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禽病诊断与防治

曹国文 中国农业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中国农业  

作者:

曹国文  

页数:

168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地对家禽(鸡、鸭、鹅)的疾病发生、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防治措施以及药物使用知识、综合防疫技术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是一本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养禽户、养禽场管理人员与职工、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畜牧兽医大专院校学生都很适用的工具书和参考书。该书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叙述文字简洁、通俗易懂,易于应用,便于操作。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一章 禽病综合防制一、养禽场的建设(一)场址与布局(二)禽舍建筑二、禽的饲养管理(一)饲料的配制、饲喂及保管(二)饮水要求(三)禽场消毒三、免疫接种(一)家禽常用疫苗的种类(二)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三)家禽免疫失败的因素(四)采取的主要对策四、家禽常用药物(一)家禽的合理用药(二)家禽常用药物五、家禽的参考免疫程序(一)商品蛋鸡免疫程序(二)商品肉鸡免疫程序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禽病综合防制  一、养禽场的建设  (一)场址与布局  选好养禽场地,科学合理地进行禽场布局对于预防禽病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养禽场地时,要特别注意远离居民点、工厂、市政交通要道、屠宰场及其他养禽场地,相隔的距离至少在3~4公里以上;禽场的地势应高燥向阳,通风良好,便于排除雨水和污水,不受洪水影响。水禽场还要避开污染的水道和池塘,并避免与其他禽场共用一个水源;且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禽场的布局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严格将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和销售区分开,距离不应低于80米;尽可能地在生产区内按地理环境划分若干个较小的相互独立且距离较远的分区或分场,划分时重点考虑各个分区或分场是否可隔离封锁,这对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清除非常重要;生产区内必须分设清洁道(用于禽只转舍、饲料运输等)和脏道(用于死禽、粪便的运出),二者不能紧邻或交叉,道路最好铺水泥,以防运输时物品抛洒不易清扫,并有利于路面消毒;雏禽室应在上风向,孵化室则应远离饲养区、加工厂和兽医室等可能有病原存在的地方;兽医室、解剖室、尸池和化粪池等污染程度较大的设施,必须安排在远离生产区的偏僻地方;不能在场内设立专门用于饲养病禽或淘汰禽的病房等。禽场周围应建立完整的防护设施,禽舍墙壁和地面做水处理,结构严密,封闭性好,有纱网等防鸟、鼠、蚊蚊、蝇设施,与外界彻底隔离,实行封闭式生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禽病诊断与防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