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

张楠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张楠  

页数:

193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今世界,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功能的多元性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开拓了社会多元化的崭新空间。在社会遭受巨大的技术与经济的震撼后,最独特的建筑形状与各种新颖的结构体系互相交换、互相混合,带给人们强烈的情感冲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正以一种特殊的力量改变着生活、住区、事物、环境以及社会本身。密契尔认为:人类的时空将出现根本性的改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派纷呈、竞争激烈的国际建筑舞台,一股以金属结构和玻璃为表现特征的创作思潮异常活跃,并在世界各个建筑活动的热点地区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这一段被矶崎新称为“解体、离散、转变的先兆”的时期,它脱颖而出,浮出水面,引起了建筑业界的广泛关注。  最典型的事件包括:1989年以来德国柏林的改造计划、巴黎德方斯新区计划、2000年德国汉诺威以“人、自然、技术”为主题的博览会等,其活跃的代表建筑师有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伦佐‘皮亚诺、英恩霍文等等。  我开始从大量阅读这些所谓“感人”的作品和研究这些先锋派建筑师们的设计手法,尝试用结构学的“力学法则”和受力模型来归纳和分析这些建筑及其创作手法,归纳出了三类手法(即本书第三至第八章 的内容):第一类手法为亚结构体系创作手法(第三至第五章 ),第二类手法为结构单元体系重复手法(第六章 ),第三类手法为多元组织手法(第七、八章)。本书对每一类手法的概念、历史、手法模式、力学模型和实例均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其他章节则从历时性的角度,细致地探讨了力学法则和视觉法则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索砖石结构、框架结构、金属结构三个力学与结构学发展阶段中所涉及的视觉问题、美学问题,即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时期、解构主义、高技派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审美情结等有关建筑创作手法方面的问题。  本书分为九章,文中列举了90年代以后的大量前卫作品及其技术精华。今抛砖引玉,以之奉献给建筑界的设计、科研人员及院校师生研究参考或作资料使用。  本书有幸列入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才能够得以出版。由于时间限制,其中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希望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本书臻于完善,对建筑事业能起较大作用,能为读者带来较多裨益。

内容概要

  《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多元+聚合》从结构与美学的角度出发,剖析了近20年来代表21世纪末来世界建筑潮流中以多元与聚合为特征的新的创作现象,并从理论上对其具体创作手法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解析。书中分析了目前兴起的各种主义、流派(如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新都市主义、生态主义等)及其先锋代表人物和前卫作品,将建筑中“能指”与“所指”系统解读为多个具有表意功能的“元”——结构元、视觉元、文化元、生态元等,指出这一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代表了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创作方向。  《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多元+聚合》第一章 概述了多元与聚合现象产生的背景、意义和概念。第二章 侧重于从历史角度探讨其渊源与发展。第三至八章则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总结出三种手法:(1)亚结构体系手法——屋顶共生(第三章 )、墙体附着(第四章 )、包裹(第五章 );(2)结构单元体系重复手法(第六章 );(3)多元组织手法——协调性(第七章 )和非协调性(第八章 )。最后,在第九章 总结了多元与聚合手法对建筑创作的贡献,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多元+聚合》整合了最新国内外资料,实例均精选于近20年的世界新建筑,图片近千幅,对当前从事建筑创作、建筑教学、建筑设计和研究的同仁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适合于各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研究使用,并可作为资料收藏。

