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小麦
2010-7
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在郯,李建军 主编
215
175000
郯城是山东的粮食生产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17万亩①,总人口101万人,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150多万亩。该县粮食生产技术先进,粮食单产与总产均居省内前列,2003年以来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其中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郯城也是临沂的小麦生产强县,县域内土壤肥力较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发展小麦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全县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小麦生产,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攀升,2009年播种面积达到80万亩,小麦单产首次突破450千克,实现总产36万吨。2009年该县在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过程中,十亩高产攻关田单产达到736.1千克,创全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这与全县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经过多年努力,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农为本的思想,努力贯彻执行省市粮食生产规划,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举措是分不开的。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对于促进全县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实现单产与总产双突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郯城是山东的粮食生产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17万亩①,总人口101万人,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150多万亩。该县粮食生产技术先进,粮食单产与总产均居省内前列,2003年以来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其中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序前言第一章 郯城小麦的近代史与现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郯城小麦历年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节 郯城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 小麦品种的推广与更新换代第二章 郯城自然概况与小麦生态区划 第一节 郯城的自然概况 第二节 郯城小麦生态区划第三章 郯城小麦良种繁育与利用 第一节 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科学选用优良品种 第三节 良种繁育 第四节 良种提纯复壮 第五节 良种试验示范与推广 第六节 品种合理布局与良种良法配套第四章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郯城小麦单产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二节 冬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 第三节 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第四节 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第五章 冬小麦免(少)耕播种栽培技术第六章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第七章 郯城县冬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第八章 麦田土壤理化性状详述 第一节 麦田土壤pH和有机质 第二节 麦田土壤大量营养元素状况 第三节 麦田土壤中量营养元素状况 第四节 麦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状况第九章 小麦肥料试验示范研究方法 第一节 小麦田间试验与大田示范方案设计 第二节 小麦肥料试验示范结果研究方法第十章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节 麦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数量指标体系 第二节 利用校正系数法建立小麦推荐施肥指标体系 第三节 小麦施肥参数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四节 小麦推荐施肥配方的拟制 第五节 有机氮和无机氮混合施用的小麦推荐施肥方法第十一章 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第一节 小麦常见病害 第二节 小麦常见的虫害 第三节 小麦常见的田间杂草 第四节 郯城县防治小麦病虫草害新农药示范研究附:郯城农谚参考文献
新中国成立前是完全的粗放型栽培管理,整地时使用古代老式木犁,耕深3.3厘米左右,只施用土杂肥,亩用量不过500千克,并多为铺施,播期、播量也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小麦产量极低,单产仅50多千克。1954年推广施用氮素化肥与有机肥配合;1955年推广应用种肥;1957年推广返青期追施速效氮肥;20世纪70年代初推广整地机械化;1979年小麦合理密植理论得以应用;1980年旱田小麦推广机播,80年代初期推广施用磷钾肥;1986年推广稻茬麦苫播技术;1987年开始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1989年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推广度仅占适宜推广面积的109/6左右,1999年该项技术推广度已达到适宜推广面积的60%以上。2000年以来,重点推广氮肥后移、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在施肥技术方面,80年代末主要采用粗线条的氮、磷、钾配合施用,全县氮、磷配合施用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氮、磷、钾配合施用面积仅占209/6左右。到了90年代末,全县氮、磷配合施用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0%左右,氮、磷、钾配合施用面积占到609/6以上。2000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在施肥方法上,已由传统的重苗肥、轻穗肥逐渐过渡到前肥后移,苗穗肥并重。在品种选用方面,摆脱了过去忽视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等因素所带来的品种空间布局的盲目性,逐渐过渡到选用对路良种,并且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