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

马明信//孙靖中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人民卫生  

作者:

马明信//孙靖中  

页数:

451  

内容概要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根据医师执业的实际需要,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医学教育、医学考试和教育测量专家研究提出了临床、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申请医师资格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有必要的人文素养。根据医师准人基本要求,中心于2008年组织对原《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作了修改和补充,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已于2009年正式颁布并施行。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和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两部分。医学综合笔试部分将大纲考核的内容整合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为帮助考生有效地掌握其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中心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医师资格考试系列指导丛书。  本系列指导丛书包括临床、口腔、公卫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二级三类的《医学人文概要》、《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解析》共19本。通过使用,专家和广大考生反映良好,并对系列丛书提出了修改建议,中心再次组织有关专家对部分章节进行修订。为使考生更加全面了解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和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增加考生须知相关内容。《模拟试题解析》增加大量已公布的试题,帮助考生全面熟悉考试题型,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职业素质一、医德医风二、沟通能力三、人文关怀第二章 病史采集一、发热二、疼痛三、咳嗽与咳痰四、咯血五、呼吸困难六、心悸七、水肿八、恶心与呕吐九、呕血与便血十、腹泻与便秘十一、黄疸十二、消瘦十三、无尿、少尿与多尿十四、尿频、尿急与尿痛十五、血尿十六、惊厥十七、意识障碍第三章 病例分析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肺炎三、支气管哮喘四、支气管肺癌五、呼吸衰竭六、结核病七、胸部闭合性损伤八、高血压九、心律失常十、冠心病十一、心力衰竭十二、心脏瓣膜病十三、休克十四、胃食管反流病十五、胃炎十六、消化性溃疡十七、溃疡性结肠炎十八、肛门、直肠良性病变十九、肝硬化二十、胆石病、胆道感染二十一、急性胰腺炎二十二、急腹症二十三、消化系统肿瘤二十四、腹部闭合性损伤二十五、腹外疝二十六、病毒性肝炎二十七、细菌性痢疾二十八、艾滋病二十九、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三十、尿路感染三十一、慢性肾衰竭三十二、尿路梗阻三十三、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三十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十五、白血病三十六、甲状腺疾病三十七、糖尿病三十八、系统性红斑狼疮三十九、类风湿关节炎四十、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和大关节脱位四十一、一氧化碳中毒四十二、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四十三、化脓陛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四十四、脑血管疾病四十五、闭合性颅脑损伤(急性硬膜外血肿)四十六、妇科肿瘤四十七、小儿腹泻四十八、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四十九、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五十、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五十一、乳房疾病: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乳房肿瘤第四章 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二、头颈部三、胸部四、腹部五、脊柱、四肢、肛门六、神经系统第五章 基本操作一、手术区消毒和铺巾二、换药三、戴无菌手套四、穿、脱隔离衣五、穿、脱手术衣六、吸氧术七、吸痰术八、插胃管九、三腔二囊管止血法十、导尿术十一、动、静脉穿刺术十二、胸腔穿刺术十三、腹腔穿刺术十四、腰椎穿刺术十五、骨髓穿刺术十六、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十七、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十八、清创术十九、脊柱损伤的搬运二十、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二十一、人工呼吸二十二、胸外心脏按压二十三、电除颤二十四、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第六章 辅助检查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职业素质  执业医师的职业素质是指与职业要求相应的素质,下面就三个方面的素质提出要求。  一、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是指执业医师应具有的医学道德和风尚,它属于医学职业道德的范畴。  医学作为一种特殊职业,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类。执业医师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使命,关系到人的健康利益和生命,而人的健康和生命又是世界万物中最宝贵的。因此,执业医师在职业活动中,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要逐渐达到精良,而且面对一个个的患者还需要有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和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医生。  医学职业道德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因此,执业医师要达到医德医风的优良,必须接受医学道德教育和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并且要求做到:  (一)要提高对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即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并用这些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同时,要提高对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及运用上述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伦理问题,把医疗技术和医学伦理统一起来。  (二)要认真履行卫生部制定的以下医学道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三)在执业活动中,要不断提高履行上述医学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逐渐形成良好的医学道德信念和养成良好的医学道德行为、习惯和风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