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
2004-10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冯先波
348
本书分上篇与下篇两部分,上篇属于总论性质,采用的是“医话”形式,阐述在中医内科临床中进行鉴别诊断时通常会遇到的相近类的有关事项,从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中医诊断基础知识入手,先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内容上尚不涉及具体病证。下篇主要对临床中经常遇到,又容易发生混淆的一些常见疾病或同一疾病中的相似证型,按照中医病证归类,分别列出条目进行鉴别诊断。在每一条目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造成误诊的最常见原因,通过对病因病机、证侯表现的分析比较,彻底弄清楚相似病证的病因病机、证侯特点、发展趋势的异同之处,提出鉴别要点,从而对病证或证侯做出正确的诊断与辨证,能直接为拟订治法指明方向。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青年中医师学习中医内科的中医临床见习、实习、诊疗时参考,或者作为自学中医内科的辅助教材。
冯先波,字若水,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州市。1948年毕业于白求恩大后在解放军从事医疗工作。1956年转业到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任住院医师。1959年参加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首届贵州班学习,结业后仍回单位工作。1972年调贵阳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任教。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直至1992年退休。著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修订本,约30万字。
上篇 要重视鉴别诊断技术的运用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鉴别诊断与主证的关系 关于鉴别诊断中的舍取事项 表证浮脉辨 黄苔主热辨 寒热从口渴辩 尿量颜色与寒热辨 寒热真假辨 虚实的真假辨 伤寒表证与温病表证辨 热邪初入营分时的口不渴辨 从痰的颜色变化辨别肺的寒热 瘀血与舌色变化的关系 咽喉疼痛与热邪的关系 热入血室辨 新感与伏邪辨 耳鸣的虚实辨 心肾不交的虚实辨 心移热于小肠辨 胃不和卧不安辨 诸疝皆归肝经辨 梅核气辨 胃阴不足与真阴欲竭辨 精关不固与遗精的关系 膀胱湿热与下焦湿热的关系 肝气、肝火、肝风的关系 麻木与风、湿、气、血的关系下篇
应该配合中医内科、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姚乃礼】来看,中医学生可以研究一下。。
这本书很不错,内容很实在,和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并不是靠抄袭来东拼西凑,有很多内容都是经验所谈,值得广大的中医内科医师参考学习。
的确是本很不错的书 ,内容真的有教如何鉴别 体质的寒热 辩证 辨症 非常实用。虽然内容有点多 但是很受益 ,建议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 都可以学习下
对于中医内科的学习很有帮助
现在还用不着。好书要先买着珍藏起来。翻了翻,的确讲得很详细。
冯的书就是很细腻,一如他剥茧抽丝的医案分析,很好的!
非常好的一本书,大家一定要好好地读呀
学医之路很漫长
书不错 好好学习
这本书发黄,有些年头。图书才番两下,还算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