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 OS架构手册
2008-7
人民邮电出版社
Ben Morris
397
无
Symbian OS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且正在从高端向中端市场普及,在手机的演进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包括18章和2个附录,首先追溯了Symbian公司和Symbian操作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描述了Symbian操作系统的架构,对Symbian操作系统中面向对象的关键思想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层次地对Symbian操作系统模型进行了完整的、高水平且结构化的描述,结合具体发展案例,对Symbain操作系统的历史和演进的一些关键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书中还通过与Symbian操作系统开发的一些核心开发人员的回忆,努力探索Symbian操作系统产生、演进的动力和核心要素。 本书深入浅出,并不要求非常专业的背景知识,适合手机软件业余爱好者,也适合手机操作系统专业的开发人员、设计人员、架构师,甚至是与手机业相关的管理、决策人员。
BenMorris在1997年10月加入Psion软件公司,加入后在第一代C++产品和当时还是EPOC32操作系统的Java SDK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团队中工作。他领导了一个为EPOC32系统ER5版本生产SDK的小团队,当Psion软件公司变为Symbian公司之后,他负责领导和扩展公司的系统文档团队。2002年,他加
第1章 手机为何与众不同 1.1 移动电话的起源 1.2 从2G到3G 1.3 移动电话的演变 1.4 技术和软作用 1.5 剧变和复杂性 1.6 关于手机 第2章 Symbian操作系统历史和史前史 2.1 技术的发展 2.2 开端 2.3 Psion的史前史 2.4 Symbian操作系统的开始 2.5 移动市场的机会 2.6 首批许可项目的背景 2.7 设备系列 2.8 操作系统的影响 第3章 Symbian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简介 3.1 设计目标和体系结构 3.2 Symbian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模式 3.3 为什么体系结构很重要 3.4 Symbian操作系统分层结构 3.5 主要的设计模式 3.6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观察 3.7 Symbian操作系统惯用法 3.8 Symbian OS v9的平台安全 第4章 面向对象简介 4.1 背景 4.2 最大的吸引力 4.3 面向对象的起源 4.4 面向对象的关键思想 4.5 面向对象的语言 第5章 Symbian操作系统分层模型 5.1 简介 5.2 基本概念 5.3 Symbian OS v9.3模型的逐层概述 5.4 模型没有展示的东西 5.5 历史 第6章 UI框架层 6.1 简介 6.2 目的 6.3 设计目标 6.4 概述 6.5 体系架构 6.6 UI体系的简短历史 6.7 组件集合 第7章 应用服务层 7.1 简介 7.2 目的 7.3 设计目标 7.4 概况 7.5 遗留应用引擎 7.6 体系结构 7.7 组件集合 第8章 操作系统服务层 8.1 简介 8.2 目的 8.3 设计目标 8.4 概况 8.5 体系结构 8.6 通用操作系统服务模块 8.7 多媒体和图形服务块 8.8 连通性服务模块 第9章 通信服务块 9.1 引言 9.2 目的 9.3 设计目标 9.4 概述 9.5 架构 9.6 通信框架 9.7 电话服务 9.8 联网服务 9.9 短链路服务 第10章 基本服务层 10.1 引言 10.2 目的 10.3 设计目标 10.4 概述 10.5 架构 10.6 组件集 第11章 内核服务与硬件接口层 11.1 引言 11.2 目的 11.3 设计目标 11.4 概述 11.5 EKA1和EKA2 11.6 单组件集 11.7 内核架构块 11.8 内核架构组件集 第12章 Java ME子系统 12.1 引言 12.2 Java ME子系统的需求 12.3 Java ME子系统的设计目标 12.4 Symbian OS中的Java演变过程 12.5 架构 12.6 组件集 第13章 谈谈Symbian OS的演进 13.1 技术现状 13.2 Symbian OS v6版本概要 13.3 Symbian OS v7版本概要 13.4 Symbian OS v8版本概要 13.5 Symbian OS v9版本概要 第14章 Symbian操作系统中面向对象设计的应用 14.1 引言 14.2 在Psion开创对象的方法 14.3 一个彻底面向对象的系统 第15章 不断增加的手机复杂性 15.1 引言 15.2 手机结构 15.3 手机操作系统 15.4 电话 15.5 消息:在手机上有所不同 第16章 一种规格不适合所有情况:激进的UI界面解决方案 16.1 引言 16.2 Eikon GUI的背景 16.3 Eikon 设计要点 16.4 设备家族策略 16.5 Quartz 16.6 Pearl 16.7 夜莺 16.8 如何开发一个世界级GUI 16.9 Symbian OS用户界面架构 16.10 未来的方向 第17章 系统的演进和更新 17.1 简介 17.2 设计的生存期 17.3 Symbian操作系统中的更新 17.4 内核的演进 17.5 电话的演进 17.6 声音和显示的演进 17.7 定义皮肤 17.8 向标准的C++迈进 第18章 创造性乐园还是软件工厂 18.1 引言 18.2 软件问题 18.3 太多的危险 18.4 软件开发方法 18.5 开发软件真正关心什么 附录A Symbian操作系统组件参考 附录B 访谈传记 参考文献
