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居
2009-12
中国建筑工业
丁俊清//杨新平
308
无
秦以前,相传中华大地上主要生存着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经过连年不断的战争,最终华夏集团取得了胜利,上古三大文化集团基本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强大的部族,历史上称为夏族或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在东南地区还有一个古老的部族称为“越”或“於越”,以后,越族逐渐为夏族兼并而融入华夏族之中。秦统一各国后,到汉代,我国都用汉人、汉民的称呼,当时,它还不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直到隋唐,汉族这个名称才基本固定下来。历史上的汉族与我国现代的汉族的含义不尽相同。历史上的汉族,实际上从大部族来说它是综合了华夏、东夷、苗蛮、百越各部族而以中原地区华夏文化为主的一个民族。其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地带又出现乌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南方又有山越、蛮、俚、僚、爨等族,各民族之间经过不断的战争和迁徙、交往达到了大融合,成为统一的汉民族。汉族地区的发展与分布汉族祖先长时间来一直居住在以长安京都为中心的中原地带,即今陕、甘、晋、豫地区。东汉一两晋时期,黄河流域地区长期战乱和自然灾害,使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永嘉之乱后,大批汉人纷纷南迁,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当时大量人口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他们以宗族、部落、宾客和乡里等关系结队迁移。大部分东移到江淮地区,因为当时秦岭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的一片土地还是相对比较稳定。也有部分人民南迁到太湖以南的吴、吴兴、会稽三郡,也有一些迁入金衢盆地和抚河流域。再有部分则沿汉水流域西迁到四川盆地。隋唐统一中原,人民生活渐趋稳定和改善,但周边民族之间的战争和交往仍较频繁。周边民族人民不断迁入中原,与中原汉人杂居、融合,如北方的一些民族迁入长安、洛阳和开封、太原等地。也有少部分迁入陕北、甘肃、晋北、冀北等地。在西域的民族则东迁到长安、洛阳,东北的民族则向南入迁关内。通过移民、杂居、通婚,汉族和周边民族之间加强了经济、文化,包括农业、手工业、生活习俗、语言、服饰的交往,可以说已经融合在汉民族文化之内而没有什么区别。到北宋时期,中原文献中已没有突厥、胡人、吐蕃、沙陀等周边民族成员的记载了。
作者经过广泛实地调查并博览众籍,提出了浙江民居的基本类型、文化地域分布、特色和成因,认为以河姆渡为代表的昊越古国悬虚构屋方式孕化、发展出来的干阑式、穿斗架民居体系,是浙人顺应多雨、潮湿、地形疏碎环境的最好选择和智慧结晶。浙江又因“山泽多藏背,风土清且嘉”的自然条件成为历史上中原人士南下的首选地之一,带来了礼乐文化和法典制度,使周朝的住宅制度得以创造性地继承发扬,甚至于一些很古老的形制得以保存、传流至今,如分布在浙中、浙东丘陵、山地中众多的“四面厅”、 “套屋”便是实例。另一方面,浙江又因儒雅发达的文化条件和明清时期资本经济早期发生之地,产生了园林宅第、宁波大墙门等顺应新经济、新生活方式的住宅形制。 就住宅和环境、社会、人文的关系,作者提出了浙江民居的适形、内省、崇装饰、环农业及“和而不同”的特征,又根据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浙江民居建筑艺术园林宅第的“缩天之美”,宁波大墙门的“藏天之美”,绍兴台门的“测天之美”,十三间头、小天井住宅的“治人之美”,浙南长屋的“自然之美”。这些归纳,简单扼要,颇具中华文化哲理。作者还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浙江民居的继承和发扬作了积极探索,提出有益的建议。 本套丛书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元鼎总主编,各分卷主编为长期从事民居研究的国内专家。全套丛书精心编撰,集数十年民居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可供建筑工作者、建筑院校师生、民族学工作者、历史学者、美术工作者和广大读者阅读。
丁俊清,浙江龙游县人,1943年生,196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历任温州市规划设计处主任,温州市规划局副总规划师兼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退休后任温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规划学会会员,温州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大学顾问教授。曾任浙江省规划学会常务理事,省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四本:《中国居住文化》、《温州乡土建筑》、《溆水龙游》、《江南居民》,曾为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打火石》,其敬业精神和优秀业绩刊登于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报界主持的《温州学人》访谈录。杨新平,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浙江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及文化遗产研究生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主持或参与仙居南峰塔、平阳宝胜寺双塔、湖州飞英塔等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设计。