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草地建植与管理利用

张英俊 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张英俊 等主编  

页数:

137  

字数:

110000  

内容概要

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国家牧草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为了更好地推动本产业技术体系的不断进步,促进牧草生产与发展,尽快让草地建植与利用技术进入牧草生产者手中,本岗位组织编写了这本技术用书。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目前在草地建植中广泛利用的牧草种,及其主要栽培技术与田问管理措施;第二章介绍草田轮作与混播技术,以当前推广运用的生产技术为主;第三章介绍草地合理利用技术;第四章简介草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本书旨在牧草生产中,推广简单易懂的草地建植、管理与利用技术,便于生产者掌握和运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主要栽培牧草 一、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 (一)羊草 (二)无芒雀麦 (三)老芒麦 (四)冰草 (五)多花黑麦草 (六)苏丹草 (七)苇状羊茅 (八)狼尾草 (九)鸭茅 (十)草谷子 (十一)燕麦 (十二)扁穗牛鞭草 (十三)宽叶雀稗 (十四)毛花雀稗 (十五)巴哈雀稗 (十六)皇竹草 (十七)东非狼尾草 (十八)象草 (十九)饲用玉米 (二十)非洲狗尾草 (二十一)俯仰臂形草 (二十二)黑麦 二、豆科主要栽培牧草 (一)紫花苜蓿 (二)白三叶 (三)红三叶 (四)沙打旺 (五)红豆草 (六)山野豌豆 (七)胡枝子 (八)柱花草 (九)草木樨 (十)毛苕子 (十一)箭筈豌豆 (十二)大翼豆 (十三)绿叶山蚂蝗 (十四)紫云英 (十五)葛藤 (十六)银合欢 (十七)紫穗槐 (十八)刺槐 三、其他栽培牧草 (一)菊苣 (二)鲁梅克斯 (三)串叶松香草 (四)聚合草 (五)苦莫菜 (六)籽粒苋 (七)油菜 (八)甘薯第二章 草田轮作和混播技术 一、草田轮作 二、我国常见草田轮作类型 (一)玉米-光叶苕子/箭筈豌豆 (二)烤烟-苕子/小麦/油菜 (三)苏丹草/饲用玉米-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 (四)水稻豆-红花草绿肥免耕轮作 (五)多花黑麦草/紫云英/毛苕子-水稻 (六)紫花苜蓿-玉米 (七)紫花苜蓿-小麦/玉米 三、混播技术 (一)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 (二)紫花苜蓿+无芒雀麦 (三)紫花苜蓿+沙打旺 (四)多花黑麦草+豆科牧草 (五)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扁穗雀麦(或鸭茅)+白三叶 (六)多花黑麦草+鸭茅+白三叶 (七)扁穗牛鞭草+白三叶 (八)多花黑麦草+红花草间混播 (九)苜蓿+草木樨状黄芪+扁蓿豆+蒙古冰草混播 (十)燕麦+箭等豌豆混播技术 四、保护播种第三章 草地合理利用与管理 一、放牧 (一)载畜量计算 (二)适宜放牧时间 (三)放牧强度确定 (四)放牧制度 (五)划区轮牧设计与实施 二、割草 (一)适宜刈割期 (二)刈割次数 (三)刈割高度 三、草地管理 (一)施肥 (二)灌溉 (三)杂草防除 (四)鼠虫病害防治第四章 牧草加工 一、干草调制 (一)收割 (二)干燥 (三)贮藏 (四)干草调制的机械设备 (五)干草品质简单快速判断方法 二、牧草青贮 (一)青贮饲料的原理 (二)青贮饲料的制作 (三)青贮设备 (四)青贮饲料的品质及营养价值评定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原产地中国。描述草谷子为一年生疏丛型禾本科草。茎直立坚硬,高1米左右。叶片狭长,披针形,上面粗糙,下面较光滑,无叶耳。穗状圆锥花序下垂,穗轴有细毛。种子椭圆形或球形,色黄、白、棕、红或红棕,每穗有种子3000~7000粒,千粒重1.7~4.5克(见彩图10)。适于各种土壤,耐瘠薄和盐碱,但不耐酸,能适应较强的盐渍土壤,最适于排水良好而肥沃的砂壤土或黏壤土。大豆、玉米、小麦等是草谷子良好的前作,其后作宜播种玉米、大豆、马铃薯等。草谷子最忌连作,连作时病虫害较多,草荒严重,产量下降。  栽培区域适于我国淮河以北各地种植。  用途茎叶可作为家畜的优质粗饲料,也可青饲、青贮或晒制青干草,用于冬、春补饲,还可加工成草粉和各种草产品,便于贮存、运输和饲喂,并可提高适口性和利用率。  栽培技术播种前要深翻精细整地,反复耙耱,使土块细碎,地面平整。春播地应在上年深翻,整地保墒;灌区要灌足冬水,冬、春季镇压保墒,翌春播种前浅耕耙耱后播种。夏季复种时,于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耙耱整地,立即播种,灌区要先灌水、后整地、再播种。草谷子对氮、钾肥需要量较多,对磷肥需要量相对较少,苗期需肥较少。从抽穗期开始需肥量逐渐增加,特别在生育期最后的30~40天内,需肥量占全期的75%以上。结合深翻耕地,要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厩肥30000~60000千克,土壤含钾肥偏低的地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草地建植与管理利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