第1章 手机为何与众不同 1.1 移动电话的起源 最初的移动电话网络是从一些专用的移动无线系统使用的技术演进而来的,比如火车机车控制系统、出租车的无线电系统以及应用于应急情况、治安服务和类似军事系统的封闭网络等。 第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是芬兰的Autoradiopuhelin(ARP,汽车无线电话)网络,它对客户是完全开放的,而不受限于特定的私有用户群。这个网络是一个基于汽车的系统,由芬兰国家电话公司于1971年创建,它的用户数最多的时候大约有35000个[Haikio 2002,P.158]。 更高级的系统是1981年成立的北欧移动电话(NMT)网络,它是一个北欧国家电信垄断集团(包括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的伙伴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已达到了440000用户,也就是,超过了ARP用户数的十倍[Haikio 2002,P.1581。与ARP不同,它不再需要一个汽车防护罩来保护这些无线电硬件。Ericsson,还有后来的Nokia,都是该系统基础设施和电话的主要供应商,借助这些设施和电话的帮助,这两个公司在商用移动电话系统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在其他地区,摩托罗拉和AT&T在北美竞相引入移动电话服务,第一个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网络是AT&T在1984年投入公共运营的。1985年,基于AMPS演变的欧洲网络(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在英国(Vodafone)、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开放。德国在1981年就引入了它自己的系统。在日本,NTT在1979年就引入了一种基于汽车的有限制的移动电话服务2,这时的NTT还不是私有化的电信垄断企业,它的扩张直到l984年才得到抑制。1991年,由TACS演变的系统在日本投入使用。 所有这些系统都是基于蜂窝的模拟网络,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代(1G)移动电话网络(ARP有时被称为0代)。 第二代(2G)网络的历史是在1982年开始的,这一年ETSI——欧洲电信标准组织,启动了移动通信特别研究小组(GSM)工程,用于定义和标准化下一代移动电话技术3,他们的目标是在1991年建立第一个系统,而且到2000年能达到1000万用户。欧洲委员会在1984年认可了GSM,1986年落实了频谱协商,1987年开始投入开发。GSM反映了一种深刻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这使得不断增长的移动电话世界的无缝通信将成为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这个大工程的一部分。在新移动电话网络出现过程中,对于传统垄断电信供应商的竞争对手,异常的政治局势是它能够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什么是手机的心脏和灵魂,那就是手机操作系统。 哪种手机操作系统的用户多达2亿,那就是Symbian OS。 截至2007年12月31日,2007年全球基于Symbian OS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730万部,比2006年(5170万部)增长了50%。 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Symbian OS是真正的领导者。 本书作者Ben Morris是Symbian公司的元老之一。在Symbian公司的前身——Psion软件公司时即已加入,负责Symbian操作系统原始的模型开发。 这是Symbian推出的第一本聚焦于手机操作系统架构及其演进的图书。 从此书中,你将了解Symbian OS背后的诸多精彩故事,对未来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也将有全新的认识。
无
买了快一年了。。现在来评价哦。。。书的质量不错,想提高的,多学的,可以看看
这本书写的很好,很有用
对书的内容没有看,一看寄来后的书皮,我的读书的心情顿时没有了。怎么搞的那么脏啊,最后一页居然皱起了。
机器人的水平终于到了发表的地步~~~
内容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