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治疗学
2010-3
人民卫生
彭英//王艺东//黄如训
459
无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最严重的脑卒中(stroke)是危及全球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占脑卒中的60%~80%,是近几十年脑血管疾病研究中最为活跃、进展较快的领域,受关注程度也是最高的。近十几年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成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CT、MR、PET以及功能影像学的临床应用,比较及时、直接、客观地显示脑部病理变化,极大提高了脑梗死的诊断水平。相比之下,在脑梗死治疗方面进展较慢,而且还存在甚多问题。长期以来,实验研究及临床试验积累了大量资料,提出了不少理念,但治疗仍然未有重大改观,尤其在脑保护治疗方面出现动物实验有效、临床试验无效的尴尬局面。反复深入思考,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缺少正确的观点或理念。客观实际反复证明脑梗死是多种病因、不同发病机制、多种病理类型和复杂临床表现的一大组疾病的总称。然而在许多脑梗死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立项思维逻辑上,都存在不自觉把脑梗死当成单一疾病,即使是脑梗死的循证医学分析,也未能摆脱此困境。这也是许多相关脑梗死治疗指南频繁更新的原因之一。在实验研究上,不能模拟临床疾病的实际情况,获得的资料同真实疾病有差异,结论较多偏移;在药物研发上尤为突出,常有实验用整个脑组织或某区域脑组织匀浆来检测或观察1~2个指标,因而靶点不准,是神经元,是神经胶质细胞,还是血管内皮?很难说清,更不用说阐明机制了。尽管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其基因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治可能有些帮助,但离开“脑梗死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仍然不能确切反映临床客观实际,可能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不确切。
《脑梗死治疗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1~8章)简要介绍同临床密切相关的脑血管解剖、生理、血管储备,以及脑梗死病因、病理、流行病学、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等知识,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下篇(9~25章)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详细阐述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内容涵盖脑梗死治疗的基本观点、血压调整、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改善脑血循环、脑保护、合并症的处理、高压氧治疗、外科治疗、卒中单元、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脑卒中康复等临床知识。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脑梗死的治疗,可使读者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可供神经科医生。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人员阅读参考。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iscrlemic stroke),是脑血管疾病中近几十年研究活跃、进展较快的领域,也是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领域。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尤其CT、MR、PET以及功能影像学的临床应用,脑梗死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了极大的提高。相比之下,在脑梗死治疗方面进展较慢,而且还存在较多问题。客观实际反复证明脑梗死是多种病因、不同发病机制、多种病理类型和复杂临床表现的一大组疾病的总称,若将其当成单一疾病,则不能确切地、客观地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上篇 脑梗死的治疗基础第一章 脑血管的解剖第一节 脑血管的结构特点第二节 脑的动脉系统第三节 脑静脉系统第二章 脑血管的生理第一节 脑血液循环的特点第二节 脑血液循环的调节第三章 脑血管储备第一节 脑血流调控及机制第二节 脑血管储备及分期第三节 脑血管储备的检测方法第四节 脑血管储备检测的临床意义第四章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第一节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第二节 脑梗死的病因第五章 脑梗死的病理第一节 脑缺血损害的基础——低灌注状态第二节 梗死后病理改变第三节 脑缺血损伤的级联反应第四节 再灌注损伤第五节 脑缺血损伤机制研究进展第六章 脑梗死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发病趋势第一节 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节 卒中类型分布特点第三节 性别与年龄分布第四节 卒中的社区人群防治第七章 脑梗死辅助诊断的检查第一节 血管功能检查第二节 血管结构检查第三节 脑病灶的影像学检查第八章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第三节 栓塞性脑梗死第四节 腔隙性脑梗死第五节 分水岭脑梗死第六节 多发性脑梗死第七节 特殊类型的脑梗死下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第九章 脑梗死治疗的基本观点第一节 脑梗死的个体化治疗第二节 良好的脑血液循环是脑梗死治疗的根本第十章 脑梗死的血压调控第一节 血压对脑血流量的影响第二节 高血压对脑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第三节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改变第四节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调控第五节 结语第十一章 静脉溶栓治疗第一节 