作者简介

  张楠,男,1985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系,198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学硕士),1996年攻读博士。1988年9月至1995年5月就职于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国家级注册建筑师。曾任建筑室主任、副总建筑师,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建筑师。1995年6月至2000年9月出任湖南大学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城规系主任、教授、硕士导师,中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湖南千府城市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建筑师。同时担任湖南省建筑师协会理事,湖南省规划学会(协会)常务理事、长沙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等多项社团职务。  主攻方向为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曾著书3本,在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主持过50余项重大项目,其中“长沙市五一广场商业中心区规划”、“同升湖别墅山庄设计”、“东汉国际假日大酒店”、张家界生态体育广场,湘潭齐白石纪念园、常德澧县城头山古城博物馆、长州烈士公园东大门等项目在国内省内享有盛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一、多元与聚合理论创作手法产生的背景1.关于“整体设计”的结构体系理论2.“整体设计”理论与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形式语言3.一个新的思维误区:多元与聚合体系建筑诞生之源二:、多元与聚合理论创作手法的基本概念三、多元与聚合理论的词源学意义四、多元与聚合理论(MCT)创作手法的基本特征1.特征之一:金属结构2.特征之二: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的受力结构体系3.特征之三:整合了建筑的艺术和功能五、多元与聚合理论(MCT)的三种创作手法1.MCT-1亚结构手法2.MCT-2结构单元重复手法3.MCT-3多元组织手法第二章 多元与聚合理论的历史演绎一、古典建筑时期的初级多元聚合I.古希腊的仿木构梁柱结构2.古罗马的券拱和穹顶3.哥特式建筑4.文艺复兴建筑及以后二、现代主义时期的多元聚合1.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和发展2.现代主义结构代表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3.现代主义建筑代表结构之二:钢结构三、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聚合1.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2.解构主义对结构元的改造3.高技派对结构元的表现四、当代多元与聚合的建筑形式语言1.多元聚合内容的扩展2.当代建筑与结构的聚合关系第三章 MCT-1手法之屋顶共生一、屋顶共生的概念1.屋顶的概念2.共生的概念3.屋顶共生的概念二、发展历程回顾1.屋顶材料和结构的发展2.视觉因素的影响三、实例分析及模式总结1.模式一:重置的屋顶2.模式二:转换的空间3.模式三:人造的天空第四章 MCT-1手法之墙体附着一、墙体和墙体附着的概念1.墙体的概念2.“墙体附着”的概念二、墙体附着手法发展的原因1.墙体功能的演变2.建筑空间的要求3.结构和材料的革新4.玻璃幕墙技术的发展5.与建筑视觉造型的关系6.几种相关理论的影响三、实例分析及模式总结1.“空间外的空间”:共享空间2.“立面外的立面”:双重立面3.“皮外的皮”:双层表皮第五章 MCT-1手法之包裹一、包裹手法的概念1.包裹的概念2.建筑现象中包裹概念的提出二、包裹手法的出现及影响因素1.包裹手法的出现2.结构的突破3.材料的特性4.高技术因素5.几种理论的影响三、实例分析及模式总结1.模式一:空间包裹2.模式二:表皮包裹第六章 MCT-2手法研究一、结构单元体系重复的意义涵构1.结构与结构单元的意义诠释2.重复的结构单元体系二、结构单元体系重复的组合模式及实例分析1.面状体系一维并列2.体状二维并列重复3.体状体系的有机组织4.组合方式的应用三、结构单元体系重复的意义1.技术进步产生崭新的结构形态方式2.预制装配与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3.适应特殊建筑空间的需要4.“重复”求“变化5.新型造型语言的出现第七章 MCT-3手法之协调性多元组织一、协调性多元组织的概念二、协调性多元组织的分类模式及实例分析1.主体与附属2.主体相似3.主体对立三、协调性多元组织手法的应用1.提炼简单形体2.加建与改建项目3.功能分置4.建筑造型第八章 MCT-3手法之非协调性多元组织一、非协调性多元组织的现实意义二、非协调性多元组织的原则1.非协调性多元组织的表现特点2.对旧有形式美原则的突破三、非协调性多元组织手法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分析1.盖里与非协调性多元组织作品2.哈迪特与非协调性多元组织作品3.长谷川逸子与非协调性多元组织作品四、非协调性多元组织手法的应用1.抽象表现的应用2.动态构成的应用3.逻辑哲学的应用4.结语第九章 多元与聚合理论(MCT)创作手法的现实意义一、用结构学的眼光进行建筑创作:建筑技术论被重新唤起1.建筑技术论的历史功绩2.建筑技术论是建筑理性主义的回归二、多元与聚合理论创作手法对建筑发展的贡献1.多元聚合空间的发展:新都市理论的技术支撑和美学支撑2.多元聚合理论让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营造出有特色的生态建筑3.多元与聚合:解构主义找到了形态学上的支撑三、结语:多元与聚合理论是多元时代的新课题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后记

章节摘录

  2.古罗马的券拱和穹顶  古代埃及里亚人在长期实践中发明叠涩技术,即利用砖或石料层层向外出挑跨空的砌筑方法。这种做法增加了结构的跨度,但空间由于结构自身的高度增加的缘故,逐渐向上发展。  古罗马人在结构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终于找到一种适合于砖石材料的结构形式——拱券,并且利用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使这种结构形式创造出能够满足多种需要的复杂多变的大空间。  大大促进古罗马券拱结构发展的是天然混凝土。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火山灰,加上石灰和碎石之后凝结力强、坚固、不透水。起初用它来填充石砌的基础、台基和墙垣里的空隙,后来,大约公元前1世纪,开始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天然混凝土在券拱结构中几乎完全排斥了石块,从墙角到拱顶是天然混凝土的整体,其侧推力比较小,结构很稳定。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柱式,根据新的条件把它大大加以发展。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受意大利希腊城邦的影响,罗马人已使用柱式,并且创造了一种最简单的柱式:托斯干柱式(TuScan Ordre)。公元前2世纪,罗马文化希腊化了之后,柱式广泛流行。以后,匠师们为了解决柱式同罗马建筑的矛盾,发展了柱式。  第一个要解决的是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支承券拱的墙和墩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同时,又必须使它们能和同时流行着的梁柱结构的柱式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协调。最好的办法是用柱式去装饰它们。长期实践的结果,产生了后来被称为券柱式(图2-2)的构图。这就是在墙上或墩子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取得细节的一致,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的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出于墙面大约四分之三个柱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