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华为研发

张利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张利华  

页数:

344  

Tag标签:

无  

前言

写华为公司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华为公司自身发展的速度,《华为研发》第1版出版于2009年10月,到现在正好三年的时间,而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华为公司年销售额从1000亿元飞速增长到2039亿元。在这三年时间里,华为公司荣居世界500强企业,并在2011年世界500强排名中列第351位,较2010年排名第397位,排名上升了46位;但与此同时,华为公司的大部分竞争对手排名下滑几十位,如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等。华为公司在国际竞争中的成功来源于其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更来自于华为公司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研发效率。《华为研发》一书出版三年来,深受广大中小企业的喜爱;不少企业家、研发工程师给我写信,表达了学习《华为研发》一书中创业期的华为公司在战略选择、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和激励、技术攻关、竞争策略等方面的经验,对解决他们目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提供了实际的帮助。很多企业都在内部组织了集体读书会,集体学习和讨论《华为研发》一书,提高了组织的整体研发管理意识和研发管理水平。也有人评论说:“《华为研发》是一本把华为拉下神坛的书。”从一名亲历过华为研发发展、在华为公司成长的员工的角度来看,华为公司的确毫无神奇之处,而更多的是在挫折中的坚持,以及简单的研发管理原则在企业里的有效执行,此外还有整个组织能不断保持学习心态、创业激情与不断变革的活力。也有不少自认为已经很成功的企业,觉得华为公司的经验不值一学。我们在华为公司工作期间却在任正非的号召下学习了各家企业的优秀经验。从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开始,华为公司就已是中国引进外部培训和咨询最多的企业。“为什么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呢?”这是任正非常说常问的一句话。任正非带领大家通过老老实实地学习中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通过参与全球市场的国际竞争,使华为公司成长为中国企业中管理体系最与国际接轨、体系最完善的企业。而且现在华为公司已经开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逐渐在研发效率上超过历史上曾学习过的众多标杆企业。《华为研发》第2版继续保持了第1版中原汁原味的一面,补充了以下内容:对华为是如何通过发展核心技术树立竞争优势,对华为几个重要的产品平台的由来做了更详细的介绍,华为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反复经过,华为芯片公司—海思的巨大发展及华为早期进入芯片领域时面临的一些困难,华为公司如何提升BOM准确率,以及“揭秘”是什么令任正非短时间内得以成长为驾驭全球跨国事业的杰出企业家,华为如何通过合作方式提升技术能力,华为预研的几个重要方向,华为初步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的经过等。读者可以通过“驻足”于华为创业时的民居和发展征途中的几个华为研发办公地点回首华为创业之路,也可以通过阅读华为早期具有20世纪80年代时代特色的产品宣传资料回顾华为创业期产品的发展之路。本书最后还附有写作《华为研发》一书时的心绪,也可以帮助读者总结华为公司创业时的成功经验。在研发人员成长方面的故事里加入了从本科毕业生成长为华为重要产品经理的陈硕,从研发部软件经理走向中试等技术管理岗位的李仪,以及我对华为“虚拟股之实”的亲身感受。我很高兴能听到一些读者反馈:此书生动的描述,让他们学习技术管理知识时,不觉得枯燥,并且想反复研读,还越读越有味道。华为研发成长于创业过程,相信广大中国企业可以从它的组织和管理经验中找到启发。阅读此书,相信读者能感到华为做产品、做管理的严谨。动车事故、食品安全,每当看到这些危及大家生命安全的质量事故发生时,我都备感心痛。这也是我选择用过去16年做研发、做产品、做管理的经验帮助中国企业全面提升研发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中国不能只有一个华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使它们能成为像华为一样优秀的企业,是我的愿景和使命。近些年我深入几十家中国企业,围绕“高效率、高执行力的研发管理”“怎样做有竞争力的产品及产品管理”“高效率、高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做了大量的培训和咨询工作,这些企业来自于各行各业,它们的高管和员工也是《华为研发》一书的热情读者。行业包括飞机发动机航天领域(商发集团)、智能手机(宇龙酷派、金立)、智能电网(思源电气)、仪器行业(长沙威胜)、重型机械(中联重科)、航空科技(航天部三院)、煤化工(旭阳集团)、互联网(盛大在线)、房地产行业(朗诗集团)、家用纺织及农产品加工(众地集团)、黄金产品(国金黄金)、卫浴行业(优胜集团)、生物基因工程(中德美联生物)等,《华为研发》一书和我的培训及咨询工作都带给这些企业诸多的启示及较大的变化,不少企业表示这些对他们影响深远。这也充分展示了这些通过长期摸索和积累出来的研发经验对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都有较高的参考及借鉴意义。《华为研发》也成为不少企业高管及员工的案头书,常翻常有新感受。来自互联网企业高管对《华为研发》的喜爱也反映出华为研发的经验不仅对传统行业制造企业产业升级有帮助,对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中的企业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很高兴能得到大家的各种反馈,欢迎多交流。 张利华 2012年10月