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第二节 溶栓药物第三节 溶栓治疗的时机第四节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五节 溶栓治疗的方法第六节 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第七节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第八节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第九节 结语附应用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问窗的扩展第十二章 降纤治疗第一节 降纤治疗的理论依据第二节 降纤制剂及作用机制第三节 几个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及相关分析第四节 降纤治疗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 展望第十三章 抗凝治疗第一节 脑梗死抗凝治疗的理论依据第二节 抗凝药物第三节 适应证第四节 禁忌证第五节 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第六节 结语附抗凝治疗在脑梗死预防中的应用第十四章 抗血小板治疗第一节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第二节 主要的抗血小板药物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第四节 抗血小板治疗的不良反应第五节 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第六节 结语附抗血小板药在脑梗死预防中的应用第十五章 脑微循环的治疗第一节 脑梗死的微循环障碍第二节 脑微循环治疗途径第十六章 其他改善脑血液循环的方法第一节 扩血管治疗第二节 血液稀释疗法第三节 中药治疗第四节 改善脑血液循环的新药第十七章 脑保护第一节 脑保护的定义和现状第二节 改善能量代谢第三节 抗自由基第四节 抗神经元毒性第五节 钙拮抗剂第六节 酶抑制剂第七节 抗凋亡第八节 亚低温第十八章 脑梗死并发症的处理第一节 脑水肿第二节 肺部感染与肺部水肿第三节 血糖异常第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第五节 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第六节 心脏功能异常第七节 急性肾衰竭第八节 水电解质紊乱第九节 深静脉血栓第十节 压疮第十一节 发热第十九章 脑梗死的高压氧治疗第一节 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第二节 高压氧对脑梗死治疗作用的研究第三节 治疗方法第二十章 脑梗死的外科治疗第一节 急性期的手术治疗第二节 预防性外科治疗第二十一章 卒中单元第一节 卒中单元的概念第二节 卒中单元的历史演变第三节 卒中单元的分类第四节 卒中单元的实施及其优越性第五节 因地制宜建立适宜的卒中单元第二十二章 脑梗死的干细胞治疗第一节 干细胞的研究背景、概念、分类及其特性第二节 神经干细胞的来源与分布第三节 神经干细胞的鉴定方法和分离第四节 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调控第五节 神经干细胞的潜在应用价值第六节 神经干细胞在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进展第七节 问题与思考第二十三章 脑梗死的基因治疗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载体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导入方法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目标和策略第四节 脑梗死基因治疗的展望第二十四章 脑梗死的康复第一节 脑的可塑性与康复第二节 脑梗死康复的原则第三节 脑梗死康复常用疗法第四节 脑梗死康复的常用评定技术第五节 脑梗死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第六节 结语附 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第二十五章 近年国外脑梗死治疗指南摘录第一节 2008年欧洲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指南第二节 2007年美国成人缺血性卒中的早期处理指南第三节 2008年澳大利亚急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指南第四节 2008年英国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治疗第五节 2009年ESVS指南:颈动脉狭窄有创性治疗的适应证和技术汉英对照索引
插图:第一节脑血管的结构特点一、脑血管形态、走行、分布特点脑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脑血管与躯体血管的发育不同,其形态、走行、分布等有以下特点。1.脑动脉较长且弯曲无规律。2.脑动脉管壁较薄且透明,肌层薄,弹性差,易发生变性。3.脑动脉与其供血的脑组织功能关系密切,但缺乏同名伴行静脉,无淋巴组织。4.皮层支有丰富的吻合血管。小的穿通动脉进人脑深部,往往与发出动脉呈直角关系,为功能上的终动脉,缺少侧支吻合。5.颈内动脉系统和基底动脉系统在颅底借助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发生吻合,脑内的动脉末端有吻合支,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在蛛网膜下腔、颅底和眼眶有许多吻合支。6.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位置较固定,管径移行变细,有利于缓解大动脉的搏动及高灌注情况下缓冲脑血流量。7.脑表面的2/3动脉周围没有组织支撑,即脑内的大动脉直接走行于蛛网膜下腔或脑池的脑脊液中。8.脑动脉先天性变异和发育异常的出现率较高。二、脑血管与躯体血管结构的异同点(一)脑动脉与躯体动脉一样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颅内较大血管内膜发育比较好,但中膜的弹力纤维较少,外膜发育不良,有的甚至完全缺失。血管外膜结缔组织稀疏,较大动脉的肌层和外膜薄,而且没有外弹力膜,其壁也较同等大小的脑外动脉薄。脑动脉外膜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仅呈环行排列,而颅外的动脉外膜的这两种纤维既有环行排列又有纵行排列。其内、中、外膜的组织结构有以下特点。
《脑梗死治疗学》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