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多义景观

王向荣,林箐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王向荣,林箐 著  

页数:

259  

字数:

5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是由王向荣和林箐于2000年9月创办的,是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工作室。之所以将工作室命名为“多义景观”是因为我们所理解的景观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本身就是多义的。我们也始终感兴趣于景观的多种含义和多种表达方式。同时,在设计中,始终追求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满足功能的、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的、具有多重含义、多重表现力和多重感染力的景观。《多义景观》收录事务所的代表景观设计作品。

作者简介

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风景园林》主编,《中国园林》副主编,香港大学荣誉教授,西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客座教授。198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1986年获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1991—1995年留学于德国卡塞尔大学城市与景观规划系,获博士学位。 林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1993年获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学士学位,199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学位,2003—2004年法国凡尔赛国立景观学院访问学者,2005年获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王向荣和林箐访谈录
城市区域
重塑天堂
杭州西湖湖西区域规划
“泉城”的水岸复兴
济南大明湖及护城河
湖城之间的生态系统
无锡太湖生态博览园
高原上的山水城市
兰州市山水城市景观规划
新城中心
绿色的都市厅堂
湖州市仁皇山新区中轴
鱼塘上的公园和城市新区
2007厦门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园博园
城市与太湖间的绿色纽带
无锡尚贤河湿地公园
盐场上的绿色走廊
潍坊滨海开发区中央商务区
延山引水
平潭竹屿湖
城市公共空间
闹市中的圣堂
北京王府井教堂广场
十字路口的景观
北京中关村广场核心地段
时空转换的立体花园
年上海世博会中心绿地
北京的坛
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
公园
面朝大海
厦门海湾公园
探索一段浓缩的自然历史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将自然引入城市,把城市带入自然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央公园
公园即雕塑
郑州市雕塑公园
湿地
湿地作为城市的绿心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太湖流域的典型河流湿地系统
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之滨的生物家园
无锡贡湖湾湿地
消亡湖泊的再生
杭州湘湖
水岸
城市生活的魅力水岸
厦门环杏林湾水岸
大学与企业园区
舞动的线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中心绿地
动与静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运动花园
韵律与跳动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信息中心绿地
生命的结构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
山溪风景
青岛软件园
总部庄园
廊坊新奥总部公园
校园内的绿道系统
苏州科技学院新校区景观
展览花园
黑白灰的诗意
竹园
印象-色彩
青岛园
回归花园的本质
快乐田园
四季轮回
四盒园
一切皆花园
天地之间
秘境之旅
心灵的花园
住区
穿越杨树林
北京纳帕溪谷
立体的社区花园
北京青塔二期东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公园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中产阶级力量快速崛起,许多过去属于王室和贵族的园林开始向公众开放。 1779年,德国的园林理论家希尔施菲尔德在《园林艺术原理》(Theorie der Gartenkunst)中提出了大众园林(Volksgarten)的概念——一个开放的为所有公民享用的园林。他认为:“(大众)园林是这样一个场所,在那里人们能够舒适地、安逸地享受乡村生活的利益,能够享受自由、观赏、散步、空气、凉爽,可以陶冶精神。” 1804年,德国的园林设计师斯开尔开始设计位于慕尼黑的“英国园”,这片360hm2的土地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向大众开放为目标而设计的大型绿地。后来,德国另一位园林设计师雷内在马格德堡、柏林、莱比锡和德累斯顿等地设计了一系列的公园,并扩展了公园的使用功能。 若干年后,随着美国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的重要措施,出现了大量城市公园,最典型的是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 这些早期的公园都有巨大的尺度,它们的目标是使人们从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和枯燥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为人们提供进行散步、骑马、划船、钓鱼等的场所。这些公园都是体现自然风景的田园牧歌式风格,它们后来影响了全世界。 今天看来,这些早期的公园都是城市建设史上的杰作。它们把大自然引入了闹市区,把城市风景转换成自然风景,它们是人工与自然和谐、城市与乡村和谐的表现。它们为城市公园做了定义,它们的思想是划时代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两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公园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公园有了更多的认识,也进行了许多理论上的探讨。比如,今天的城市是否还需要公园?城市中到底需要多少公园?城市公园多大尺度比较合适?除了田园式,公园的面貌还有哪些可能?公园是否还应有更多的作用? 今天,公园的核心内容并没有改变。公园仍然是大众享受新鲜空气和进行令人愉悦的户外活动的地方。公园是城市中极少数人完全平等的场所,每个人都能找到所需,每个人都可以享用同样的资源,无论性别、年龄、种族、阶层和经济地位。公园也是医治某些城市问题的良药,它改善了城市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公众的生活质量。此外,在城市发展中,公园能提高周围土地的价值,促进城市更新和建设。 当然,在今天,公园又有了更多的意义,功能也更加全面和综合。公园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它承载着更加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也成为人们认知城市、体验城市的场所。公园不仅代表着优美的环境,它更是起到城市社会改良和生态改善的作用,因此公园常常选址于城市中衰败的区域或者已遭到污染或破坏的土地。公园的类型也更加多样,不再有固定的模式和风格,它们是维护城市地域景观和创造景观多样性的载体。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承担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是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园的生态完整性、建造的经济性和维护的低成本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编辑推荐

《多义景观》收录事务所的代表景观设计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多义景观 PDF格式下载



都是大尺度的规划项目,书的板式不错,英文没什么用处,占的大的篇幅!


案例都不错,值得学习!但是英文介绍其实没什么用。


王老师的新书 捧个场吧


这本书比想象中的要厚很多,内容充实,但是大多以实景图片为主,平面图、分析图不够大不够多。算了,当时支持老师们吧~


好好拜读下王老师的书,汲取营养,为我所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