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

王明安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王明安  

页数:

345  

内容概要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而有关术后恢复室的记载,最早见于1801年英国的Newcastale医院,它设有两间5张病床的房间,收治术后患者。从历史上看,术后恢复室的发展比现代麻醉学早。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小儿麻痹症的流行,人:112臣气支持广泛使用,从而成为建立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基础。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欧洲各国ICU相继建成。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护理人员的短缺,ICU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临床上又创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其收治对象以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为主,一般逗留时间较短,通常不包括心脏手术患者。1994年美国麻醉学会(ASA)制定了PACtJ标准,使PACU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近年,非住院手术的百分比增加,术后患者已成为PACU的收治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患者即可离开PACU直接回家,因此,PACU的业务范围得到不断发展。  就大部分麻醉和手术后患者而言,其恢复过程是平稳顺利的,而疼痛、恶心呕吐、寒战、情绪不安等也是常见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麻醉后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维持循环稳定等,甚至又有少数重症患者在PACU中进行抢救等。因此,麻醉后恢复过程是围术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患者历经手术和麻醉后,尤其是大的、长时间的手术患者的生理、病理生理等变化的规律,术后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功能的改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各项监测、抢救等,将有助于患者麻醉和手术后早日康复。因此,研究麻醉后患者的恢复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性学问。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进人廊醉后恢复室评估与监测第一节 进入评估一、基本情况评估二、评估方法第二节 监测一、呼吸系统二、循环系统三、神经肌肉传递四、体温五、肾功能六、意识水平七、水电解质平衡第二章 术后急性疼痛的评估与治疗第一节 疼痛的解剖生理学一、疼觉感受器二、脊髓的痛觉传导三、脑内的痛结构第二节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一、痛觉的发生二、疼痛的调控机制第三节 疼痛的生理学一、疼痛的分类二、有关疼痛的几种学说三、常见的致痛物质第四节 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因素一、术后急性疼痛的原因二、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第五节 中枢性镇痛药的临床药理学一、阿片受体的种类和功能二、常用中枢性镇痛药的临床药理学第六节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药理学一、NSAIDS的临床药理作用二、NSAIDS副作用三、常见NSAIDS的临床药理学第七节 术后急性疼痛对机体的影响一、心血管系统二、呼吸系统三、神经内分泌系统四、胃肠道和泌尿系统五、心理、行为六、血液系统七、免疫系统八、肌肉系统第八节 术后疼痛的监测与评估一、疼痛评估的内容和意义二、疼痛的临床评估方法第九节 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一、术后急性疼痛治疗的意义二、术后镇痛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三、术后镇痛方法第十节 术后疼痛治疗的不良反应一、术后疼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二、术后急性疼痛治疗的安全问题第三章 麻醉手术后氧疗与机械通气第一节 麻醉手术后低氧一、麻醉手术后诱发低氧的常见原因二、临床上低氧的分类三、低氧的诊断标准第二节 氧疗的应用一、氧疗的指征和时机二、氧疗的分类三、氧疗的方法四、氧疗的注意事项和撤离问题第三节 机械通气一、需要机械通气的临床情况二、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三、呼吸参数的设置和调节四、呼吸机的撤离问题第四节 高频通气的应用第四章 水、电解质失衡评估与处理第一节 麻醉手术后水、电解质失衡的临床情况一、手术及创伤渗血或出血二、烧伤创面或腹膜炎症液体渗出三、胃肠道功能紊乱四、外科引流和肠瘘五、脱水利尿六、其他第二节 麻醉手术后常见的水、电解质失衡类型一、低钠血症二、高钠血症三、低钾血症四、高钾血症第五章 恢复期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监测、评估和_处理第一节 心血管生理学一、心脏生理学二、血管生理学第二节 心血管功能监测一、心电图监测二、动脉血压监测三、中心静脉压监测四、左房压的监测五、肺动脉压监测六、心排血量监测七、右心功能监测第三节 恢复期心血管功能障碍的评估一、高血压二、低血压三、心律失常四、心力衰竭第四节 恢复期心血管功能障碍的处理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二、恢复期高血压的处理三、恢复期低血压的处理四、恢复期心律失常的处理五、心力衰竭的处理第六章 麻醉后病人苏醒延迟第一节 苏醒延迟的评估一、麻醉药作用时间延长二、药物的相互作用三、呼吸功能不全四、心血管功能障碍五、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六、水电解质失衡七、术中并发症八、其他第二节 苏醒延迟的处理一、加强监测二、根据病因治疗三、拮抗剂的应用第三节 苏醒延迟的预防一、术前评估二、预防措施(原则)第七章 转出醉后恢复室的标准第一节 术中情况评估一、麻醉二、手术第二节 麻醉后恢复室重要并发症及处理一、呼吸系统并发症二、循环系统并发症第三节 病人转出麻醉后恢复室的标准一、住院病人转出PACU的标准二、门诊病人转出PACU的标准三、特殊病人转出PACU的标准第四节 麻醉后转病人到病区的条件第五节 在转出PACU工作中护士的责任第六节 数字记分系统评估一、Carignan评分二、麻醉后恢复评分(PAS)三、Glasgow昏迷评分(GCS)第二篇 特殊病人的术后监测与处理第三篇 麻醉后恢复建设与护理附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