内容概要

  华为公司是一张中国“名片”,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华为从创业时做贸易起家,历经磨难,深刻体会到自主研发对于打造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华为人20多年坚持不懈地自主研发和创新,成就了今日全球通信产业中实力超群的中国企业。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资料,在国内第一次讲述了华为公司在高速成长过程中,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艰难前行的自主研发故事。本书围绕华为如何通过自主研发获得第一桶金,如何解决自主研发的关键人才和资金问题,如何构建和完善自主研发的管理体系,如何与竞争对手同台竞技并获得成功等人们关心的问题,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20多年来华为人如何破解并克服了众多中国企业难以逾越的产品规模化带来的人才和资金困境、研发低速度和低效率等弊病,为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战经验。本书第2版,对华为如何通过发展核心技术树立竞争优势、华为几个重要的产品平台的由来、华为初步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的经过等内容,做了更详细的介绍。
  通过回顾华为公司和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史,深刻地揭示了企业与人才、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对手这三组互动关系,并对人才应如何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企业应如何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如何正确扶持企业成长、推动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值得反思和借鉴的建议。
  相信《华为研发》这些不同层面的分析视角,会帮助人才、企业和政府去重新审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推动自身和经济的发展。
《华为研发》是企业家、广大研发人员、政府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EMBA、MBA和研究生等全面了解华为自主研发实战经验的精华读本,也是广大关心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社会读者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利华
  曾任华为公司研发部校园卡产品经理、华为交换产品部副总工程师、华为业务与软件产品线总工程师、华为手机公司筹划组负责人之一、华为运营商解决方案部负责人之一。
  她在华为工作七年期间,主持过大量新领域的开拓工作,曾领导过201校园卡产品的研发,主导过宽窄带一体化增值业务、移动数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规划工作,是移动数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手机公司、运营商解决方案部这四个华为新增长点部门的倡导者、开拓者、创始人之一。2002年她因在产品规划领域的杰出业绩获华为公司“金质奖章”。她也是华为研发系统改革项目CMM、IPD、MM等的重要参与人员,负责过华为某些产品领域的研发管理、战略规划、产品线管理等工作,并主导过华为从单一产品到向运营商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转型。
  目前从事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领域的培训及咨询业务,辅导过几十家中国企业,致力于培养更多像华为一样优秀的企业,所开展培训及咨询业务深受企业好评。创华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创立者,曾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咨询顾问等职,并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EMBA等做过讲座。

