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国金融方略

徐洪才 机械工业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机械工业  

作者:

徐洪才  

页数:

280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义一次提醒了我们:金融安全,关乎国家根本利益。眼下,危机还未出现停止的迹象。这对全球金融体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造成了威胁。长期以来,在人们固有的意识里,美国的金融体系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美国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应该是最完善的,也是无懈可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把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当作楷模。但是,21世纪以来美国场外金融衍生品无节制膨胀,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利令智昏;美国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失误,让国际上最知名的金融机构在世界上最聚财的华尔街接二连三地破产;人们看到的足,虚拟经济的系统性故障开始牵动美国实体经济,进而牵动欧洲和亚洲,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有人说,如今的世界经济,美国打一个喷嚏,中国就感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出了问题,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中美之间存在巨大贸易额,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所以,美国只要搅动贸易和强权美元政策的任何一个杠杆,都会影响中国经济。但是,在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有十分清醒的分析。除了因持有美国债券和少数金融机构投资海外造成的损失外,中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直接牵连;中国金融体系比较稳定,中国经济除了外贸受挫,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产能过剩,不少企兼并、倒闭、破产,事实上中国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受到  我们也需要承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但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非常明显的,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也是事文。例如,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金融问题,总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在发达国家作为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在中国,不是不想做、不能做,而是我们的体制不行,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对,我们现存的不平衡、不稳定、不协调的诸多问题,总不能都归咎于金融危机吧?  站在中国的角度,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不能让外国人忽悠我们,中国坚决不当全球危机的救世主。但是,我们也不要忽悠自己,自我膨胀,不要以为中国已经强大的足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对丁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诸如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等,也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止把什么问题都归冈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要认为“天下大乱”了,不能独善其身了,任意地夸大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似乎“金融海啸是个筐,什么问题都可装”。因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多年米形成的一些结构性问题、金融体系和金融安全的问题,并小是这一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从根本上讲,足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现在正是一个时机,抓住当前金融危机的机会,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于民生投资,扩大内需,改变基建财政为公共财政,努力调整经济结构,达到经济平衡、稳定,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内容概要

中国能否在世界金融版图中获得自己应得的地位?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金融战略?本书对此作了深入的探讨。书中首先介绍了世界金融史和中国金融史;然后对地缘政治与世界金融版图以及美国霸权与美元盛衰之路做了介绍;随后又分析了大国之间的博弈与世界金融新格局;最后提出了我国建立金融战略的三大方略,即人民币国际化、增强综合金融国力、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本书通俗易懂,适合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企业家及金融专业学生阅读,同时,也适合关心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徐洪才,著名金融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EMBA平DEDP金融课程主讲教授;中国证券业协会CIIA专家委员,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曾就职于中央银行、证券公