在文化遗产保护、宗教建筑、古桥梁、乡土建筑、地方史等领域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著)数十篇(部),如《长乐》(江南古村落丛书)、《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主编之一)、“保国寺大殿建筑形制分析与探讨”、“中世纪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及其对中国清真寺建筑的影响”“松阳延庆寺宋塔初步研究”、“东南阙里——衢州孔氏南宗家庙探微”、“水乡景观的特质”、“重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确认制度”、“《佛罗伦萨宪章》与历史园林保护”、“《关于乡土建筑的国际宪章》与我国历史村镇保护”、“村落、文化与空间构成”、“我国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及其转型”等。
总序前言第一章 浙江民居生成条件和基本特征第二章 浙江民居原型、演变和发展第三章 浙江聚落选址、布局与形态特征第四章 浙江聚落公共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第五章 浙江民居主要类型和文化区域分布第六章 浙北民居第七章 浙东民居第八章 浙中民居第九章 浙西民居第十章 浙南民居第十一章 浙江民居的营建经验第十二章 浙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作者简介
插图:(二)科举士人中国自隋代设立科举制之后,以考试选才任官职,科举成为平民入仕的主要途径,这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当官发财以及经商致富的人,是古代“臣庶居室制度”中“居室”的投资主体。隋唐五代,中举者多为中原人士。自宋代起,南方人才开始出现重大进展,这首先要归功于宋朝的耕读政策。赵氏宗室,重文抑武,宋仁宗下令州县立学,并制定了耕读政策,规定学士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士商和他们的子弟不得参与科举考试,只许士农参加。虽然有些朝代同一省份各府州县参加乡试的人数有一定的配额,但录取时没有地区举额分配制度,完全是自由竞争,择优录取。浙江山清水秀,经济、文化相对较为发达,于是县学、社学、书院蓬勃发展,科举中试者猛增,尤其是南宋,浙江为京畿之地,考取的进士为北宋的3倍多,成为全国进士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省,被誉为“财赋重区,人文渊薮”。
能够承担这本书的编写任务,感到十分光荣而又责任重大,为了尽可能全面、准确介绍浙江居民,可以说是足迹遍山野,很辛苦,也很快乐,辛苦是暂时的,快乐是无限的。一是通过对浙江民居横东南西北中,竖由今及古的全面了解,仿佛趟进了浙江的历史长河,约略看到浙江人民的生活历程和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领悟了在浙江历史进程中“家园”所起的作用,感觉自己的生存空间拓宽了,生命延长了。二是调查过程中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受到纯朴民风的感染。比如到富阳窈口时已傍晚,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没办法画出“友于堂”的柱网平面图,当地的潘国祺先生答应帮助我们,我简单示范了一下怎么画,不到一个月,他完成了一张1:500的手绘平面图,画法虽然不规范,但十分仔细,连踏步尺寸、地面高差都画出来了,事后才知,他把在宁波工作的儿子叫回来一起测量、画的。缙云松岩百廿间天井和楼梯的尺寸、位置是通过电话,当地农民当场找位置量尺寸解决的。调查永嘉某屋,是盛夏,一条大黄狗向我窜来,一位老太婆赶出屋来吆喝住,完成了屋前屋后拍摄工作,全身已湿透,进屋时,老人揣着半个西瓜在门口等我,她对一个陌生人毫无戒心并且以亲人相待,老人还告诉我她的孙子也在城里工作,在什么单位,家住哪条巷,此情此意,至今难忘。本书还引用了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和他带领的老师、研究生、学生一行30多人于1996年的温州传统古民居测绘资料。事情是我和今任温州市规划局局长肖建雄同志发起并联络的,由于那时对古民居保护的认识不足,我们出于社会责任感做这等好事却承受了很大压力,他们的条件很差,看到师生们坦然忘我地工作,乡亲们打着扇子为他(她)们赶蚊子、纳凉的情景,得到了很大的安慰。今天借此向这些师生和有关市县当时的规划局领导、同志们表示感谢。不禁想起当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一番话,他说,只有知道一个国家底层人民的生活和乐趣,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是的,“家”,是生活出来的,不是营造出来的,正是这个家室,给予每个人家庭之乐,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创造了浙江的辉煌。本书部分插图扫描、文稿打印由温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陈静、沈春园、叶众乐、唐志勇、张有华、刘熙丰等同志帮助,温州技术职工学院刘淑婷教授帮助画小钢笔画。感谢朋友夏贤榜、南建中、邓元平多次陪我到各地调查;朋友黄建军,为了我的民居爱好几乎陪我跑遍了江南各省。我写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全家发动:子女、侄子都为我的调查车行浙江的山山乡乡。感谢浙江各地文化部门在调查过程中予以支持,还要特别感谢主编陆元鼎教授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没有他们的组织、领导,就没有本书的问世。最后,借用著名作家王旭烽的一首诗,表达我们对浙江人民、浙江历史、浙江民居的感怀:春秋家园,七千年深入鸿蒙。两浙人文,薪火传不尽如缕。我欲因之梦吴越,山川文物一望间。这是关于故土的思念,这是绿叶对根的怀想。
《浙江民居》:中国民居建筑丛书
无
这本书还行,相对于浙江民居介绍的书很多,所以这本书相对一些别的书来说还是比较详细的。
目前所见的浙江民居书中,此本算是最详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