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
2009-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356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09》是继2007年开始的第三本年度报告。与前两本报告不同,本年度报告扩充为四章和一组附录。第1章全面介绍我国建筑能耗状况;第2章是作者从中外能耗对比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出发,对建筑节能的思考和认识。这是作者结合工程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初步结果,是第一次向全社会展示;第3章对当前广泛流行的一些产品、技术和理念进行评价;第4章是对一些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措施的介绍,希望这些技术措施能及时地帮助解决各地建筑节能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第1章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1.1 中国建筑能耗总体状况1.1.1 中国建筑能耗特点与分类1.1.2 2006年我国建筑能源消耗情况1.1.3 近年来我国建筑能耗发展变化情况1.2 城镇建筑采暖用能1.2.1 北方城镇采暖用能状况1.2.2 南方建筑采暖状况1.3 城镇住宅除采暖外能耗状况1.3.1 城镇住宅除采暖外的能耗状况1.3.2 典型城市居民其他能耗调研结果1.3.3 城镇住宅除采暖外能耗的发展趋势1.4 公共建筑能耗1.4.1 公共建筑除采暖之外能耗的构成1.4.2 办公建筑能耗现状和特点1.4.3 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和特点1.4.4 其他类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和特点1.4.5 特定功能能耗:信息中心耗电和厨房餐厅能耗1.4.6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的总体现状1.4.7 我国目前公共建筑发展中的严峻问题和节能任务1.5 农村能耗现状1.5.1 农村建筑能源消费状况1.5.2 农村建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1.5.3 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及农村建筑节能策略1.6 2030年我国建筑能耗情景分析1.6.1 情景分析方法和基本假设1.6.2 情景预测结果及分析1.7 中国生态足迹1.7.1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概念1.7.2 中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发展第2章 建筑节能理念思辨2.1 中外城镇建筑能耗比较2.1.1 中外建筑宏观能耗比较2.1.2 中美校园办公建筑能耗比较分析2.1.3 中外住宅建筑能耗比较分析2.2 应该怎样控制建筑内的物理环境2.3 什么样的室内环境是舒适、健康的环境2.3.1 热舒适的基本概念2.3.2 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的关系2.3.3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3.4 热环境与工作效率的关系2.3.5 小结2.4 什么是建筑节能 2.4.1 查对技术清单的方法2.4.2 考核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方法2.4.3 比较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2.4.4 从实际能耗数据出发的方法2.5 关于零能耗建筑 2.5.1 什么是零能耗建筑2.5.2 实现零能耗建筑的条件与适应性2。5.3 大城市倡导零能耗建筑的不良后果2.5.4 对发展“零能耗建筑。的态度2.6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第3章 某些建筑节能技术与措施的适用性分析3.1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3.1.1 国际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体系比较……第3章 某些建筑节能技术与措施的适用性分析第4章 建筑节能新技术与措施附录一 建筑能耗相关数据汇总附录二 中国建筑能耗模型附录三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附录四 大型公共建筑基于用能定额的全过程节能管理体系附录五 空调环境对人体长期健康状况的影响附录六 国内外热舒适的研究进展附录七 分项能耗模型
第1章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1.1 中国建筑能耗总体状况 1.1.1 中国建筑能耗特点与分类建筑可分为生产用建筑(工业建筑)和非生产用建筑(民用建筑)。由于工业建筑的能耗在很大程度上与生产要求有关,并且一般都统计在生产用能中,本书只讨论民用建筑的能耗。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筑业飞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维修和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而人们在使用建筑过程中,比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消耗的能源总量更大。这类能耗称为建筑运行能耗,它将一直伴随建筑物的使用过程而发生。总体来看,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而且,建材和建造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建筑运行消耗能源的目的是为居住者或使用者提供服务,由人直接控制和管理,除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外,人的行为对能源消耗高低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建筑运行能耗应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对象,也是我国当前建筑节能的主要任务所在。 本书仅讨论建筑运行能耗,书中提及的建筑能耗均为民用建筑运行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