书籍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 创业篇
第一章 第一桶金
44岁被骗200万
“吃亏是福、上当是福、挫折是福”
资金不是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市场为先、客户为大
真诚打动客户加盟
从低端产品组装开始自主研发
没有技术怎么办
创造点燃激情的文化氛围
“做先驱不要做先烈”
小结
第二章 初尝败绩
企业活下来之后做什么
产品刚推出就没有市场
要“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引导客户需求”
山路上的装机队带来市场影响
做好市场的深度是做好服务
理想再好,止步于竞争对手
研发就像赌博
“因为我经历的挫折比你多”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
方兴未艾的电信市场
“资深”竞争对手是如何起步的
小结
第三章 首个里程碑
每天都有新面孔
竞争让通信产品如海鲜上市
研发部的“红宝书”
樟木头:令华为人谈之色变的地名
义乌大捷:客户的支持是公司存在的理由
七天就当上了高级工程师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进邳州城:快速突破城市市场
牛皮吹破了总要有人买单
小结
第四章 毕业歌
C&C08机的灵魂是热爱事业的人
C&C08:华为技术的基石
培养自主研发是正道
C&C08:华为的黄埔军校
首个毕业证
征途:C&C08从农村到城市
C&C08万门机:在弯道处开始超越
“为谁干”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竞争对手死在哪里
“游击队式”研发不可长久
“资深”竞争对手也开始腾飞
小结
第二篇 人才和资金篇
第五章 白条变股份
企业家也是政治家
高薪:一半是现金,一半是股份
不离开就一直在欠华为的钱
风险投资家加“知本家”
不拘一格降人才
荣誉给员工而不给老板
让人才敬业、乐业:集体奋斗的平台
华为的“中南海”
选择发挥自己价值最大的地方就业
小结
第六章 谁给华为做风险投资
如果失败只好跳楼
资金解困方式之一:技术换市场
中外合资:国外厂商经验
资金解困方式之二:广泛吸引“风险投资”
融资平台的作用:联合发展实现双赢
融资平台的运作方式:共同出资委托经营
融资平台的意义:技术拥有方与市场拥有者相结合
融资平台的结果:五年占据40%的国内市场
资金解困方式之三:卖掉一块业务给竞争对手
资金解困方式之四:在各地建区域的合资公司
资金解困方式之五:首创高科技企业“买方信贷”
资金解困方式之六:拍卖代理权
“利益共同体”是获胜的法宝
小结
第三篇 研发管理篇
第七章 中央研究部
分层式研发显优势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权力下放的同时分层控制
“党”领导下的“军队”
只有领跑世界的产品才能在世界级竞争中站稳脚跟
从初战告负到产生“黄金牛”
没有先进的管理就没有先进的研发
中研部成为全球研发的“中央”
霸主出世,思科的1995
小结
第八章 新手也能做研发
不会做“满汉全席”怎么办
如何较快地突破新产品研发
跨部门项目组产生合力优势
如何确保跨部门的研发协作
从小处做起,从零突破
中兴通讯与矩阵管理
小结
第九章 失败的教训
为什么搞不定“小小”话机
从最失败到最成功的产品
教训惨痛:“闭着眼睛”研发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对竞争对手估计不足
领导个人决策失误
小结
第十章 奖励去美国
在美国的技术“情报部”:兰博公司
花小钱,大收获
国际同步,管理先行
淘金美国
微软和思科成功在哪里
小结
第十一章 研发不是赌博
“如何做科研”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研发体系的“三驾马车”
预研体系:研发的“千里眼”
中试部:成熟产品的摇篮
“搭积木”快速组装新产品
对外合作:技术拿来主义
“新开发量高于30%不叫创新,叫浪费”
小结
第十二章 赢在管理
“软”实力成就差异化竞争优势
软件开发如何又快又好
就像“党”管理“军队”
技术管理的难度不亚于产品开发
不因暂时的产品成败“论英雄”
对人的评价不能靠主观估计
小结
第十三章 花了波音的钱买的不是飞机
规模迅速扩张导致研发面临崩溃
IBM如何从规模化后的无效率走出来
产品做成什么样,不再研发说了算
产品研发:各部门都参与的一项投资
让“明争暗斗”的改革“暗礁”下岗
如何让管理成为“刷牙”一样的习惯
新员工求助不用再问师傅
从技术驱动跨越到市场驱动
企业富了之后买什么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
充分发挥各路英雄作用造就中国最强企业家
小结
第十四章 核心技术制胜
如何既有成本优势又有利润
不断将核心技术转化成产品平台
产品平台需要与时俱进
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间的平衡
有研发资源投入才有市场销售的持续成功
小结
第四篇 竞争篇
第十五章 剑挑霸王龙
新产品的开始总是不顺利
第一剑:攻其不备
第二剑:改变游戏规则
第三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小结
第十六章 暗战、暗合与谍战
“狼”和“牛”
暗战
暗合
谍战
“培养明天逼我们进步的人”
