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建造师 22

《建造师》编委会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建造师》编委会 编  

页数:

128  

字数:

270000  

内容概要

《建造师(22)》由李春敏主编,作者结合多年的建设工程法律工作实践,以专业律师的视角,逐一对关于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城市综合建设领投融资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思考建筑企业的投资业务、现代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深入思考。

书籍目录

大视野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当前应对经济硬着陆对策
 构建消防应急社会动员机制的四个基本问题
 国内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对策建议一
企业管理
 提高国有控股公司依法治企水平
 浅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建设
 关于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思考
 对民用建筑设计院发展EPC总承包的几点思考
项目管理
 MS火电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
 论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目标责任制管理
看世界
 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责任的思考
 菲律宾劳务输出经验及对中国劳务经济发展的启示
建造师论坛
 诟病中自省 微词中自律 国企当自强
 社会转型期群体事件的理性思考——群体性事特征及应对策略分析
 从“小我”走向“大我”——浅议当前舆论环境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
 浅议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精细化管理
法律事务
 以科学发展观看待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建设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法律探析
房地产
 基于RElTs和PPP的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新模式研究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背景分析与房地产企业应对策略探讨
案例分析
 中投与淡马锡跨国投资案例对比分析
 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案例分析
 从抽象到具象
 ——以深圳航海运动学校为例记项目总平面的形成
建筑师风采
 用铁军精神筑起的钢铁巨塔
 ——奥林匹克公园嘹望塔工程建设纪实
资讯
 “巴别塔”助中国建筑标准接轨世界北京建工推出英文版
 建筑技术规程
 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开始了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政府组织作为有限政府,不再是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唯一中心。市场、社会力量与政府一起履行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应急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是公共安全服务,其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也包括市场及第三部门。它们彼此之间是一种协商、合作、互动的关系,共同组成一个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共同任务、以实现公共安全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以合理分工为基础的网络。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公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我们应注意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增强社会公众自我动员、避险求生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国防动员体系越来越强调应急功能的发挥。2010年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为此预留了接口。例如,其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国防动员实施预案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在指挥、力量使用、信息和保障等方面相互衔接。”但是,国防动员也是一种自上而下发布命令式的动员,其发力点不在于公众自发、有序的参与。 我们认为,“应急社会动员”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成功应对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等方式,调动企业、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资源,形成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它贯穿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形成分工合理、合作协商的无缝隙伙伴关系。 在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分类中,火灾属于事故灾难。对于火灾的预防与处置,我们也要贯彻应急社会动员的理念。所谓的消防应急社会动员,就是指应急社会动员在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中的具体体现。其中,政府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消防应急管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都要扮演主要角色,与政府形成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消防事业的发展。 二、消防应急社会动员的作用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实践来看,在应急管理中,政府所掌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巨大,是其他任何机构与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应急管理不能缺少政府的权威与主导。但是,突发事件的危害经常会超出一个社会的承受力。产生严重的后果,使社会正常运行的秩序被扰乱。单纯依赖政府应急经常会导致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昂。例如,美国学者通过对2004年印度洋海啸救援的研究认为。官僚体制决策缓慢,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


编辑推荐

《建造师22》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建造师 22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