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钱学森从这里走来

梁原草 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

梁原草  

页数:

119  

Tag标签:

无  

前言

得知学森的中学母校——北京师火附中要出版一本关于学森求学生涯的书,我很高共。学森对附中怀有很深的感情,对附中给予他的教育评价非常高,认为是他人生的两个高潮之一(另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附中在她的百年历程中,不仅培育出了一个钱学森,而且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仅中外院士就百三十多位。所以讲,回答学森晚年提出的关于杰出人才培养的问题,附中是有资格的、有基础的。一年多前,我有幸受到邀请参观了附中建立的钱学森纪念馆,觉得附中在总结和探索理想的教育方面做了很扎实的工作。我相信,这本书对今天的青少午的成长、成才,都会有很好的启发与帮助。 蒋英 2011年6月13日

内容概要

  他是光耀人类科技史的中国科学家,他是帮助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挺直腰杆紧追强国梦的科学巨人!

作者简介

作者:梁原草 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钱学森纪念馆主要筹建人

书籍目录


钱氏家族源远流长
严谨开明纯然家风
聪颖好奇活泼少年
尊敬的邓老师
小时候的书法课
小小空气动力学家
乱世净土
五城名校英才摇篮
全人格教育
“三三”学制
丰富的课程活跃的课堂
《未有天才之前》
钱学森:影响我一生妁老师
伦理学教师林砺儒
国言语教师董鲁安
美术教师高希舜
博物教师李约
数学教师种孙
生物教师俞君适
化学教师王鹤清
知道了爱国斯坦和列宁
毕业证书背后的历史
心系母校
孙申山的蓝图
“交大”书生
……

章节摘录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生于1882年,名家治,字均夫,但后以字行世,便称钱均夫。钱氏家族源远流长,祖辈在杭州经营丝绸,到钱均夫时,虽家道中落,但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钱均夫就读的杭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几所中西式高等学堂之一。 1902年,钱均夫受浙江政府派遣,到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享受官费待遇,主要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钱均夫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能挽救中国。一起留学的同学还有许寿裳、陈衡恪、经亨颐等。许寿裳、经亨颐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陈衡恪则是著名的画家。在弘文学院补习日语时,他们结识了早他们半年到日本的鲁迅。钱均夫与鲁迅在这里结为良友,同学情深。日语熟练之后,钱均夫和许寿裳、经亨颐一起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钱均夫习史地科,主要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在日本为青年学生讲学,鲁迅、钱均夫、钱玄同、周作人、许寿裳等很多学生都去听了课。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回忆当时听课的情形:“一间八席的房子,当中放了一张矮桌子;先生坐在一面,学生围着三面听,用的书是《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上去,有的沿用旧说,有的发挥新义,枯燥的材料却运用说来很有趣味。” 后来,钱均夫还和鲁迅等人在东京本乡区町十番地合租居所,这座房子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鲁迅译过他的作品)的旧居,主人已迁居大阪,房屋宽敞、明亮,而且还附有一个绿意盎然的庭院。这里住着五个留日学生,即鲁迅、钱均夫、许寿裳、周作人、朱谋宣,他们在高大的铁门旁边署名“伍舍”。 钱均夫与鲁迅、许寿裳有着深厚的情谊。日本同窗数载,钱均夫回国后,经许寿裳推荐,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史地科主任教员,与许寿裳、鲁迅由同学变为同事。不久又兼任浙江高等法政学校心理、伦理教员。鲁迅、许寿裳等人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发起了反对思想保守、鄙视科学的监督夏震武的“木瓜之役”,钱均夫、朱希祖、夏丐尊等都支持鲁迅的行动,纷纷辞职以示决意。“木瓜之役”取得了胜利,夏震武离职。但此后鲁迅回到故乡绍兴,许寿裳前往南京,而钱均夫则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杭州第四中学)校长。并于辛亥革命后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教授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三人继日本、浙江后的第三次相聚是在几年后的北京教育部。钱均夫在北京教育部任职多年,直至1928年随国民政府南迁。1929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钱均夫也回到杭州,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直到因病退休,才从杭州移居上海。 钱均夫为人忠厚,守正务实,有深厚的国学根底与广泛的文史爱好,更有一颗爱国心。他将自己的经历和学识都注入了中学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师德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著有《逻辑学》、《地学通论》、《外国地志》、《西洋历史》等。钱均夫还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了人生与智慧之窗。钱学森的名字是钱均夫取的,按照钱家“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个字论辈取名,钱均夫原名家治,是“家“字辈,下一代就是“学”字辈。至于“森”字,钱学森同为“学”字辈的堂兄弟的名字中都含有”木”旁,如钱学梁、钱学榘等。钱均夫最初曾用“林”字,后来索性再加一“木”,变为“森”字,寓意更加繁茂葱郁,而且”学森”的谐音“学深”又有学问深远之意。 钱均夫对钱学森的管教十分严格而又得法,从小就对他进行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钱学森每天按时起床就寝,按时复习功课和休息;出门上学一定要衣着整洁,书包要整理得井井有条;回家后衣帽,鞋袜、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规规矩矩,不能乱来。钱学森后来在科学上形成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作风,,幼年的教育是有一定影响的。 这样一位博学多才、懂得教育的父亲不仅开启了幼年钱学森的智慧之窗,启发、培养了他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更是以谦恭自守、正直的言行给儿子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更是深深影响了儿子的一生。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冯·卡门教授曾由衷地对钱学森说:“你父亲是真正懂教畜的教育家。” 除了以身作则、博学多才的父亲外,钱学森还有一位优秀的母亲。 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生于1887年,是杭州富商章乐山的女儿。章乐山曾经担任两广盐运使,后来回到杭州经营丝业、酱园等,富甲一方。章乐山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便把长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钱学森住过的几处地方,杭州方古园、上海愚园路,北京宣武门的住宅,都是章家的产业。 章兰娟出身豪门,可谓大家闺秀、温良淑德,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相夫教子上。钱学森在回忆他的母亲时说道:”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大街上,总是向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章兰娟不但心地善良,而且聪颖过人。她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极强,具有数学天赋。她心灵手巧,富有想象力,尤善针织刺绣。在钱学森还不到上学年龄时,章兰娟就在家中教他读书、识字。每天清晨,不用催促,钱学森就会按时起床。早饭后,开始跟章兰娼背诵唐诗。累了,就读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练习书法。每日如此,从不间断。母亲教他背诵的古诗词,他一学就会。家里来了客人,让他背首诗词是常有的“节目”,而钱学森流畅的背诵总是让客人们惊叹不已,说钱家出了个“神童”,称赞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前途未可限量。 章兰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女性,她的一言一行,给儿子注入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钱学森说:”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我深远的和连绵不断的影响。”P4-7