企业有个较“真”的真对手意义重大
小结
第2版后记
第1版后记
写作心绪
致谢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市场为先、客户为大 单位用小交换机市场,在当时是一个买家找卖家的市场,作为卖家的日子要好过得多。但是,倒买倒卖的事,除了胆识外需要的技能并不高,门槛低,于是各路好手纷纷进入单位用小交换机市场,仅深圳一地一个月之间就涌现出几百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对抗和竞争中,“没有什么只有你会做,别人不能做的,关键是客户给不给你做!”一种对市场的感觉很快渗透到华为人的骨子里。 很多人分析华为公司的成功总是强调其对技术的追求,我们却觉得华为是一家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市场销售及其网络的公司,是销售驱动的公司。华为从不做没有市场研究的纯技术;华为从一开始就关注通信市场的风吹草动。每一个可能产生销售和利润的地方,华为一旦发现就会抢占先机,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种敏锐地发现、捕捉并迅速拿下市场机会的特质,跟任正非从军时学习的军事战略是分不开的。 任正非曾任部队研究所副所长,乃副团级别,创立华为公司后,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亲身做市场、做销售。想想看,这么一个人要跑到各地的偏远邮电局去俯身低头给客户(其实真正打交道的也就是20多岁的大姑娘、小伙子)说好话、拍马屁,没有点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本色,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任正非能从创业初期那种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都是其贫寒出身和艰苦的军旅生涯赋予的坚韧性格所赐。 代理销售是一种主要靠人脉、价格、服务而没有自身技术差异化可讲的行当,很多人当真正做上代理,“卑躬屈膝”地讨好客户争取订单时,他们就受不了了。时至今日,我们也很难想象四十多岁的任正非当年扛着用户小交换机,虎虎生风地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与负责农话的农村兄弟们牛饮豪饮的情形。 “当得人下人,方为人上人”,任正非在客户面前的屈伸能力是超强的。2001年,华为已经成为跨国大公司,任正非也成为了中国IT界的“教父”。一次在公司见客户时,任正非一进门,屋里的省局移动公司局长、副局长一行人齐刷刷地站起来鼓掌,任正非很不习惯地摆摆手,憨厚地说:“你们是客户,我应该向你们起立给你们鼓掌”。 任正非在公司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家对客户再好一点,大家对客户的服务再好一点,客户给大家的订单就会多一点”。任正非对养活公司的客户充满着感激,这和早期代理时打下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基础是分不开的。而从做代理出身的华为,对客户关系的重视也达到了极致,销售体系专门有客户经理的职位,所谓的客户经理主要职责不是卖产品而是搞好客户关系,服务好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优秀的客户经理看见局长翻《易经》,自己也开始学《八卦》;从局长到工作人员的生日、太太、女儿生日、节假日,凡是个日子就往客户办公室和客户家里钻,有的甚至被客户视为干女儿、干儿子。 如果一个小公司、小店铺正在为自己的销路一筹莫展时,可以想想当年的华为公司和任正非,想想怎么能把客户关系和服务做得再好一点。 可是没想到进入1989年,由于用户小交换机的市场太火爆,全国有两百多家的国营单位进入了用户小交换机的生产和销售,国家限制信贷控制设备进口,华为的代理业务走到尽头。这应该是做代理的宿命。 做代理总不可避免遇到各种进出口政策的限制,以及来自原厂的各种风险。由于当时单位用户机(也叫小总机)市场紧俏,一台500门的用户机开通,当地省级领导都要去现场剪彩。要订货,单位用户需要至少提前半年以上下订金给华为,华为再下订金给香港的原厂。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香港的原厂经常会发不出货;产品出了问题,无法及时修理;在备板、备件等方面也不提供给代理商,使华为公司在为客户服务时非常被动。任正非意识到,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主研发,所谓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当时的任正非已深受产品、客户、订单、公司的现金流、公司的命运都卡在别人手上的痛苦。 摆在华为面前的,是极度的交换机稀缺和国内设备提供商的空白。对那些因国家信贷政策收缩造成资金链濒临断裂的代理商来说,它们自然不会有勇气冒更多的资金风险来自己研制交换机。应该说做代理起家获得第一桶金的故事,就算是在当下也是大有机会的。而当年在IT产业,除华为外,联想也是走“贸易”之路起步的,所不同的是华为在做代理有了初步积累后果断地走向了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

