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99-07
地质出版社
王兆馨
内 容 简 介
基于作者有在30多个国家工作或考察的经历和多种外语(俄语、英语)的良好能力,本书中汇集了大
量国内外勘探和开发地下水的成功实例(其中有多项是作者亲自主持或参与的)和综合性资料。国外部分总
结了从1981年开始执行UNDP项目到1996年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和经验;国
内部分重点利用了作者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南岩溶地区调查和研究取得的资料。全书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评价和开发,包括四章;第二部分,国际经验的对比研究,也包括四章。
本书除英文摘要外,全部附图、附表均有英文名称;附录内容大部分也译成英文,以便为国际交流提供方便。
本书可供水文地质、国土规划、农田水利、城市给排水及环境保护等专业和管理人员使用,也是研究经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作 者 简 介
籍传茂(JiChuan-
mao)国土资源部高级咨
询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
师,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
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质
系,40年来先后在地质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及
所属三峡地质大队、水文
地质技术方法队)、地矿
部国际合作司和科技高
级咨询中心等单位任职,
长期在国内外从事区域
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开发
等工作,1987年晋升为教
授级高级工程师,1993年
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先后兼任北京地质管理
干部学院、西安地质学
院、贵州工业大学等院校
校客座教授。现任中国地
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国际水文地
质学家协会(IAH)英文刊
物《水文地质》季刊编委
等职。
作 者 简 介
王兆馨(WangZhao-
Xin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勘查院教授级高级工
程师,1958年毕业于原苏
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40
年来先后在地质部水文
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水
文地质技术方法队、地矿
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
等单位,长期从事地下水
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
用等方面工作,先后主持
和负责多项国家和部重
点科研项目,曾获部级科
技成果一、二等奖三项,
三等奖多项,在中国区域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作
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晋
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曾任中国地质学
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
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等
职。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评价和开发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中国概况
第一节 控制地下水资源形成、分布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地下含水系统的划分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形成特点和评价
第四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章 典型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研究和开发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资源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
第三节 黄土高原地下水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
第四节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
第五节 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综合利用
第六节 四川盆地地下淡水和地下卤水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地质――侧重城市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开发
第一节 从城市地下水源勘探到城市地质综合性勘察
第二节 地下水水源地的规模和分布
第三节 中国北方城市地下水供水主要经验
第四节 中国南方城市地下水供水主要经验
第五节 地下水超采、负效应、对策
第四章 地下热水和矿泉水的勘察和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地下热水的勘察和利用
第三节 矿泉水的勘察和利用
第四节 小结
第二部分 国际经验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水文地质图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国际水文地质图例和编图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编图
第四节 小比例尺洲际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第五节 地质生态图和地下水脆弱性图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陆地水均衡和地下水均衡
第三节 国家级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四节 跨国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五节 重要经验
第七章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水在农田灌溉和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第三节 城市地下水的开发
第四节 水文地质为解决乡村安全饮用水问题服务
第五节 重要经验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第一节 基本思路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的适度开采问题
第三节 地下水储存量的疏干式开采
第四节 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负效应
第五节 地下水的污染与防治
第六节 地下水管理的一些经验
第七节 小结
结束语
附录一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大会和出版物
附录二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和地质出版社《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选辑》目录
附录三 本书插图目录
附录四 本书插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