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郯庐带新元古界

乔秀夫 等著 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4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作者:

乔秀夫 等著  

页数:

128  

字数:

207000  

内容概要

本书系新元古代区域地层研究专著,核心内容是讨论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包括他们的特征、序列、野外识别标志。将地层灾变事件引入地层研究及区域大地构造分析是本书体现的创新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书中列出了由作者测量的大量区域新元古界剖面,并阐述了对这些野外宏观记录的分析、解释与表达形式。 我们期望本书将有助于当前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层研究,可供野外区域地质学家、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地质研究机构科学家与高等地质院校师生使用参考。当然,对于从事灾变事件地层研究与希望识别地层中地震灾变事件的地质学家,本书将是他们的益友。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综述 一、历史回顾 二、胶辽徐淮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对比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基本理论及原则 第一节 生物地层学原理 一、新元古代生物群特征及其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二、前寒武纪古生物在地层划分中的意义 第二节 灾变事件 一、地震灾变事件记录 二、风暴事件记录 第三节 层序地层不整合界面 第四节 碳酸盐岩测年及中国新元古界年代格架第三章 辽东半岛新元古界 第一节 瓦房店市新元古界 一、永宁组(Qb2y) 二、钓鱼台组(Qb2d) 三、南芬组(Qb2n) 四、桥头组(Z2q) 五、长岭子组(Z2ch) 六、南关岭组(Z2n)、甘井子组(Z2g) 七、营城子组(Z2y)、十三里台组(Z2sh)、马家屯组(Z2m) 八、西瓦房营城子组(Z2y)、十三里台组(Z2sh)、马家屯组(Z2m)、崔家屯组(Z2c)及 周家崴子组(Z2zh) 九、崔家屯组(Z2c)、周家崴子组(Z2zh)、王家坦组(Z2w)和兴民村组(Z2x) 第二节 瓦房店市新元古代综合地层 第三节 辽东半岛南端旅顺一大连地区新元古界 一、永宁组(Qb2y) 二、钓鱼台组(Qb2d) 三、南芬组(Qb2n) 四、桥头组(Z2q) 五、长岭子组(Z2ch) 六、南关岭组(Z2n) 七、甘井子组(Z2g) 八、营城子组(Z2y) 九、十三里台组(Z2sh)、马家屯组(Z2m) 十、崔家屯组(Z2c) 十一、周家崴子组(Z,zh) 第四节 辽东半岛新元古界古生物 一、宏观藻类 二、后生动物化石 三、青白口系微古植物组合 四、震旦系生物组合与沉积相 第五节 辽东半岛南端与辽东半岛北部(瓦房店市)新元古界对比第四章 山东中部新元古界 第一节 莒县及苍山县新元古界 一、莒县浮莱山及邻区新元古界剖面 二、综合地层 三、页岩地球化学资料 第二节 枣庄地区新元古界第五章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 第一节 苏北徐州地区震旦系 第二节 淮北地区史家组与望山组 第三节 从层序地层讨论史家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 第四节 淮北地区九顶山组、张渠组与魏集组 一、张渠村九顶山组和张渠组剖面 二、殷家寨魏集组剖面第六章 淮南地区新元古界 第一节 凤阳新元古界 第二节 寿县新元古界 第三节 淮南地区新元古界生物地层第七章 新元古界地层对比——以地震灾变事件为基础的综合地层对比 第一节 灾变事件对比 第二节 生物地层对比 第三节 古盆地、古构造及层序界面第八章 古郯庐带若干问题探讨 一、古郯庐地震带与全球构造(Rodinia) 二、新元古代盆地与郯庐断裂巨大平移问题 三、古郯庐带两侧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图版说明及图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古郯庐带新元古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