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再生
2008-7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松村秀一
168
范悦,刘彤彤
无
历经30年的工业化装配式住宅小区〈br〉在日本国内,我们首先协同九州大学的菊地成朋研究室,对于经工业化装配式住宅厂家之手建成的早期的关西独栋住宅小区进行了调查。建成后32年过去了,当初只是由平房构成的大约200户的小区,现在几乎都变成了二层楼(图1,图2)。我们起初还以为那些都是经过拆除而重新建成的,但经过调查后发现有将近一半的住宅不是完全拆除后重建的(图3),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造,运用常规的木构方法加建了二层部分,乍看上去还很难确认原有的一层建筑部分(图4)。〈br〉这些一层平房的装配式工业化住宅,大小相同又都无差别地摆放在相同规模的用地上,形成了既枯燥又单调的小区。经过32年用户自己进行的改造,演变成了具有丰富表情的居住环境,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大拆大建的国度里,许多住宅并未拆了重建。需要留意的是,随着住宅小区年代的变化,许多居住者也走向了老年化。〈br〉国际合作研究始动〈br〉正好同一时期一位瑞典友人送来一本研究报告书,是有关将1960年左右建造的集合住宅进行更新改造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有一些图片,其中有两张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图5,图6),据说是经过了改修前后的两张照片,但怎么也看不出是出自同一建筑物,但读了文章后发现确实是同一个建筑物。〈br〉想要表达如此大胆的更新改造在日语中恐怕找不到适当的词,无论日语中的“改装”(Reform),还是“大规模改修”,都是形容不够大胆的改装工程。那么暂且用“再生”来表达吧。虽然考虑了所对应的日语的称呼,但还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即瑞典或者其他的欧美国家,对二战后用工业化构法建造的住宅进行再生的情形是否还有其他的案例?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了解各国实际。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国际合作研究体系。〈br〉幸运的是来自5个国家的研究者、建筑师对此事积极响应并参加进来,包括法国的马克·布鲁迪埃教授(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大学)、美国的斯蒂文·肯道尔教授(BallState大学)、德国的托马斯·鲍库教授(慕尼黑工科大学)、丹麦的斋藤光代女士(Plan建筑事务所),以及日本的村上心副教授(椙山女学园大学)。瑞典的建筑师PeterAdler博士以及精通德国住宅的青木宏先生也经常协助我们。此后,加上我的研究室的博士生、硕士生,将这项合作研究一直持续了6年。通过此研究,我们接触到了很多集合住宅的再生案例,在本书中提及的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是经过这样的合作研究得来的。〈br〉日本的滞后与本书的动机〈br〉通过这项研究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集合住宅再生的领域上,日本确实比欧洲滞后了许多。〈br〉在日本真正开始建造非木结构集合住宅是在1955年成立日本住宅公团(现在的都市基盘整备公团)以后,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多年。至今为止,日本住宅的平均拆除年数一般视为30~40年。现在,终于到了开始正视拆除重建问题的时候。但是,即使是拆除重建,实际中的问题也是堆积成山,很少有顺利实现的例子。假如不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那么除了等着建筑物自身陈旧老化以外,是否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呢?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虽说日本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多做法的好坏也无可厚非,但对于今后确实事关重大。仅靠一时即兴的应对,长此以往其结果一定不佳。政策、法规制度当然如此,产业结构、职业教育体制、居民的意识也需要改变。〈br〉针对这些疑难问题,我们可以从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中取得有用的线索。当然,从集合住宅的供应方式、权利形态,以及有关的法规制度上,各国都不尽相同,因此各国实行的再生方式不一定能在日本应用。但是从他们的大胆与多样的方法上要学的东西很多。不管怎么说,对于日本集合住宅来说,采取拆除重建以外的方式而获得成功的案例很贫乏。很多人印象中的再生只不过是外墙重新喷涂或者重新改变户型之类的想法吧。若真是那样.即使不选择拆除重建的方式也不会对再生抱有太大的希望。重要的是要扩展想法,并共享这些想法。〈br〉最近一段时间,各种杂志、报告等对这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介绍,另外在1999年的夏天召开了由共同研究者布鲁迪埃教授、。肯道尔教授、鲍库教授、斋藤女士参加的研讨会。但是,由于我作为研究的负责人工作有所怠慢,还没有对成果进行整合和总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国人将关注投向既有的住宅。公营住宅的大规模改修也开始提上日程。对于民间“私有公寓”的管理组合(物业)来说,拆除重建方式以外的,要求居住环境改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们也逐渐将关注从新建筑转向再生。非常希望这本迟到的研究总结,能给日本和亚洲带来一些联想和想法上的拓展。
