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脏病与糖尿病

王吉云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

王吉云 主译  

页数:

185  

译者:

王吉云  

内容概要

回顾过去l4年糖尿病合并心脏疾病的诊疗历程,以往人们认为,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是可逆转的,临床上的治疗并不积极,相关的研究也不多。糖尿病患者经常被排除在大规模临床研究之外,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合并的血管疾病可能掩盖了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可能获益。 逐渐地,来自血脂、血压、血糖以及其他心血管相关研究的证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从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中获益,与非糖尿病患者相似。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事件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其绝对危险下降更为显著。 现在,糖尿病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但是,令人失望的是目前改善血糖控制的措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效果较差,不如降脂和降压治疗。同时,一些糖尿病亚组人群,如糖尿病’肾病或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相关的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及死亡危险的研究资料较少。 本书是一本简明实用的临床诊疗指南,主要关注的是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尤其是心脏病的话题。糖尿病及心脏病的专科医师及护士,全科医师及护士可能会对本书感兴趣。另外,本书中的部分内容也会让肾脏内科及神经内科医师感兴趣。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述,流行病学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第2章 高血糖与体重控制第3章 糖尿病的血脂异常第4章 糖尿病和高血压第5章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第6章 糖尿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第7章 糖尿病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第8章 糖尿病的慢性心力衰竭第9章 糖尿病的其他血管疾病第10章 糖尿病肾病 第11章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猝死第12章 治疗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的卫生经济学索引

章节摘录

  6.1.2 病理发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动脉血栓的后果,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腐蚀引起的。斑块成分暴露于循环血流后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及血栓形成。心肌缺血是由于血栓阻塞了血管,或由于血栓使血管次全闭塞伴发血管痉挛。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一些因素使得斑块容易破裂(图6.1);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高血糖可引起内皮功能异常,后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糖尿病也可增加血管炎症,特点是淋巴细胞浸润,促炎因素产生增加,金属基质蛋白酶上调,使得斑块容易破裂。糖尿病可引起高凝状态。血小板较大,容易黏附于血管壁。细胞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更多在受刺激时容易聚集。糖尿病患者凝集因子改变,内皮纤溶介质减少,均易引起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并发症及ACS的临床表现。  6.1.3 糖尿病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尽管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现代治疗,发生Acs后其预后仍差。糖尿病患者发生ACS后的短期预后及长期生存率均受到明显的影响。  糖尿病可增加ACS后的并发症,包括左心室功能异常、有症状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缺血、需要急性再血管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再梗死、脑卒中及死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较口服治疗或单纯采用饮食控制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更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脏病与糖尿病 PDF格式下载



对专业医师来说没有多大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