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药鉴定技术

杨嘉玲 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杨嘉玲 等主编  

页数:

276  

内容概要

中药鉴定技术是高职高专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与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关系非常密切。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等课程都需要大量运用中药鉴定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形态、解剖方面的基础知识,中药鉴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常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及化学成分、功效、主产地等。本教材将中药鉴定需要的药用植物知识穿插到相关章节中简要阐述,将一般中药鉴定技术教材中的绪论及中药的资源、采收、加工与贮藏合为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一章,去掉了中药炮制一章,避免与其他教材重复,实现了课程整体优化。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教材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在教材中设立了“学习目标”、“课堂互动”、“实例解析”、“知识链接”、“知识拓展”、“学习小结”、“目标检测”等模块,希望对教学有所裨益。同时,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一些章末安排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供各校在教学中选用。书末附有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审定的教学大纲,可供各校教学参考。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满足“岗位需要”和“社会需要”。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专业实践技能,强调实用性,体现先进性,注意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 一、定义 二、任务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与拉丁名 一、中药的分类 二、中药的拉丁名 第三节 中药的资源、采收、加工与贮藏 一、中药的资源 二、中药的采收 三、中药的加工 四、中药的贮藏第二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程序 一、中药鉴定的依据 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方法 一、来源鉴定 二、性状鉴定 三、显微鉴定 四、理化鉴定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制片方法第三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中药概述 一、根类中药 二、根茎类中药 第二节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 狗脊 绵马贯众 细辛 大黄 何首乌 牛膝 附子 白芍 黄连 延胡索 板蓝根 甘草 黄芪 人参 三七 当归 柴胡 丹参 黄芩 地黄 党参 木香 半夏 川贝母 麦冬 天麻 其他根及根茎类中药简表 实验二 大黄的鉴定 实验三 黄连的鉴定 实验四 甘草的鉴定 实验五 麦冬的鉴定第四章 茎木类中药 第一节 茎木类中药概述 一、性状鉴定 二、显微鉴定 第二节 茎木类中药鉴定 木通 川木通 苏木 ……第五章 皮类中药第六章 叶类中药第七章 花类中药第八章 果实与种子类中药第九章 全草类中药第十章 藻、菌、树脂、其他类中药第十一章 动物类中药第十二章 矿物类中药参考文献目标检测参考答案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大纲中药材彩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与拉丁名  一、中药的分类  中药的种类繁多,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必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神农本草经》将中药按功能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中药按自然屙陛分类。  现代中药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中药功能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泻下药等。  2.按药用部位分类先将中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按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中药、茎木类中药、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种子类中药和全草类中药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苷类的中药、含生物碱的中药、含挥发油的中药等。  4.按自然系统分类根据中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以上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从培养目标和教学的要求出发,本教材采用按药用部位分类的方法,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中药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药鉴定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