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与机具

龚振平,杨悦乾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

龚振平,杨悦乾 主编  

页数:

384  

字数:

330000  

内容概要

作物秸秆还田是一条既快捷、又能大批量处理剩余秸秆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不需要收集加工,既能节约运输费用,又可机械作业,同时还可以防止秸秆腐解过程中氮、磷、钾等养分的损失。秸秆还田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特别是对缓解我国土壤氮、磷、钾的协同关系,弥补磷、钾肥的不足,消除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净化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总结和介绍我国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利用方式、作物秸秆还田的环境效应、作物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和区域技术模式,以及实施作物秸秆还田的配套农机具,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三江平原区机械化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的支持下,并总结了该课题取得的技术成果,编写了《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与机具》一书,希望对我国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支撑作用。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
 第一节 我国秸秆资源的估算
 第二节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及现状
 第四节 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第二章 作物秸秆还田的环境效应与增产效果
 第一节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第二节 秸秆还田的水土保持效应
 第三节 秸秆还田的抗旱保墒效应
 第四节 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第五节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三章 作物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 秸秆处理技术
 第二节 土壤耕作技术
 第三节 播种施肥技术
 第四节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第四章 作物秸秆还田区域技术模式
 第一节 东北寒地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第二节 黄土高原区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第三节 冷凉风沙区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第四节 一年两熟区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第五节 南方稻田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第五章 免耕播种机
第一节 开沟器
第二节 防堵装置
第三节 仿形机构
第四节 国外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第五节  国内免耕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第六章 深松与表土作业机具
第一节 深松机
第二节 水田打浆平地机
第三节 其他土壤作业机具
第七章 秸秆粉碎处理机具
第一节 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原理
第二节 秸秆粉碎还田机
第三节 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抛撒装置
第四节 根茬粉碎还田机

章节摘录

  (二)水稻收获与秸秆处理  1.水稻收获水稻秸秆还田一定要采取机械收获,同时粉碎秸秆并均匀抛撒。目前,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有夹持式和全喂入式两种脱粒方式。夹持式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是日本产,收获水稻时割茬低,秸秆切碎效果也较好。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割茬较高,收获时要适当控制割茬高度。  2.秸秆粉碎采用夹持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时,割茬高度控制在10cm左右,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cm。全喂人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割茬高度控制在20cm以下,同时粉碎秸秆长度小于10cm,秸秆粉碎率大于90%,粉碎后的秸秆应均匀抛撒覆盖地表。  (三)水稻田整地  水田整地包括翻地、耙地等作业,并结合农肥及化肥的施用,实际上是土、肥、水的综合运用,达到肥、土相融的目的。东北寒地稻区,应提倡犁翻与旋耕相结合的耕翻方法,即犁翻一年后连续进行二年旋耕的方法。  1.翻地  翻地分秋翻与春翻,旱翻与水翻。耕翻地适宜含水量为25%~30%。秋翻至泡田插秧期间有半年时间,经冻融交替,土壤疏松细碎、熟化,增加有效养分,减少有毒物质,消灭病虫、杂草,故秋翻好于春翻。旱翻比水翻好,旱翻有利于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质,插秧后有发根快、早的特点。翻地深度为15~18cm。为了减少平地的工作量,可内翻和外翻隔年交替进行,两块条田联合作业,将开闭垄移到水线处,不留在条田中间。  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割茬较高,采用翻地措施翻埋秸秆效果好。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与机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