《住宅再生:重获新生的欧美集合住宅》既有理论性的高度又配有浅显易懂的图表解说,适读范围很广。 关于再生的思考不仅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以及建筑设计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益,而且对于我国今后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型经济具有具体的参考意义。
松村秀一,1957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1980年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毕业,1985年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1986年历任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讲师、副教授至现职,1992年罗马大学工学部客座教授,1996年特伦多(Trento,ltaly)大学工学部客座教授,现在,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建筑学专业教授、工学博士。
译者序序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住宅及其之后的变迁第1章 欧美迎来住区再生的新时代1.1 住宅的大量建造及其终结1.1.1 大量建造住宅的时代1.1.2 被遗弃的住区与获得再生的经过1.2 法国1.3 德国1.4 丹麦1.5 瑞典1.6 美国第2章 住区再生的方法及施工内容.2.1 再生方法分类2.2 室内填充体更新2.3 重构2.4 公共空间的扩充和改变2.5 阳台空间室内化2.6 增建、减建2.7 外围护结构更换2.8 室外环境整治2.9 建筑物使用方式变更2.10 变更土地用逢或者拆除住宅第3章 住区再生的途径与资金来源3.1 住户民主参与体制3.2 专业组织3.3 公共资金的利用3.4 案例研究3.4.1 住区再生专业NPO的积极作用——华盛顿3.4.2 “样板工程”和“菜单”方式的再生——巴黎3.4.3 改变千篇一律,实现多样化的大型住区——巴黎3.4.4 依靠建筑师的构想而改变面貌的住区——斯德哥尔摩3.4.5“创造就业”贯穿其中的综合性再生——汉堡第4章 构建日本的住区再生4.1 基本条件的确认4.1.1 从“乳牙型住宅”转向“恒牙型住宅”4.1.2 “恒牙型住宅”的社会性4.1.3 从欧美的再生案例中学到的另一种经验4.2 居住环境的运营究竟是谁的问题4.2.1 开放建筑思想的有效性4.2.2 作为“共”空间财产的处理4.3 所需新型专业人才4.4 新的产业趋势——连续性市场中的子系统厦其组织化4.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运营结语参考文献
第1章 欧美迎来住区再生的新时代1.1 住宅的大量建造及其终结1.1.1 大量建造住宅的时代 和日本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美许多地区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打击。因此,这些地区同日本一样需要战后复兴。另外,即使在没遭受战争破坏的美国和英国,战时由于停止了新建住宅,供给回国士兵及其家人的住宅也大量缺乏。二战后开始真正大量建设住宅,也就是Mass Housing,欧美各国在这方面先行于日本一步。大批量建造的主角是住宅小区,其建造方法采取了比较积极的工业化构法。特别由预制混凝土制成的墙板或楼板拼装构成结构体的大型板式构法(图1-1)。 住宅不足的问题,通过如此集中的批量建设,无疑会得到解决。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人们开始住进了通过大批量建造形成的住宅小区中。在这些国家,大批量建设方式完成为其历史使命,但是,千篇一律的住宅外观和户型设计以及规模超大的住区规划,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图1-2)。从那以后,欧美的住宅建设逐渐从高层向低层、从郊外向城市中心、从千篇一律向多样性、从巨大尺度向人性化尺度、从中央集权的计划向住户参加型的计划、从量向质发生了方向性的重大改变。另外,在住宅供给的策略逐渐被修正的过程中,作为大批量生产时代的产物,容纳了多数人群居于其中的住宅也开始老化。这样,如何实现居住环境的再生便成了重大的课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