书籍目录

序一 金融安全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序二 中国金融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前言 大国崛起需要金融战略思维第一章 世界金融历史400年回眸 一、世界金融历史400年回眸 1.金融唱主角的时代已经来临 2.各领风骚一个世纪的国家 3.谁也无法逃脱的经济周期 二、英镑霸权的200年兴衰史 1.英镑霸权的兴起与衰落 2.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脉络 3.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简介 三、美元称霸全球的历史演进 1.美国金融业200年回顾 2.回顾1929年经济大萧条 3.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4.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 四、如何评价日本的金融战败  1.日本金融业的历史和特点  2.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3.日本真的金融战败了吗  4.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五、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  1.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2.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3.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4.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六、对经济危机原因的理论分析 1.凯恩斯关于危机的分析 2.弗里德曼对危机的分析 3.马克思关于危机的分析 4.西方四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章 中国金融强国的不懈追求 一、l978年以前的中国金融业历史 1.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金融业 2.走向共和时代的中国金融业 3.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金融业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货币政策 1.1993~1997年的中国货币政策 2.1998~2002年的中国货币政策 3.2003~2008年的中国货币政策 三、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银行业 1.1949~1978年:大一统银行体制 2.1978~1994年:二元银行的体制 3.1994~2003年:专业银行商业化 4.2003年以后:银行业加快开放 四、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证券业 1.1978~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萌生 2.1993—1998年:全国资本市场形成 3.1999~2008年:资本市场初步发展 五、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保险业 1.中国保险业出现三大变化 2.保险成为服务民生的手段 3.保险行业对外开放的成就 六、我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反思 1.国有银行上市:以建行为例 2.如何认识外资的战略布局 3.防止“拉美化”悲剧的重演 4.保尔森先生到底意欲何为第三章 地缘政治与世界金融版图第四章 美国霸权与美元盛衰之路第五章 大国博弈与世界金融新格局第六章 大国金融方略之一:人民币国际化第七章 大国金融方略之二:增强综合金融国力第八章 大国金融方略之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结束语:中国和平崛起的金融战略 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世界金融历史枷年回眸  1,金融唱主角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金融的威力越来越大,一个由金融唱主角的新时代已悄然来临了。自古以来,金融问题博大精深,通常被少数人垄断,而今却成为寻常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社会精英和普通老百姓都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金融学教育。金融问题,大到国家战略,小到家庭理财,都与之息息相关。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已成为普通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  那么,何谓金融呢?在现代汉语中,“金”指金钱,也就是货币;“融”指融化,也就是流动;“金”和“融”合在一起,就是货币资金流动。在英文里,“finance”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控制(公共)货币的科学,即“the science of the control 0f(esp,public)money”;二是指提供资金,即“to provide money for”。此处又有两层意思,一个指政府的宏观金融活动,另一个指市场主体的微观金融行为。综合起来看,金融就是货币资金流动及其信用关系的集合。  这里的信用是指投融资的双方基于相互信任,就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有条件转让达成协议,反映的是资金融通过程中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总是存在着资金供求上的不匹配和资金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因而信用也就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证券市场信用等多种形式。货币资金的融通,已经渗透到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当中,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一刻也离不开金融活动了。  有关金融的重要性,前人已有无数精辟的论述。1818年,当法国不得不向银行举债来偿还战争赔款时,路易十八的首辅大臣黎赛留(Duc de Richelien)曾经感叹到:“在欧洲有六大强权: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沙皇俄国和巴林兄弟银行。”他说的绝对不是一句戏言。这里的巴林兄弟银行(Baring Brothers Bank)创立于1763年,创始人为弗朗西斯?巴林爵士,是英国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投资银行。一个拥有232年历史的金融机构,1995年由于在金融衍生品上投资失败而倒闭,以l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金融搞乱了,一着棋死,全盘皆输。美国前政治学会会长、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萨缪尔?亨廷顿在他的著作《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中指出,西方文明控制世界有14个战略要点,其中:控制国际银行体系、控制全部硬通货、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被分别列在第一、第二和第五的位置,而控制高科技军火工业和控制航天工业则退居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五。这里赤裸裸地表达了西方战略理论家的真实思想。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得更为直截了当。他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在这里,西方政治家的坦率不能不令人吃惊。关于金融的威力,中国空军大校乔良和王湘穗在《超限战》一书中也有深刻的论述。他们认为:在核武器已成为吓人的摆设日渐丧失实战价值的今天,金融战正以其动作隐蔽、操控灵便、破坏性强的特点,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战略武器。该书被西方认为是继毛泽东游击战争理论之后,在中国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军事著作。  事实上,全世界每天都有数以万亿美元的资本窜来窜去。它们来无踪,去无影,看不见,摸不着;巨额财富可以瞬间产生,也可以顷刻化为乌有。这就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基本特征。金融全球化,在形式上表现为资本的跨国流动和金融机构跨国开展业务,本质上则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追求全球金融霸权和垄断利润。现代全球化的理论,最早是由大卫?洛克菲勒和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等人创立的三边委员会提出来的,目的是促进美国的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  金融全球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金融机构倒闭数量等金融指标,全部或大部分出现恶化,致使正常的投融资活动无法继续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必然会威胁到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这里的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一种状态,既包括客观上不受威胁,也包括主观上没有恐惧感。国家金融安全也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一个特有概念。  2,各领风骚一个世纪的国家  斗转星移,沧桑千年。研究国际金融最近400年的历史,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根据吴晓求的研究,国际金融中心作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早在中世纪就已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断发挥它的影响力。13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曾依托兴旺的国际贸易和对君主的信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到了17世纪,凭借荷兰经济力量的支持,又拥有整个欧洲商业和信息交换中心的国际优势,阿姆斯特丹后来居上,跃升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此之后,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伦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漂移到纽约,并且持续至今。虽然这中间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是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至今仍然没有被撼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进入8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爆发了“储贷危机”。这时,日本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敢于挑战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实力,东京也大有取代纽约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之势。  一个幽灵,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幽灵在亚洲上空徘徊,但是很可惜,这个幽灵并没有在东京着陆,吴晓求称之为“梦断东京”。现在这个幽灵仍然在太平洋的上空徘徊,有人说它会落户于上海、香港,有人说很可能飘向了印度的孟买。  笔者以100年为单位,把近代400年世界金融的历史分成四个发展阶段。不难看出,17世纪欧洲荷兰的经济和金融业最为发达,17世纪是荷兰人的世纪;18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当之无愧是美国人的世纪。现在已进入了21世纪的头10年,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一个多极化的国际金融新体系似乎距离我们还十分的遥远。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那么,资本市场就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基础设施,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鸦片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还是海湾战争和911恐怖袭击,都与金融息息相关;而一个以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直接左右了400年的世界历史。在历次重大历史转折时刻,商业银行都只是担当了一个辅助性角色。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徐博士曾经从事宏观金融监管和微观金融操作,他在《大国金融方略》中表现的忧国之心和博学多识,令我深感欣慰和钦佩。  ——常清,中国农业大学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大国金融方略》一书,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大国博弈格局,兼顾宏观和微观,是徐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体现了一位正直学者的学以致用和拳拳报国情怀。  ——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没有金融崛起,根本谈不上中华民族的复兴;没有金融崛起,更谈不上强大中国的和平崛起。〈大国金融方略》,正是徐博士从思维、理念方面补齐中国金融短板的一次积极努力。  ——马方业,著名财经评论家,〈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金融改革应树立“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改革观、“把结构优化置于优先地位”的发展观、“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调并进”的开放观。很高兴,我的“三观”思想与徐教授的〈大国金融方略》不谋而合。  ——苑德军,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博士,教授,博导  全球金融风暴百年一遇,国际金融格局变迁机会孕育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华诞,大国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正当其时。  ——倪建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官员,曾任IMF经济学家,博士


编辑推荐

  人民币应该国际化吗?如何增强我国的综合金融国力?世界金融版图正在重新划分,中国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国金融方略 PDF格式下载



徐老师以自己深厚的金融学和经济学学识、多年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渊博的智慧,倾其心血造就了这部足以成为经典的著作。这本书不仅使人了解到作为金融大国的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所扮演的极其重要而微妙却又有些许悲壮的角色,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触动,发人深省。


纵观历史(世界金融),开拓视野,审视当今!


书的内容还没有怎么看,不过就我看的部分章节和书的质量还是可以的


对于一个读经济类学生还是有不少感触的


还不错,比较经典,后面章节比较学术


金融普及读物,一般吧,适合入门增加兴趣,知道有这么回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