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

钱永忠,王芳,王可山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钱永忠,王芳,王可山 著  

页数:

210  

内容概要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是在全球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以及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次引起国际贸易壁垒和国内中毒事件的背景下进行立题研究。旨在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公共产品、存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特征的理论前提下,运用博弈论、政府规制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阐明政府为什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管理以及管理存在的缺陷;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成因和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状况进行阐述,并剖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状况和问题;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案例和实证分析,以及对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借鉴,提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完善思路、考虑重点和实施建议,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书包括九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思路,并对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对市场失灵理论、博弈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为全书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三章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成因,在分析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途径基础上,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问题进行考察,并从生产主体、经营主体、监管主体和消费主体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在提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多目标性基础上,从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均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等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运行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第五章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研究,主要从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指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缺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主要从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效率等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制与政府失灵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缺陷所在;第七章为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主要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日本和韩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介绍,总结了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八章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完善,提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完善的总体思路、考虑重点、具体实施的措施;第九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对前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钱永忠,男,博士,1965年生于江苏省通州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业质量标准》杂志常委副主编。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主持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课题2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编著作有《中国农业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原理、方法和应用》等4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一、农产品的概念和研究范畴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和范畴三、政府管理的概念和研究范畴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政府干预、政府职能和管理研究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理论、现状和对策研究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行为研究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者行为研究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本收益研究七、分析及评价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一、研究内容二、研究方法三、研究思路第五节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市场失灵理论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物品属性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外部性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性第二节 博弈论一、博弈理论二、企业性质与质量选择三、有限次重复博弈的产品质量四、无限次重复博弈的产品质量第三节 政府规制理论一、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规制的经济学理由二、公共利益理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三、部门利益理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政府规制的改革理论第四节 政府失灵理论一、政府失灵的表现二、政府失灵的改革措施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成因第一节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途径一、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污染因素二、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第三节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生产主体分析二、经营主体分析三、监管主体分析四、消费主体分析……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研究第五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研究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缺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第七章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第八章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完善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是在充分认识规制失灵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制的成本效益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规制失灵所造成的成本统称为规制成本,规制效益则是指一项规制新增加的收益。如果一项规制的效益大于成本,实施规制将有意义;相反,如果一项规制的效益小于成本,则应改革规制,包括取消规制和激励规制。  二是对作为经济性规制的主要理论基础--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后,提出了新自然垄断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  新自然垄断理论用成本的弱可加性来定义自然垄断。成本的弱可加性是指,在单一产品情况下,由单个企业生产给定产量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生产时的总成本;或在多种产品情况下,由单个企业生产给定数量的多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由于多个企业生产该产品组合时的总成本。成本的弱可加性不一定要求企业在整个有关产量的范围内具有规模经济,因此,用成本的弱可加性定义自然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自然垄断的范围,也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学家和政府关于自然垄断的两难选择(即规模经济和竞争的两难选择)问题,从而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了可竞争市场这一概念。可竞争市场是指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而对市场上的供给者的行为构成很强约束的市场。如果实际或潜在竞争约束足够强,使市场近似于竞争市场,不论市场是否属于垄断结构,规制都是不必要的;如果事实上的市场力量不是足够强,则对自然垄断的规制就有一定的作用。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并不成为必然,从而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激励性规制理论放松规制理论虽然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规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并不能据此取消全部垄断,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在自然垄断条件下仍然存在规制的理由。另一方面,虽然规制效益大于规制成本时,实施规制有意义,但毕竟规制失灵和规制成本上升的现象又不容忽视,所以尽可能降低规制成本也是必要的。为了对继续保留的规制进行改革,以提高受规制的企业的效率,降低规制成本,激励性规制应运而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