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方类聚(第12分册)

盛增秀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人民卫生  

作者:

盛增秀  

页数:

319  

内容概要

  原《医方类聚》(校点本)曾在日本刊行,当时因该国的需要,编写了《医方类聚。索引》,为单独一册,但国内尚未付梓。为了便于读者检索,进一步提高《医方类聚》编校质量,特对原《医方类聚。索引》作了重编。兹将编写本书方剂、病证和书名索引的体例和方法说明如下:  一、方剂索引  1.本索引所列方剂范围,仅限于本书中所辑之标有方剂名称者。至于只有主治等无方名以及仅标明“又方”、“验方”等难以考证方名或命名者,均不列入。  2.本索引所列方名均与本书正文中之方名一致。  3.本索引按方名首字笔画多少为次序排列,每一方名之后注明本书收载本方分册序码、卷次、分册页码等。同一笔画按笔顺(一丨丿丶乛)排列;首字笔画相同按第二宇笔画多少为序;第一、第二字笔画相同按第三字笔画多少为序;第三字笔画相同以及第三字以上相同者,以此类推。  4.同一方剂,仅首见者列有方名,余均按本书所见先后顺序列分册序码、卷次、分册页码。  5.同一方名,见于同一分册、同一卷次、不同页码者,每一页码后加逗号分隔;同一方名,见于同一分册,不同卷次者,页码后加分号分隔;同一方名,见于不同分册者,均按分册顺序,另起一行排列。  6.凡书中只列方名,并无组成、剂量等,而原注有“方见××门”者,仍按前例注明本书卷次、分册序码、分册页码。  7.同一方而名称不同者,或一方多名者,或主治、组成、剂量虽同,但因出处不同而方名不同者,或因药名写法不一而致方名有异者(如黄芪汤与黄耆汤,荜拨散与荜茇散等)均作为单独方列入,以利于检索。  附体例:  人参汤 1/10/279,280;11/291,293 3/58/370,372  注释:“1、3”为分册序码;“10、11、58”为卷次;“279、280、291、293、370、372”为分册页码。  二、病证索引  1.本索引所列病证范围,仅限于本书中所辑之见于目录以及正文中列为标题者。至于文中出现之病证名称凡不属于前项者均不列入。  2.为了便于检索,本索引每病证后注明本书收载本病证分册序码、卷次、分册页码等。同一病证见于不同之处者,按所见文献先后顺序连贯排列,中间以分号表示。  3.本索引病证按首字笔画多少以及笔顺排列(与方剂索引同)。  4.同一病证而名称不同者,或一病多名者,均作为单独病证名列入,以利检索。  5.同一病证,仅首见者列有病证名,余均按本书所见先后顺序列分册序码、卷次、分册页码(排列方式与方剂索引同)。  6.原书标题往往病名和证治相连在一起,如“咳嗽证治”、“留饮诸方”等,对此只取“咳嗽”、“留饮”等病证名称而其余文字则不予收录。  附体例:  牙痛4/71/213,215;72/262  注释:所示与方剂索引同。  三、书名索引  1.本索引所列文献范围,仅限于本书中所辑文献内容之见于目录者。至于散见正文及方剂中之文献名称均不列入。  2.本索引按文献名称首字笔画多少为次序排列。  3.同一文献,仅首见者列有文献名。余均按本书所见先后顺序列分册数码、卷次、分册页码(排列方式与方剂索引同)。  附体例:  三因方 1/25/702,708,713,724;26/742,749  注释:所示与方剂索引同。

书籍目录

方剂索引病证索引书名索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医方类聚(第12分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