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京镇域经济发展研究

钱静 等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钱静 等著  

页数:

247  

前言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房山区委、区政府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三化两区”发展战略,全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2010年,党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目标,北京“城南行动计划”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为房山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时机,在新的形势下,以开拓进取的精神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也是全区在“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在房山这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县更有其特殊地位。为探究镇域经济发展规律,促进房山镇域经济的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组成由部分教师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授参加的课题组,历时两年,对全区12个乡镇经济发展案例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内容概要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在房山这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县更有其特殊地位。为探究镇域经济发展规律,促进房山镇域经济的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组成由部分教师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授参加的课题组,历时两年,对全区12个乡镇经济发展案例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镇域经济的基础理论.发展要素、发展模式.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核心是问题和对策研究。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摘要 理论探索篇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镇域经济内涵  三、镇域经济研究  四、镇域经济研究方法  五、镇域经济研究内容 第1章 镇域经济基础理论简述  一、级差地租理论  二、分工贸易理论  三、空间经济理论  四、经济地理理论  五、规模经济理论  六、梯度转移理论  七、产业集群理论  八、经济增长理论  九、平衡发展理论  十、经济开发理论 第2章 国内镇域经济研究综述  一、镇域经济内涵  二、镇域经济发展问题  三、镇域经济发展战略  四、镇域经济发展建议 第3章 镇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二、人文条件  三、人力资源  四、政策条件  五、区域经济 第4章 镇域经济发展问题和对策  一、北京房山区基本概况  二、镇域经济发展特点  三、镇域经济发展问题  四、镇域经济发展思路  五、镇域经济发展对策  六、镇域经济发展措施 第5章 产业融合是山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及其效应  二、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价值  三、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条件  四、面临问题  五、发展建议个案研究篇 个案1:大安山乡  一、产业转型全面实施  二、产业转型面临困境  三、产业转型发展建议 个案2:霞云岭乡  一、发展概况  二、主要问题  三、发展对策 个案3:蒲洼乡  一、发展概况  二、SWOT分析  三、发展建议 个案4:十渡镇  一、历史——山水旅游模式  二、现状——山水旅游+休闲娱乐模式  三、问题——可持续发展困境  四、发展——山水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 个案5:张坊镇  一、产业融合之比较优势  二、产业融合之比较劣势  三、产业融合之战略措施 个案6:大石窝镇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现状  三、主要特色  四、问题和建议 个案7:长沟镇  一、发展概况  二、SWOT分析  三、发展思路 个案8:石楼镇  一、发展现状  二、SWOT分析  三、发展思路 个案9:琉璃河镇  一、基本概况  二、发展优势  三、发展问题  四、发展对策 个案10:青龙湖镇  一、基本概况  二、SWOT分析  三、战略举措 个案11:阎村镇  一、发展优势:“两城”、“两廊”的重要区位  二、发展态势:“三城托一城”组团式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产业特色:都市型工业+都市型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四、潜在问题和发展建议 个案12:长阳镇  一、基本概况  二、CSD  三、发展举措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在他的分析框架中,把技术、组织和地域作为三个相互重叠的组成要素,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生产的区域世界。他引用了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明技术发展过程的特性以及所谓“非贸易性依赖”的重要性,他指出基于动态学习的厂商问“非贸易性依赖”产生了区域特殊的“关系型资产”,包括规则、惯例以及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作为区域特殊的资产但就各生产社区而言是公共的资产,这样的非贸易性依赖必然是区域化的,这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地方特定的习俗、技术外溢、区域化的生产世界多样化的“学习经济制度”之间有循环关系。经济行为人只有在规则、程序以及诱因被整合进入日常的习俗制度化的行为世界中时才能有效地运作。  (三)经济地理学的多维转向  1.制度转向。制度转向是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这种经济地理视角认为,如果不对经济活动赖以运行并受其改变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制度给以应有的关注,就无法对资本主义景观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充分的理解。  2.文化转向。从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经济地理学制度转向,一些经济地理学家和文化地理学家开始思考,经济生活在多大程度上是纯粹经济的?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引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远较制度转向意义更为宽广和深远的关于“文化转向”的讨论。倡导“文化转向”的经济地理学家认为,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应该重视对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并关注空间结构与权力结构的关系以及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北京镇域经济发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研究力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