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

沈丕安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沈丕安  

页数:

1011  

字数:

156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一部由高年资中医师结合其40余年临床阅历亲笔撰写的中药药理临床合理运用的临床中药学著作,有别于药学教授和药理专家编写的中药学书,最大的特点为临床实用性强。  全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总论分3章,主要介绍辨证论治与中药现代研究、中药现代研究概况以及中药不良反应概况等内容。  下篇各论将所有药物分为15章,计有主药417种,附药146种,共计563种药物。  每味主药一般有8项内容,包括“性味与功效”、“传统应用”、“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剂量与用法”、“临床体会”、“不良反应”。一物多药的合并在一起介绍;资料较少的为简要介绍。  书中各药的“药理作用”一项,从临床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与临床应用相关性较强的药理研究结论,选择的多是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对提示中药可能的疗效机制很有帮助。其简明扼要的特点,尤其适合临床医生。  各药“临床体会”一项为本书重点。以中医传统理论和辨证论治为主,结合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结果,结合公认的临床用药规律,再结合笔者的多年临床经验、体会和教训,阐明该药在现代中医临床上合理运用的适应证、使用方法,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对一些书刊上关于中药使用方面记载的不明确、不准确、不妥当的内容(如药性,适用于中医何证、西医何病症、西医何病理、功效定位等),提出了质疑与更正,还有不少其他书刊未曾介绍过的内容(如传统功效与药理作用的不一致,传统主治与疾病病理的矛盾,禁忌用于哪些与主治病症似有同而异的情况等)。其中有很多需要凭借丰富的中医临床阅历、高水平的中西医临床知识会通、细致地观察中药使用的效果后,再经理性思辨后才能得到独特见解,对提高中药运用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各药的“剂量与用法”一项,多将剂量分为药典剂量、临床常用剂量、大剂量三档,有助于读者对药物用量,即知其常,也知其变。  各药“不良反应”一项,多分传统文献记载的、现代研究的及临床观察所见三方面的介绍。  书中许多内容形式具有新疑性,与当今中医临床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为一部优秀的临床中药学参考书。  本书将成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临床医疗、知识更新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供中医院校教学人员、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及中药开发人员等参考。

作者简介

  沈丕安,男,1937年12月生,江苏省吴江市人,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中医院风湿病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上海市中医重点特色学科经斑狼疮专科主任。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委员,上海药膳协会副会长。
  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发表中医各类论文80余篇。
  荣获国务陆军特殊津贴。1993年在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被上海市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名医”荣誉称号;“养阴清热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获上海市卫生局成果,“宁红保健茶的研究”获国家科委成果一等奖;“上海健茶的研究”获部级成果一等奖,专著《实用中医风温病学》获部级成果三等奖,红斑汤治疗红斑狼疮的研究已通过鉴定,疏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研究已通过鉴定。二十多年曾发表有关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胃肠病、肿瘤、食疗、中医理论等论文八十余篇,是国内著名的风湿病专家、红斑狼疮专家、食疗药膳专家,是著名的保健药膳“上海福寿宴”的创始人,保健茶、减肥茶的发明人。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辨证论治与中药现代研究 第二章 中药现代研究概况  第一节 中药化学万分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中药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第三章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概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剧毒中药  第四节 中药的不良反应下篇 各论 第四章 补益药  第一节 补气药  第二节 补阴药  第三节 补阳药  第四节 养血补血药  第五节 补益药小结 第五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热解毒药  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  第四节 清热明目药  第五节 清热药小结 第六章 活血药  第一节 活血祛瘀药  第二节 破瘀止痛药  第三节 活血药小结 第七章 理气药  第一节 和胃健脾理气药  第二节 疏肝理气药  第三节 破气药  第四节 芳香化湿理气药  第五节 温中理气上痛药  第六节 理气药小结 第八章 温里散寒药 第九章 利水化温药  第一节 利水消肿通淋药  第二节 蠲饮化水药  第三节 清化水温药  第四节 利水化湿药小结 第十章 祛见湿药 第十一章 消食药和泻下药 第十二章 止咳平喘化痰药 第十三章 平肝安神开窍药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第十五章 固涩药 第十六章 通鼻化涕药 第十七章 软坚散结药与抗肿瘤药 第十八章 药食两用药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 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附录三 中药名笔画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 PDF格式下载



买不到纸质的,只好够买电子版的了,沈老的书好极了,每个中医临床医生都应该买一本,一定会对中药的使用有很多的帮助


内容翔实,而且有很多作者个人的用药经验在里面,不像其他药理的书都是在东抄西抄的。


即使你不是学中医专业的,如果你对中医食补、药膳感兴趣,这本书也绝对值得一读!


是本非常实用的书,当当送货也很快。


对我帮助很大,很实用,我喜欢


这本书相当物有所值,观点有很好


还行这本书值得推荐


价格实惠,内容丰富全面,无论专业和非专业都有用它之处,值得推荐


内容详细,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