后记

今年是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全国都在缅怀钱老的丰功伟绩,学习钱学森精神。北京师火附中是钱学森的中学母校,钱老的一生与师火附中密不可分,这里是钱老爱国与科学精神的启豪之地,也是他终生眷恋的地方。2009午我校把钱老曾经上小学的原师大附小教学楼,改建为钱学森纪念馆。在这个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图片资料,集中反映了钱老人生的足迹,重点展示钱学森从幼儿到成年的求学生涯、成长之路。钱学森纪念馆的展觅受到各界的欢迎,特别是青少年参观后深受教益。为此,我提议以钱学森纪念馆资料为基础,编写一本面向青少午的图书——《钱学森从这里是未》,使全国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钱学森的光辉事迹。 本书由我校梁原革副校长主编,参加编写的有王霜霜、张帅、姚茜、朱静静老师。况莉老师也参与了鄂分编写工作。 钱学森夫人存英教授得知我们出版比书,不顾午事已高,欣然命笔作序,令我们深深感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不仅为我校钱学森纪念馆的建设提供了最宝贵的支持,而且为本书提供了大量图片资料,在此,我们谨向蒋英教授、钱永刚教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师克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诸多单位及个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书无偿提供了部分珍贵的图片资料。在比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科学普友出版社的郑洪炜主任、李剑编辑,他们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同时还要感谢所有为本书作出了贡献的人。 北京师大附中校长 刘沪 2011年6月12日


编辑推荐

梁原草编著的《钱学森从这里走来》有别于大部分的钱学森传记类读物:本书由钱夫人蒋英亲笔作序;图片多由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提供;全书文字细腻,图片丰富,版式活跃,极具可读性;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钱学森精彩、传奇的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钱学森从这里走来 PDF格式下载



从物华天宝的浙江而来,心里装着海纳百川的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钱老,将他的奋斗目标继续传承下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