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编写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编写  

页数:

842  

字数:

1429000  

内容概要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内科学部分。本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本书全文分为十二篇,内容涉及心血管内科学、消化内科学、神经内科学、内分泌学、结核病学、风湿与临床免疫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内科学基本知识部分第二篇 心血管内科学部分第三篇 呼吸内科学部分第四篇 消化内科学部分第五篇 肾内科学部分第六篇 神经内科学部分第七篇 内分泌学部分第八篇 血液病学部分第九篇 结核病学部分第十篇 传染病学部分第十一篇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部分第十二篇 职业病学部分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篇 内科学基本知识部分第一章 常见症状与体征第一节 发热一、概述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上限。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正常人上午体温较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后体温较高。发热的主要机制为:外致热原(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等)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尿酸结晶等)等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是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这些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然后机体出现骨骼肌收缩、寒战,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出现发热。发热可以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活性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严重发热可对器官和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因心率快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体温在42℃以上可使一些酶的活力丧失,使大脑皮质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导致昏迷,直至死亡。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PDF格式下载



必须的教材!呵呵,和同事一起买的


很不错,认真复习准备考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