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读心"测"略

王晓丽,王冠一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王晓丽,王冠一 编著  

页数:

195  

Tag标签:

无  

前言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它的研究内容是最为丰富和广泛的,活跃在我们生活的众多领域。比如,在各种医院里,我们可以看到咨询心理学家或临床心理学家的身影;在幼儿园、学校里,儿童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指导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并给孩子提供成长的帮助和支持;在监狱、戒毒所等,犯罪心理学家利用团体训练、行为矫治技术等,帮助犯人重新社会化,帮助吸毒者从毒瘾中走出来,重新回归正常而健康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家的身影,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2002年我曾出版《心理学是什么》一书,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收获了不少的奖项,它的出版让我看到了人们对心理学的热情与渴求,而在今天,这种热情与渴求丝毫没有减退:报考各类心理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每年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书籍与节目日益火爆,心理机构激增。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时代需要心理学! 在为此高兴与欣慰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把真正的心理学带给热爱心理学的大众?” 恰逢此时,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为广大读者策划了“画说心理学”丛书,优先选取心理学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各个领域阐释。我有幸受邀加入该套丛书的写作并成为主编,让我有机会为热爱心理学的广大读者正确解读心理学,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我们介绍的心理学原理与自己的内心经验互相印证,了解心理学、了解自己,从而更坦然地面对人生,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在写作上我们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但不失内容丰富,贴近生活事例但不失理论深度,轻松幽默但不失学术严谨。从策划到即将成书,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尽管我们在各方面做了努力,仍然不敢说,我们的设计和阐释以及取舍是最准确的。一本小书道不尽心理学的奥妙,写作期间所感受到的惶然与忐忑,仍然困扰着我们:书中选取的内容,是大家最渴望了解的吗?这些内容是否能使大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学的精髓?因此,我们也真诚地期待大家的批评与建议,让我们一起完善这套丛书,使它们编排更加合理、写作更加符合大家的期望。

内容概要

  《读心“测”略》辅助漫画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心理测量的常识,让读者通过心理测量正确认识智商、人格、心理健康等问题,避免踏入以讹传讹或想当然而造成的误区。同时也努力让心理测量和心理测验走进读者的工作、生活与娱乐中。

作者简介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著有《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心视窗:社会心理学通俗读本》等十多本心理学著作,其中《心理学是什么》已荣获教育部首届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普及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200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首届知识工程推荐书目、2004年全国优秀输出版图书奖等多项殊荣,中文繁体版远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颇受读者好评。 王晓丽,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任职于上海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发展、青少年人格发展及心理测量。曾在心理学核心杂志《心理科学》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5年曾赴德国哥延根大学心理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与德国同行合作进行跨文化研究。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心灵的尺子:心理测验 
 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 
 测验能帮我们做什么 
 揭开分数的奥秘 
 了解测验大家族 
第2章 漫话iq:智商知多少 
 智力是什么 
 聪明还是迟钝 
 智商陷阱 
 专家论智商 
第3章 你来自哪颗星:了解你自己 
 测测你的特质: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试 
 看看你的人格维度:艾森克人格问卷 
 诺曼理论:人格是由五个因素构成的 
 你的心理健康吗: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皇帝的新装:如何应对欺骗潜能 
第4章 投射技术:挖掘你的潜意识 
 墨迹证据:罗夏墨迹测验 
 看图说话:主题统觉测验 
 我画我心:心理画测验 
 理解投射技术 
第5章 三足鼎立:大师们的测验江湖 
 追梦人:弗洛伊德 
 预言家:凯利 
 第三种势力:罗杰斯 
第6章 你的兴趣在哪里:问卷回答你 
 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问卷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 
 霍兰德自我指导问卷 
 特殊能力与职业选择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5)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我们说一个测验有效,就是说它测验到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效度是心理测验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测验没有效度的证明,就不知道它测量到了什么东西,因此我们也就不能从测验成绩中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或做出正确的解释。正如你要测量一个学生的身高,如果用尺子测量就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使用磅秤去称重,尽管说结果是可信的,但可以说这一工具是无效的,因为它没有测量到我们所要测量的东西。测验的效度也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表示。例如,人们认为智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那么一个智力测验是否有效,就可以看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得分与他的学业成绩是否相关。如果能够预测,就可以认为这个智力测验具有一定的效度。也有一些测验不是被用来进行预测的,而是用来测量人的内部心理结构。例如,现代的大五人格理论(five—factor model,big—five model)认为人格有五个维度,那么根据大五人格理论编制的测验,就应该能够区分出人格的这五个基本特征。一般会用五个分测验分别测量这五个维度的人格特征。人们对这五个基本维度上的得分进行计算,如果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就可以认为存在这五个维度,否则我们很难相信这个测验是有效的。 尽管心理学家为心理测验制定了五个标准,希望心理测量能够像物理测量那样准确可靠,但是,毕竟心理测量不会像物理测量那样直观、准确和易于驾驭。因为心理测量不可能像物理测量那样,在肉眼监督下直接进行,并且能对误差进行一定限度内的控制,而只能是间接测量。我们只能根据被测者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测他的心理品质。而且在进行推测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我们对于心理现象的认识。然而,关于心理现象的理论并不像物理学理论那样精确、严谨、严格和深入。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地理、文化、伦理、传统、语言、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对于同样的心理现象可能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解释及测量方法。但无论如何,他们的一个共同追求是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那么,我们的心理测量能精确到什么程度呢?


编辑推荐

《读心"测"略》帮你打探心底的秘密,揭开未知的自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读心"测"略 PDF格式下载



适合在限时看


假如有人要同时买这本书和《人心可测》,建议只要买一本即可。


本书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非常合适,对于心理专业的读者也起到帮助学习和理解的作用。很好,包装好,书的质量非常好。值得一读的好书。买了好几本了,送给朋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