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

孟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孟和  

页数:

828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主编与国内一批学有所成的专家和中青年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者共同编纂而成,是中西医结合骨科近50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体现本书的实用性,在总论中由各相关专家撰写,各相关章节中均由临床一线的专家完成,针对骨折、畸形、骨病的发生部位(骨干、干骺部、关节内)、类型、移位或畸形程度.进行分析之后,提出相应治疗措施。为使读者明确书中的技术特点与学术思想,对每种骨折、畸形、骨病有全面、清楚、系统的认识,均对实际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扼要的描述,之后对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加以分析与讨论。本书所列举的内容,均是应用中西医结合外国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病种。本书提倡:”医生要做该做的手术,不要做想做的手术。”凡能应用闭合手法整复、矫正,就不必应用切开的方法矫正;凡是能用外固定的,就不必用内固定进行治疗。在各种外固定中,本书提倡的应用顺序是膏药、纸壳、木夹板、石膏、牵引、穿针,上述各种方法均无效时再考虑切开复位,以穿针外固定或各种内固定形式加以治疗。本书还附有大量插图,特别是治疗病例x线图,借此读者可以得到更为直观和清晰的理解。同时也可做中医院校骨伤科教学参考书,或做为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工作者的工具书之用。

作者简介

孟和教授,1933年生于热河,幼年多病(罹患骨折、伤寒、肺结核),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多次辍学。曾读私塾,1947年到北平就读于蒙藏学校北京二中和三十五中,立志从医,即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代主治医师。1963年,发表的“局部柳木夹板外固定治疗骨干骨折的力学研究”和“膝关节加压力测定试验”奠定了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理论基础。后自愿前往天津6985医院(原天津医大附二院)担任外科副主任,骨科主任。在此期间关于前臂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的论文引起了卫生部长钱信忠的重视,故借调北京任至国中西医结合骨关节损伤学习班教师。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在抢救伤病员中结合骨折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发明了“骨折复位固定器”系列,改变了传统重力牵引治疗下肢不稳定骨折的局面,开创了穿针外固定的先河。翌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内成立骨伤科研究所,孟和教授为技术骨干,经国务院特批全家迁京。1979年以孟和教授为首创建骨伤生物力学研究室,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历任《中国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以顾问。他从事创作骨科医疗工作、科研和教学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医、教、研经验,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50余篇,主编《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骨伤科生物力学》、《中国骨科外固定博览》、《膝内外翻防治》、《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等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骨伤外固定简史第二章 运动系统功能解剖及生理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的生物力学基础第四章 骨伤科常用的外固定方法第五章 复位固定器疗法的原则第六章 创作与急救第七章 骨折的诊断第八章 骨折的处理原则第九章 开放感染骨折的处理原则第十章 肩部损伤第十一章 上臂损伤第十二章 肘部损伤第十三章 前臂损伤第十四章 腕部损伤第十五章 手部损伤第十六章 髋部损伤第十七章 股骨干骨折第十八章 膝部损伤第十九章 小腿损伤第二十章 踝部损伤第二十一章 足部损伤与疾病第二十二章 脊柱外固定器疗法第二十三章 骨盆骨折第二十四章 骨骺损伤第二十五章 膝内、外翻畸形第二十六章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第二十七章 先天性髋内翻第二十八章 肢体延长术第二十九章 膝骨性关节炎第三十章 外固定病人的护理编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西医结合骨科近50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使读者明确书中的技术特点与学术思想,对每种骨折、畸形、骨病有全面、清楚、系统的认识,均对实际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扼要的描述,之后对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加以分析与讨论。本书可做中医院校骨伤科教学参考书,或做为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工作者的工具书之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 PDF格式下载



内容充实,开卷有益,值得一读!


在第十八章 膝部损伤 第二节 股骨下端骨折557页的 图18-2-1 搞错把两个图标调换了,远端向后侧移位即屈曲型骨折。可图居然把伸直型和屈曲型搞错,害人啊


一本骨科实用教材,适合偏远地区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