料动物的培育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驯食的方法配合饲料的驯食方法是在黄鳝入池的3~4天后,先将池水排干,在池的四周设置好食盘,视鳝池大小而定食盘的多少(一般20米2左右的池至少有4个食盘),加入新鲜水,由于黄鳝处于饥饿状态,可在晚上进行驯食。一开始就直接用配合饲料。第一天驯食每个食盘可投颗饵10~20粒,一般幼鳝开口较快,成鳝开口较慢。次日早上检查,如果食盘内没有饵料,说明已有黄鳝开口,晚上可适量增加投饵量;如果食盘内未动,说明还没有黄鳝开口,早上可将食盘捞起,将饵料清除,晚上再继续驯饵,直到开口后再增加饵料。一般经过5天左右的驯食,基本上都会开口。  (3)驯食的实例安徽省淮南地区黄鳝驯食的方法是,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6~7毫米模孔绞肉机加工成肉糜,将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每天下午5~7时投喂,每天1次。投喂量控制在鳝苗总重的1%范围内。这一投喂量远低于黄鳝饱食量,因此,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这样便于建立黄鳝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20平方米设4~6个点,继续投喂2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第6天即改为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投喂量为鳝苗体重的2%,每天下午5-7时投喂1次,特别注意投喂量应以15分钟内吃完为度,以提高饵料利用率。这样就完成了黄鳝的驯养。  2.饲料投喂关于投喂饲料的种类,前面有关章节已作介绍,这里重点介绍投喂技术。黄鳝的生长季节在4~6月,摄食旺盛季节在5~9月。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黄鳝集约化养殖与病害防治新技术 PDF格式下载



全面,可不那么详细。但是总体是好的。


内容还是可以的 可以拿来参考


估计还可以


好评,帮朋友买的。


内容比较空洞,实际性不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