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禧论文选
2008-12-01
地质出版社
刘崇禧 著
293
《刘崇禧论文选》是从刘崇禧教授发表的百余篇论著和学术讲座中选出28篇汇编而成的。全书分四部分:基础地质及水文地质、油田水、油气化探、武术。书中讨论了地下水有机质污染、新构造运动;综述了我国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提出了含油气盆地是自流水盆地的一部分、沉积凹陷是控制油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单元、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是统一体等观点;建立了应用地下水化学分析参数预测盆地含油气性的程序与方法。总结了油气田上方浅层地球化学效应;指出化探找油(气)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化学找油的基础理论;开创了不同勘探阶段油气化探的技术方法。以螳螂拳为重点,对武术运动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刘崇禧论文选》可供油气地质、水文地质科研、生产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自 序第一部分 基础地质及水文地质渭河断陷新构造运动平顶山矿区饮用水源酚污染调查研究从大布苏湖近代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我国含盐湖盆的沉积模式与油气关系第二部分 油田水我国油田水的离子组合特征油田水中可溶气态烃与同位素组成的地球化学意义我国陆相盆地油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我国陆相盆地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演变规律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油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我国油田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特征油田水分析参数在油气地质中的评价与应用第三部分 油气化探某地区水化学方法找油(气)的初步研究油气矿床的水文地球化学普查油气化探中水化学异常模式、稳定性与偏移规律的研究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Near Surface Hvdro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or 0il and Gas in China 我国近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新成果油气化探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我国油气化探近几年来的成果与问题不同勘查阶段油气化探异常的地质意义本世纪初我国油气化探面临的任务本世纪初我国油气化探的发展方向油气化探的经验与教训油田开发中的化探精查技术我国海域油气化探的基本特点Main Achievements of oi1 and Gas Geochemical:Exploration in China第四部分 武 术螳螂拳琐议螳螂拳与健身武术的由来、流派及训练方法刘崇禧主要论著及学术报告目录
(一)异常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潜水水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应表现在大范围的纬度和经度分带上。在同一个水文地质区域里,影响因素是一致的。从同一个水样点的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水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的资料来看,无须考虑气候对水化学异常形成的影响。 2.地形地貌 本区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单一,属堆积地形,总的是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标高20~15m。从宏观上看,异常带出现在斜坡的中间地段;从微地貌上看,水化学异常既出现在岗、坡地形,也在洼地中见到。可见,地形地貌不是控制水化学异常形成的主要条件。 3.盐渍化程度研究区内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现象,但盐渍化分布范围与异常带并不完全吻合。从盐渍化程度类似的油区和非油区的水分析成果截然不同的事实来看,可以断言,盐渍化对异常的形成影响不大。 潜水的密度差值与矿化度不成直线关系,这可说明地下水的浓缩不是单向蒸发的结果。 4.土壤性质区内表层土壤,以壤土为主,次为砂土和粘土,异常和土壤性质在空间上看不出明显的规律。另外,从土壤可溶盐的特征上分析,异常与土壤性质无关。 在地史上,河流多次泛滥和改道,使冲积物的分布很不稳定。总的来看,在异常地段岩性较细属于古河道间带。岩性对异常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从下述资料可以得到旁证。 异常带与古河道间带并不吻合,在古河道间带上有些地段没有水化学异常显示,而在另一些地段水化学异常却超越了古河道间带的范围。 同位于古河道中的含油区和非含油区,水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前者是异常值,后者属背景值的范畴。 非含油区古河道间带上的水化学成分有别于异常区。 第四系一第三系承压水(钻孔)已打穿古河道,水化学成分不受古河道的控制。以该层水和油田水化学成分的相同特征为基础,确定潜水中划分异常的指标,这就间接消除了古河道的影响。 5.其他影响因素地表水系:区内南侧边缘有一条近东西向河流,水量随季节变化很大,枯水期无水,对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意义不大。区内主要沟渠多为南北向,灌溉期对地下水可能有小范围的影响。从异常带延伸方向和渠道直交、不同季节水1骅分析成果对比性较强及地表水的特征来看,可以说明沟渠不会导致异常的形成,相反起了冲淡异常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某些采样点的水化学成分有所影响,通过抽水、观测和选择指标的异常值时已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