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白话解
2004-5
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弼臣
395
《医宗金鉴》系清代吴谦等人所编.是清代学习中医的教科书.也是现代学习中医的一部重要读物,特别是其中各科的心法要诀.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其中的《幼科心法要诀》把儿科病诊治经验以歌诀的形式进行了归纳。因此《要诀》就成了由清代至今广为流传的学习《儿科学》的辅助读物.对指导临床实践.以及打好中医儿科的基本功,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此次修订在保留二版风格基础上,另力。提要、按语,并将原词解、译注内容扩充改为注释、白话解.对歌诀原文进行全面阐释。使全书具备理、法、方、药临床应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并附部分验案以便读者阅读理解。 本书广泛适应于初学中医者和基层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四诊总括初生门上初生门下惊风门痫证门疳证门吐证门泻证门感冒门瘟疫门署证门霍乱门痢疾门咳嗽门喘证门痰证门疝证门淋证门头痛门腹痛门黄疸门水肿门腹胀门发热门积滞门癖病门汗证门失血门杂证门附:方剂索引
前言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学习中医儿科的辅助读物。由于原书编写体裁是以七言诗歌的形式撰写的,虽然便于诵读记忆,但语言过于简练,难以深入理解。故在1963年编写了《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白话解,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1973年进行再版修订,印刷多次达百万册,成为一部研习和热爱中医药学的广大读者十分欢迎的普及读物。由于学术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现进行第3次修订。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修订建议,并结合原版的具体情况,特作修订如下:一、保持旧版的特点特色、风格面貌和学术价值。二、对旧版体例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如补充了“提要”,以简明概括歌诀主题;将旧版的“注解”改为“注释”,主要是对歌诀原文中难于理解的字、词、术语等加以注释;将旧版的“语译”改为“白话解”,以便与书名呼应。三、增加了“按语”,主要对原文进行病机分析和医理发挥,并附相关的典型病案和方解。四、方中药物剂量单位为保持原貌未作改动,所举现代病案中药物剂量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这次修订不是一般的古籍整理,而是以《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为中心,在对其进行注释和白话解的基础上,编写成为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切合中医临床参考应用的著作。旧版作者之一孙华士同志因年高已与世长辞,但对于他曾经为本书做出的贡献,吾辈永志不忘。由于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刘弼臣 2003年于北京
评论“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白话解,把文言文的难懂解决了,看了很好。
这本幼科心法白话解是当代的名医写的,参照清朝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且不说《医宗金鉴》这本书是多么伟大,单说这本白话解写的很不错,不仅加了对医宗金鉴原文理解的文字,还加了药方、医案等,很是详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医宗金鉴》作为清代的太医教科书,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本书最好之处在于注释人竟然是号称京城小儿王的刘弼臣教授!先生虽然离开我们了,但索性留下了这本书,虽然先生是注释本书,但在注释中提出了许多自己的儿科经验,必备!
心法不应该只是经验,即便屡验屡销,还是应该解释其所以然的
中医儿科临证参考用书,值得购买。
喜欢读,有白话解释就好多了。古文功底还是不行啊。京城小儿王刘弼臣老先生主编的,推荐!
刚学完儿科,想参考经典著作
有原文有解读,真的很不错的
古代医学大家之大成,值得认真学习!
这本书很好,发货速度也很快,非常满意。
老师推荐的经典,刚收到。。物流送货很顺利,经典有待好品味
灰常好,好好好。
这个版本的书很实用,特好
疾病分类简明,内容丰富易懂!
非常好的一本书,浅显易懂,对于入门的新手来说,太难得了。非常喜欢这本书,会把全系列逐渐买齐。
推荐,,还没看完,,不过不错,和同学一起买的
不错,还有病例和分析。
不错的医书
每一本老书都需要用心研读!
书大小合适,封皮是牛皮纸的也很喜欢,纸张也是我所中意的,都很不错!
一花一世界,指点迷津。。。。。。。。。
解释很详细,通俗易懂
没仔细看,大概翻了一下,挺不错的呢
里面好多病都没见过,好多方子自己不好用。且儿科古今差别比较多,感觉此书比较适合中医工作者,家庭自用不合适。
經典經劉老註解,很有看頭,推薦。
书拿到手后先粗粗的读了几页,很好,正是我想要的,还会来这里买书的。
此书不错,但是看此书的需要有一定中医学基础的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