后记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很多企业可能实现了从零到一两亿元的销售业绩,下一步,你希望用多长时间实现每年4亿元甚至10亿元销售额的新台阶? 为什么华为在短短的20年时间,快速走过了从0到1000亿元的发展阶段(2009年)?类似的高速发展是否遥不可及和不可复制?为什么有的企业会出现长期的“滞涨”现象,即当发展到2亿元甚至10亿元时,就开始长期处于维持和停止发展状态?为什么有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就死,而华为却可以通过国际化实现大发展?为什么有的企业在资本并购下发展到400亿元,然后又会“退回”到200亿元,而华为却能稳稳地在实现400亿元之后,还能以每年100%,或至少50%的速度发展?华为的确有太多值得去解读的地方。 本书写作和出版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一个个亲历华为研发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故事、经验和教训,帮助大家从华为研发成长的角度去看待和解读华为公司的成长。阅读本书,你将经历与华为和任正非一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地创造华为的“红军”——中央研究部的过程,与华为共同经历一次次超越自己、超越竞争对手惊心动魄的历程。相信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悟到很多做人和做企业的道理。 过去的已是历史,未来还在前面。希望阅读本书,能让读者对中国企业的前程充满希望,能通过借鉴华为研发已经犯过的错误、已经收获的经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能解除你心中的许多疑惑。当然,华为的成长和高速发展,还不仅仅是研发成功一方面的因素,还有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市场策略、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杰出因素,卓越的企业没有管理的天花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全部来源于华为公司和媒体公开发表的资料。 张利华 2009年8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透过《华为研发》一书,我们看到了华为公司的研发是如何一步步地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真相。华为在研发管理上持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研发的组织运作和人才的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这些是华为能够从无到有地构建研发团队,产品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经验。 我们期待通过学习华为的成功研发经验,中国能涌现出更多像华为一样优秀的企业。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 田溯宁 《华为研发》一书围绕着华为公司早期创业时产品创新、战略选择、研发经验、“拿来主义”、全员股权激励和大规模研发的团队建设等内容展开。应该说,华为创业期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天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受用的。尤其深刻的是《华为研发》一书中描写的华为在早期没钱的时候就敢于叫板国际一流企业,做领先国际的深度产品创新,屡经失败却屡败屡战,华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经验值得我们互联网企业学习。 ——奇虎360董事长 周鸿袆 《华为研发》一书讲述的华为早期在民居中创业的艰难历程很吸引人,其中华为早期吸引人才、激励机制、突破研发等经验都值得中国创业者学习! ——《创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始人 牛文文 华为在二十几年的时间内颠覆了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格局,它的成功在于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有效”研发,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着创新。华为是如何管理研发的?其成功在中国企业的成长中有多大的学习价值?能否延伸到其消费业务领域?张利华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求道者。 ——福布斯中文版杂志、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 周健工 《华为研发》不是一本新书,却常读常新。体会如下:①研发确实很难很苦,难见近效。非要老板下大决心大毅力,真做了就是纸老虎。②打造利益共同体,把客户员工都绑在一起干。③尊重客观规律,不存投机取巧之心。④山寨不丢人,机械模仿不思考未来才丢人。 ——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 申音


