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京胡同文化之旅

李明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明德  

页数:

19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与走进皇家苑囿一样,游北京、逛胡同已成为北京特色旅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引领读者穿越北京古老文化的时空隧道,进入胡同深处去触摸历史的脉络。四合院的建筑,门楼的艺术,古老的门墩,独特的对联,戏楼奇石, 凡此种种,作者从街巷深处撷取了一朵朵浪花,有详有略地进行了精彩解说。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三条有参考价值的经典胡同游路线,而北京胡同民情风俗画也可以博得读者的会心一笑。全书文字流畅,图片优美,其文化欣赏的价值和旅游参考的实用价值值得期待。

作者简介

李明德,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多年来从事北京胡同文化和民俗的研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百余篇。著有《北京胡同门楼建筑艺术》和《北京胡同旅游手册》等图书。近年来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合作拍摄介绍北京胡同建筑与民俗专题片数集。

书籍目录

代序 再说四合院 导言 胡同的起源与变迁 上篇 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与建筑 一、北京四合院 二、漫话门楼建筑艺术 三、古老的门墩 四、有欣赏价值的门联 五、老街巷风景线 六、北京古戏楼 七、漫话北京奇石下篇 北京胡同风情游经典线路 一、东城区胡同游 二、西城区胡同游 三、宣武区胡同游附 老北京胡同民情风俗画

章节摘录

  上篇 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与建筑  一、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胡同中的独特建筑,大多数为坐北朝南,由北房、东西厢房、南房加院墙围合而成。在兴建时,依据主人的财力和要求及工匠的技术,建造的宅院在规格上也有所变化,又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大四合院多为二进或三进,进门是外院,经垂花门进中院,再转向后院。北房又称正房,和垂花门建在中轴线上;东、西厢房对称;南房又称倒座房,位置与中轴线错开一些。院的门楼都建在东南角,其方位按八卦中的“巽”位安排。院的基地多数为东西短、南北长的纵长方形。  封建社会里的大家族多为几世同堂,因此又要求上下有别、内外有别、主仆分明,往往是老辈住正房(即是北房),儿孙住东西厢房或后院,南屋为书房。院里种枣树、海棠或石榴树,夏季搭架栽种葡萄,安置鱼缸养金鱼,老北京的俚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就生动地描述了过去四合院里富贵人家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为什么要种枣树、石榴树呢?不仅是因为花香四溢,更喜的是秋天硕果累累,正合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多子多孙、人财兴旺的意愿。也有居民在院内栽紫丁香的,取其“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京胡同文化之旅 PDF格式下载



图文并茂,中英双语。印刷不错


这书非常的一般,像这样介绍胡同的书都是些皮毛类的书籍,好在我是给单位买做资料用的!


有意思 ,比那本建筑之旅要好得多了。闲暇时翻翻,开卷有益呀。


  李明德先生做这件事的立意不错,舒乙先生的代序很好,罗哲文先生的题字也很唬人,但是书的内容有点过于简略。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要留篇幅给英译文和图片的原因,本书对所涉及的每一个话题都过于简单。
  
  以本书对四合院的评价为例,从20页开始,到第35页结束,貌似对一本200页的小书来说已经不少,但仔细算算,豆腐块大小的文字一共就6、7段,2000字上下。除去必须交代的内容,也是所有关于胡同四合院书籍开始必定涉及的部分,已经没有什么余地给作者发表自己看法的余地了。
  
  如果作者本意就是给来京旅游的人士看的,倒也无妨,但个人以为,不必拉上罗老和舒乙先生了,这有点太吊我们胃口了吧!
  
  如果作者本意是给来京旅游的外国友人看的,那我建议,随便找一个外国友人,帮忙花点时间校正一下此书的英文。至少,我从没听说门墩儿的翻译是"piers for ages".
  
  
  总之,比较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