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伦旅馆
1998-1
外文出版社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著
223
无
无
看了这本书,我就忍不住先吐槽一阵。我一直看到全书的将近75%才死人,而且全文也就死了一个人,16万字的巨作啊!真是有可谓是阿婆的代表作啊!十分突显她的写作风格什么的!——拖戏拖得出神入化啊!凶手也是很不像是凶手的那人(她的凶手基本上都是那么令人吃惊的!),又或者说,所有推理小说都是必须搞出这种噱头!
谋杀技巧分析:
凶手把真正想杀的人‘隐藏’,误导大众,让大家以为他要杀的其实是另一个人 ,以此来完成他的谋杀。这种谋杀方法在现代已经十分常见,基本上都已经泛滥了。通常来说,凶手表面要杀的那人是死不了的,只会有另一个倒霉鬼‘偶然’遇上谋杀,然后很不幸地就挂了(而其实他才是凶手真正要杀的人)。
而且,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凶手通常会伪装成要被谋杀的人就是他自己,这种情况下,凶手一般会预先向大家透露有人要杀害他,甚至他还会上演几场谋杀戏来让人相信,然后在一个适合的时候来解决他要杀的人!
这种谋杀 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去凶手自身的嫌疑;二是转移侦探,警察的视线,干扰他们的调查方向;三是使死者或大众放松对死者的警惕,以方便凶手杀人等!
本书凶手就是自己用枪近距离射杀死者,然后谎称有人在远处开枪射杀他而误杀了死者。此杀人方法在现在的话,会很容易被识破,根据弹道痕迹就能知道子弹是从哪里发射,也就能发现凶手,而且,如果一开始对凶手作硝烟反应什么的,凶手也没办法躲过去。
坑爹的是,该凶手在书中最后没有被抓获,但据我猜想,他肯定也是逃不掉的!
各种漫谈:
看阿婆的小说就是这样纠结,一开头总是索然无味的!即使是她的经典《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也是很令人纠结!不过,那么多推理小说作家来说,她的书,我是看得最多的那个了!真不明白自己干嘛那么喜欢看她的书!
《伯特伦旅馆》就书本身而言,也没什么很出彩的地方,其实我都不明白我为什么会看它,如果要拜读阿婆的经典,不建议选择它,这个仅适合无聊的时候看看而已!其实,阿婆也就那几本经典巨作值得认真拜读,其他的,她的短篇也还是可以的,比如《死亡草》,《波洛探案集》里面的某些故事也很精彩,除此之外,我不明白还有什么理由把她剩余的每部小说都去看看!(当然,想要研究阿婆的人除外!)
PS:坑爹的是,为什么我的书柜里居然有十多本她的小说!= =!
这本书的杀人技巧什么的实在不算高明,而且我记忆中这种杀人方法,在她的其他小说上也有出现过,貌似是《悬崖上的谋杀案》,不太记得了!
个人建议:这技巧真心用得有点泛滥!许多读者对此都有些免疫了。不过,如果大家想要用,可以尝试反其道而行之,让一个人多次被杀都死不掉,许多常看推理小说的读者们可能被误导,以为这个人就是凶手喔!但其实凶手是另一个人••••••这个方法可行!
不明白的地方如下:
1、我觉得凶手应该是打算杀门卫的,有可能门卫是女孩的爸(也就是当初塞克威奇夫人一起私奔的人),所以塞克威奇为了让门卫闭嘴就以杀女儿为幌子,引那个父亲献身;
2、或者是那赛车真地喜欢上了塞克威奇的女儿,又担心无法向塞克威奇夫人交待,所以想杀了她,但雾大他看错了,把塞克威奇的女儿当成塞克威奇了。
3、警方从哪里得到的证据证明伯特伦旅馆从多年前就一直从事犯罪勾当?又是如何知道塞克威奇夫人是幕后操纵者?书中没有讲明。
4、“真实和不真实”是怎么界定的?伯特伦旅馆里的服务人员,如:亨利,他服务到位怎么就让警察和玛普尔觉得不真实了呢?
很早以前看过,剧情记不太清楚,于是上网上搜来匆匆浏览了一遍。然后隐约想起来了,很多年前看完这篇短短的小说,我格外的想念母亲。
儿女对待自己的父母可以非常的冷血,人性可以掩盖血亲的羁绊,我们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只是千万不要再用父母无私的爱来反衬,这样一来,未免太残酷。我一直不能理解母爱是怎样的一种逻辑,能够克服人性最大的缺点,自私。
对这本小说看不下去的人,我只能说,不要期待它像《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那样扣人心弦,逻辑严密。但是这么短短的一篇小说,耐心的看到最后,我想,身为儿女,多少会有所触动的。
我爱我的家人。但是我害怕母爱,这种感情太强大了,如果有一天,当我也拥有这样的感情,也许也会毁灭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