编辑推荐

《华为研发(第2版)》编辑推荐:第1版自出版至今已畅销四年之久,中国式研发创业标杆产业转型升级最佳指南。企业生存靠产品、持久发展靠研发,没有研发就没有销售,销售管一时,研发管一世。这是一本讲创业的书,里面有华为早期创业时艰难、苦涩、屈身民宅的那段时光。这也是一本提供成功创业实践经验的书,从产品创新到人才激励、项目选择及融资方案。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员,从学习标杆到走向自主创新再到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华为创业历程值得广大创业企业学习。这还是一本讲研发管理实践的书,读完此书,企业会对研发管理和科研创新拥有全面视角。比自己大1000倍的国际巨头不可战胜吗?书中介绍了早期的华为如何凭借执著的创新精神在较短的时间内战胜了不少著名的国际竞争对手。任正非从一无所有到造就中国的世界级创新企业,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些都会为您一一道来。华为精彩的创业、研发管理经验不容错过!中国式研发创业标杆产业转型升级最佳指南,第一手的华为创业、研发管理资料,为企业如何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超级经验。

名人推荐

透过《华为研发》一书,我们看到了华为公司的研发是如何一步步地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真相。华为在研发管理上持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在研发的组织运作和人才的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这些是华为能够从无到有地构建研发团队,产品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经验。我们期待通过学习华为的成功研发经验,中国能涌现出更多像华为一样优秀的企业。——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 田溯宁《华为研发》一书围绕着华为公司早期创业时产品创新、战略选择、研发经验、“拿来主义”、全员股权激励和大规模研发的团队建设等内容展开。应该说,华为创业期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天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受用的。尤其深刻的是《华为研发》一书中描写的华为在早期没钱的时候就敢于叫板国际一流企业,做领先国际的深度产品创新,屡经失败却屡败屡战,华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经验值得我们互联网企业学习。——奇虎360董事长 周鸿袆《华为研发》一书讲述的华为早期在民居中创业的艰难历程很吸引人,其中华为早期吸引人才、激励机制、突破研发等经验都值得中国创业者学习!——《创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始人 牛文文华为在二十几年的时间内颠覆了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格局,它的成功在于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有效”研发,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着创新。华为是如何管理研发的?其成功在中国企业的成长中有多大的学习价值?能否延伸到其消费业务领域?张利华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求道者。——福布斯中文版杂志、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 周健工《华为研发》不是一本新书,却常读常新。体会如下:①研发确实很难很苦,难见近效。非要老板下大决心大毅力,真做了就是纸老虎。②打造利益共同体,把客户员工都绑在一起干。③尊重客观规律,不存投机取巧之心。④山寨不丢人,机械模仿不思考未来才丢人。——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 申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华为研发 PDF格式下载



华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的了各种挑战,在1992年到1993年间,是华为最为艰难的时候,但其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它,拉客户一起进来办企业,不但解决的资金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销售渠道,利益捆绑,利益共享,在那个年代是个创新。
华为的内部股和高薪,为华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充满狼性和斗志,是华为最不可缺的资源。佩服那些早期的华为研发人才
华为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企业,乐于吸收外界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彭老师团队的合作,从英国引进任职资格体系,花5000万美元从IBM引进IPD等管理模式,在当时来讲,绝对是大手笔大气魄,难怪人家会成功,同时也要关注一个重要点就是,在引进这些外部力量时,也像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但华为的做法是,削足也要穿好外部鞋的魄力来推进改革,是这些外部咨询在华为生根发芽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为什么很多国内的企业,也引进不少咨询,为什么成功者寥寥呢,不是外部人员不够聪明,是内部人太顽固太聪明。
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几点收获


先买了一本,阅后不错,后又买了四十本与大家分享。作者以女性视角书写细腻,评议中肯,是从事产品研发领域员工敬业立身好教材。借作者之名向华为致敬,向中国民营企业致敬。


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华为公司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艰难前行的自主研发的心路历程。


华为的研发流程都继承于IBM并逐步改良,作为IT企业的标准开发模板和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一直很崇拜华为,所以特意买了这本书。写得非常细致,对华为的发展历程及研发发展过程都有详细地介绍,很受用;我也推荐这本书给同事们看。


真实反映了华为研发的现状,值得学习


讲述的是华为的领头人任正非是如何白手起家从被骗200万开始一首创“华为研发读后感”,对创业者有一定引导作用


对于想了解华为内部研发的人来说,这本书不错。


向华为学习,把研发搞上去


华为的创新是一流的,管理也是大家学习的标杆。


饱含热情对华为创业及早期成长史进行了回顾,是一本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久以前,就想找一本能够详细介绍华为的书,本书终于使我如愿以偿了。


作者很棒,书很棒,任正非很棒,华为很棒


华为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是在这本书里,让大家看到了华为的可学习性。


作者写的很活泼,内容上较为局限在作者在华为工作的几年,整体上不错。


正在看呢,已经被吸引,因为我是同行所以对华为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书很适合管理层来看。


所有关于华为的书我都买,这本也不错


学习华为,必须了解华为,好书,赞一个!


很好,华为的精华,并且写得也很好,不会看得干燥无味


商场不相信投机,事业不相信取巧,唯有善于积累者,机会才会光顾;唯有专注者,才会有硕果!我支持你,华为!


很喜欢,希望能更深层次了解华为,并加入华为。


研发的书,据说是他们公司给推荐的。


销售管一时,研发管一世。


作为研发管理很有启发


书不错,适合有创业精神的 人学习,自己认为是一本不错的书。


经典的管理类数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必备数据。


给公司员工培训用的,值得学习的一本书


买回来是给公司高官们分享的,值得推荐学习


技术管理写的很真实啊


发给员工培训用的书,值得学习的一本书。


不错 公司买了20本


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书,受益匪浅。。。


老公要买的,所不错,值得一看.


