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技工作者常见疾病的防治

刘玉村 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

刘玉村 编  

页数:

2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长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因特殊的工作性质易导致系列疾病,如不重视防护将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科技工作者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医疗保健观,并掌握健康保健的基本方法,“未病做好预防,现病科学诊治”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书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肺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进行了系统论述。

书籍目录

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 血脂异常
3 高血压
4 肺炎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6 慢性阻塞性肺病
7 肺癌
8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9 糖尿病
10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11 高尿酸血症
12 老年便秘
13 消化性溃疡
14 脂肪刊
15 慢性肾脏病
16 脑卒中
17 阿尔茨海默病
18 骨关节病
19 骨质疏松
20 颈椎病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
22 前列腺疾病
23 眼科疾病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冠心病。这些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两大类。(1)可控的危险因素可控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血脂的不同成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阻止脂质进入血管壁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俗称“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时,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和冲击作用容易引起血管内膜损伤,从而促进脂质在内膜下沉积而形成斑块。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不仅引起血管损伤,还常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并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一氧化碳、焦油等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增加血液黏度、干扰血脂代谢,促进胆固醇类物质在冠状动脉内膜下沉着,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图1-1)的发生发展,甚至导致斑块破裂而引起心血管事件。肥胖使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增加,容易合并血脂异常而导致冠心病。上述危险因素都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适当治疗得到控制或改变,从而降低或消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编辑推荐

《科技工作者常见疾病的防治》是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科技工作者常见疾病的防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