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建筑文化感悟与图说(国内卷)

张祖刚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作者:

张祖刚  

页数:

3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说的是建筑文化理念与知识,并兼谈建筑文化摄影表现。这本国内卷共有210个精品实例资料,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各个年代建筑师的创作作品。全书以图说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表述了作者对建筑文化的感悟,它使得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建筑文化近1000年来发展的一些情况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本书可供广大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和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者学习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广大群众与摄影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张祖刚,1933年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曾在城建部城市设计研究院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近10年,1965年调人中国建筑学会至今。从1984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兼《建筑学报》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建筑学会顾问。1987年作为创建人之一筹建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后连任三届该会的副理事长,并获这一学会颁发的“金牛奖”;2003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作者主要著作有《世界园林发展概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副主编)、《当代中国建筑大师戴念慈》(主编)、《建筑技术新论》(主编之一)等,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60余篇有关建筑科学与建筑文化的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前言一、建筑文化理念 (一)发展 (二)环境 (三)历史 (四)文化 (五)自然 (六)艺术 (七)人行 (八)公正二、建筑文化摄影表现 (一)主题突出 (二)环境优美 (三)宽阔舒展 (四)深远立体 (五)光线柔透 (六)色彩统一 (七)人物点缀 (八)意境成景三、国内建筑文化精品图说 (一)陕西 (二)北京 (三)天津 (四)河北 (五)山东 (六)江苏 (七)上海 (八)浙江 (九)安徽 (十)福建 (十一)广东 (十二)海南 (十三)湖北 (十四)湖南 (十五)广西 (十六)四川 (十七)云南 (十八)新疆 (十九)甘肃 (二十)香港 (二十一)澳门 (二十二)台湾

章节摘录

  一 建筑文化理念  这里所说的建筑是“大建筑”,包括城市、建筑和园林,这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有着三位一体的本质联系。钱学森先生将此三位一体命名为“建筑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大学科而存在。中外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关系十分密切。这一建筑科学理念、整体性的哲学思想会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这里所提的文化是“大文化”,从大文化概念来看,它包括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一个文化圈或一个地域的文化,可以说是地域的特殊生活方式或生活道理,它包括这里的一切人造制品、知识、信仰、价值和规范等,它综合反映了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观念、习俗以及自然生态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大建筑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它既有文化艺术,又含有科学技术。什么是科学技术,就是以逻辑思维、逻辑语言对大自然对事物的探索、研究和认识,这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的事隋;什么是艺术,就是以形象思维、形象感受对大自然对事物的描绘、表现和传播,这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事情;包括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的建筑科学家是兼上述两家、融两家的专门家,这是由大建筑事业的性质、本身属性所决定的。因而,我们从大建筑文化的观点来分析研究中外建筑文化的情况,以得到比较深刻和综合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  通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的建设实践,中国城市与建筑、园林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这些内容将在国内卷中介绍。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缺陷:片面追求建筑形式,不适合实际与环境;规模过大,容积率高,水、气、垃圾污染环境;大拆大建毁掉历史,缺少整体保护规划;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无视本国地域文化;占用绿地,浪费资源,获取少数私人利益;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肌理无序,失去特色;城市交通拥塞混乱,影响居民生活安全;忽视弱势群体利益,扩大居民贫富差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建筑文化感悟与图说(国内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