看了序,感觉内容还不错,期待着读完


书的质量不错,印刷很清晰,内容与生活很紧密,比较符合实际!很划算!


一本很不错的书,老公用书


书好,快递也快.很满意.


物流挺快,而且书的质量挺好,正在看


书还没有看,所以还没有心得


这本书一起看过,没看完,这次买了继续看,写的很不错。


看网上的资料买的 还可以


希望书籍的内容不错,期待学习中


这本书写的比较真实,就是那个当年华为的味道。


我认为这本书写的较好应当好好学习


挺好的,读起来不枯燥


适合it创业者研读。


这本书写的蛮好


这本书我还没看 不过很期待了


正版很赞,比**便宜很多,送货也很快


顶顶的点点滴滴的点点滴滴


实用极端实用你懂得。。。。


很有价值,有细节有总结,有见解有案例,覆盖面很宽,很有启发。恭喜利华。


真好。对创业者启示,对上班者触动


还没看,不过翻了几页,感觉不错


好书,需认真研读


对我有启发有帮助


非常不错的,很喜欢。


well,re*****


类似于企业传记类读物,对于华为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写的很生动,正在读,很不错的一本书,为企业如何进行研发创新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


虽然没有看完,但是觉得还是不错的,第一版没看过,所以无从比较,里面讲述了华为的发展史,和一些重要领军人物的一些事,个人觉得蛮励志的,希望华为越做越强吧,值得看


书不错哈,详细记录了华为成功的历史。


研究华为,学习华为,但此书还是不如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是华为》


不错,作者本身就在华为干过,写出来的东西比较靠谱。


自己也在创业,对创业阶段的文字感同身受,很受鼓励!


为公司领导买的,应该是正版


适合有研发经验的人阅读


还没看,看完再追加详细评价


还可以。值得一看。


可以吧 暂时还只读完一本书


画出一个好大的饼。说的都是好的一面。


专业性有点强了,对于行业外的人员看,理解还是有点费劲的


内容挺丰富,比较专业


还没好好读呢


开始觉得还不错,看多一点,觉得作者确实是 在拍 马屁


大概看了下目录,还是不错的!


将与第一版比较


看完了补上


很快就读完了,成功人士的路真不是一般人能走的。


其实 主要不是想看华为的研发 想看任先生的创业 以及股权激励措施等


这本书个人感觉一般,作者还停留在过去对华为的了解,目前华为研发和过去差别还是很大的,现在哪有领导和底下员工通宵加班的,现在公司闲人太多,作者要深入了解目前华为研发状况,书的内容要更新了!


感觉这是一个被华为洗过脑的书,对研究华为很有帮助,如果想去华为工作这本书也可以作为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


书还不错,只是里面有破损,很遗憾!


内容和以前的书重复太多,没有什么新内容!


书一般吧。没有预期的好。没有看下去的动力


书的内容不错,以往送货都不错, 但是当当这次给我送的这本书有损坏


浅薄,吹嘘,缺乏深度,假借华为名气,可以称之为广告商品,实在不咋地。


被骗了,竟然和第一版没有什么区别,太让我失望了


华为的书确实看了不少,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在华为的日子》、还有就是这本《华为研发》和《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后两本主要讲的是公司的大方向,和成长经历。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内容非常好,并不是像有些书里的内容一样拼凑而成。值得推荐。另外书是正版的,但是纸张不太令人满意,有点粗糙


建议做研发,技术管理的同仁看一看这本书,虽然对小企业来说其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


一直以来对华为任正非老前辈的讲话很关注,尤其是其关于“灰度、妥协”的理论很是受用,一直以来,把自己当成一个很纯洁的人开展工作。殊不知,水至清者无鱼。从


从华为研发看到了创业者创业前期的艰苦,应届生就应该多学习,少浮躁。


还行吧,大都是发展史。


推荐对华为感兴趣的人购买!


发货很快,书的质量很好,下次会再来


书的质量还行,内容没看呢


马马虎虎,还是不够详细,文采也欠些 。


内容以扯淡为主,就是回忆


很好很强大^O^


正在看,书无好坏,看个人喜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