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期中西建筑文化交融
2011-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晓丹
241
《康乾期中西建筑文化交融》,本书把握中国17~18世纪的宏观背景,首次从双向的角度关注中西建筑关系,挖掘和梳理了康乾期这200年间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主要线索,廓清了相关史实,探索了这一时期建筑文化交流的理论框架。内容包括背景、西学东渐的中国建筑、中学西传的西方建筑三篇,从已有研究中忽略或遗漏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
李晓丹,200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文物建筑保护、城市公共空间、开采沉陷区建筑及矿业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大、中型工程项目20余项。
上篇 背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百年潮涌:17~18世纪中西关系
一、交流概述
(一)交流背景
(二)本质特性
(三)交流途径
(四)本质结果
二、争夺“东方黄金”
(一)捷足先登——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与沿海地区西式建筑的诞生
(二)荷兰
(三)英国
(四)法国与法国东印度公司
三、传播“上帝福音”
(一)利玛窦“科学传教”政策
(二)清政府的利用政策
(三)后果
四、西方对中国的研究
(一)“中国热”
(二)西方人研究中国的起点
(三)法国皇家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对中国的研究
五、中国人的西访
六、“礼仪之争”
(一)起因
(二)过程
(三)后果与影响
第三章 西儒东来与开放的中国
一、中国皇帝与传教士
(一)相识与赏识
(二)重用与限制
二、士人与传教士
(一)晚明士人与传教士
(二)徐光启与西学
(三)清初士人与传教士
三、传教士兼国王数学家进入中国宫廷
(一)背景
(二)经过
四、传教士艺术家
中篇 西学东渐中的中国建筑
第四章 中国人看西式建筑
一、滥觞期-
(一)捷足先登——中国沿海地区西式建筑的诞生
(二)初遇波折——西式建筑从澳门到内地
(三)台湾
二、发展期
(一)明末西方建筑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宫廷
(二)清初西方建筑知识进一步传播,教堂建筑蓬勃发展
三、高潮期
(一)皇家园林中大规模西洋建筑的出现及其影响
(二)西方建筑信息大量传入
四、衰落期
第五章 教堂建筑与商业建筑
一、教堂建筑
(一)天主教建筑
(二)东正教建筑
二、商业建筑
(一)最初澳门出现西式建筑
(二)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
下篇 中学西传中的西方建筑
附录
后记
致谢
(四)本质结果在这次文化交流当中,正如张西平先生所说,“在向对方的学习中,西方走出了中世纪,借东方之火煮熟了自己的肉,而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运动终未酿成社会大潮。”正如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利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武器,17、18世纪启蒙时代,一部分哲人受中国文化启发并借助中国哲学(以耶稣会士为中介)为武器,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主张。中国这一处于东方的,与西方气质完全不同的独特文化,给启蒙运动注入了精神力量,中国文化风靡一时,对西方当时社会及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学者赫德逊也承认:“亚洲文化参与了欧洲传统本身的形成……在19世纪以前,亚洲对欧洲的影响要比欧洲对亚洲的影响深刻得多……,在18世纪,令人神魂颠倒的则是中国。” 在双方文化的接触当中,彼此从认识、知道对方的存在到熟悉的过程中,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双方看待世界的方法,而且也改变了各自的审美。建筑上,在中国沿海和内地先后出现西式建筑,甚至在中国的皇家园林中也引进了西式元素,而且在建筑技术、建筑表现技法等方面均有变化,成为19世纪后中国近代“中西交融”建筑思潮的滥觞。而西方出现了深受东方和中国影响的洛可可建筑,中国园林的西传也从根本上影响了西方造园艺术的改变。日后“中国热”消失,西方造园艺术并没有回到纯净的古典主义去,至今仍维持着自然风景园的基调,所以,中国造园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一直维持到现在。 二、争夺“东方黄金” 西方各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争夺“东方黄金”,展开激烈争夺。 (一)捷足先登--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与沿海地区西式建筑的诞生16~17世纪,中国和西方的贸易被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垄断。 16世纪,是葡萄牙在远东海洋上称王称霸的时代,它是第一个闯入中国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和中国直接进行贸易的西方国家。葡萄牙人第一次与中国人的相会是在马六甲。1514年(明正德九年),两位葡萄牙商人、航海家科尔沙利(Corsali)、埃姆波利(Empoli)到达广东沿海进行贸易,成为16世纪最早到中国的西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