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
2005-3
建筑工业
马武定
118
无
城市美学是一门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城市、建筑、大地景观等领域的美学规律。全书内容包括城市美的本质及其内涵与外延;城市美的基本特征;人对城市的审美关系与审美规律;城市艺术形象的审美本质、审美价值与审美规律;城市的美学语义与城市特色。 本书可供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设计人员、景观建筑师、建筑院校师生员工以及广大城市美学爱好者学习参考。
马武定 男,1 946年9月出生。1 96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1 981年获硕士学位。作者曾先后在重庆市建委规划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三亚市城市规划局、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工作。现为厦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章 城市美的本质第二章 美的城市第三章 城市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第四章 城市的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第五章 城市艺术形象的反映对象与反映形式第六章 城市的特色第七章 城市美学语义
书摘第51页 一、城市艺术形象的整体美与协调美 在前文已讨论过艺术形象的整体性问题,对于城市艺术形象来说它的整体美的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对城市和建筑的审美评价必须依赖于对它们整体性的把握,这主要体现在城市或建筑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和谐。 我们说某一个人的脸很美,实际上这种美是体现在脸上的五官都长得很端正,并且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又都很恰当、协调。例如,我们称赞某一位姑娘美,说她的眼睛很大,但这样的两个大眼睛,如果它们离得太近或太远,或长成一高一低,差距很大,我们也许就不会认为是美的了。单个都很不错的五官,如果都挤到了一块,肯定也不会好看。 城市的总体艺术布局,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整形艺术”,是一种对城市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处理艺术,使之形成整体的协调、和谐之美。城市中某一个建筑的超凡出群也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城市的总体艺术形象上,单栋建筑的好坏并不起主导作用。建筑大师张开济说过,他的最得意之作是天安门的观礼台。他的匠心之处就是处理好它与天安门城楼的关系,使它恰到好处,以至于人们很少去单独注意它,人们所感到的是天安门的整体之美。 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文中说:“一种复杂和矛盾的建筑对总体具有特殊的责任,它的真正价值必须在总体或总体有关的范围之内,它必须体现兼收并蓄的困难的统一,而不是排斥其他的容易的统一”。Ⅲ’新老并存、现代与传统并存在城市中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具有矛盾着的两极并存的情况一样。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城市的建筑、城市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无论在时间跨度上和文化跨度上都是相当大的。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主义”的建筑在同一个城市中都会存在。新建筑在老建筑的包围中诞生,“国际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毗邻,“高技派”与‘‘野兽派’’并列,都是不足为奇的。用不协调的个体和片断通过精心的组织,取得整体的协调,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任务。 贝聿铭设计的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是处理新与旧、古典与现代、不同功能、不同风格、不同建筑材料之间“和平共处”的成功典范。就巴黎整个城市而言,则是采取了“旧存其旧、新求其新”的办法,在巴黎的老市区几乎看不到高层建筑,整体上保持着古典优雅的城市风貌(图89)。而德方斯则是一个完全应用了最新的技术手段的新区。希腊的首都雅典,是一个新老混合、相得益彰的城市。苍老的雅典卫城的四周早已是发展得望不到边的巨型城市的连绵区,散落在城市中的各种文物遗迹的周围也已建设了城市社区,但从卫城的山丘上向四周俯看的话,你会有一种非常深刻的印象:古迹与新区是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凡是文化遗迹之外总有一圈浓郁的树木绿化守护着,形成一个个绿色的“气眼”,而连片的城市则是一块编织紧密的花地毯(图90)。 辽宁省省会沈阳,是一个在近代史上曾有过辉煌的城市,在清兵入关之前,大清的皇宫就建在这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古皇宫名胜之地的周围环境却毫无保护的措施,建筑也没有进行过很好的处理,呈现了一种杂乱无章的局面(图91)。我们不怕矛盾,不怕新旧之间的对比,有时这种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使人感到更有趣,但关键是要进行精心的组织与处理。
城市美学是一门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学科,它应当是一门研究建筑、城镇、大地景观等一般审美规律的综合性的部门分支美学。本书作者写作的目的除了探讨一些有关城市美学的理论问题,也使城市美学的理论研究能接近于现实生活。如何使自己的城市成为美的城市,将是人们的日常话题。
无
思想深刻
整本书是全彩的,怪不得价钱稍贵,内容还没看,书是其他杂志推荐的,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