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秘书行为引论

卢如华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卢如华  

页数:

234  

前言

秘书学科理论研究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以科学的学科理论来指导现实层面的秘书职业行为与现实层面的秘书工作?有关专家指出,引进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应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重点分析秘书职业化历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较理想的研究路径之一。在从事秘书教育与行业企业秘书职业培训过程中,笔者对此感同身受,本书就是遵循这一理念所做的初步探索与尝试。秘书,作为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不仅为每一个社会组织所必需,而且,作为该组织管理者的特别助理,承担辅助管理、庶务处理职责的职业秘书往往体现着该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思路。作为领导和主管的“外脑”与“智囊”,秘书职能地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而且,秘书在领导近身,锻炼、培养宏观管理眼光和综合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职业行为能力达到一定层次和水准的时候,自然具有更多发展机会与更好发展前景。但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流行一种针对秘书从业者的轻蔑,而且这种否定性评价具有几乎同样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现实影响力。那么,孰是孰非呢?我们觉得,有效化解这种负面影响力的关键就是:秘书职业从业主体如何使自己的职业行为专业化,即如何科学、有效地规范秘书职业行为、如何使秘书职业行为变得卓越而完美。这一切,不仅需要研究来自秘书行为主体的内驱力,还需要研究来自秘书行为客体、秘书行为环境等方面的外驱力。高校开办秘书类专业已历三十余载。“三十而立”,文秘专业应该步入一个成熟或者至少是接近成熟的阶段。回顾三十年秘书教育历程,文秘专业几乎一直被视为受市场追捧的热门专业,市场对秘书类人才持续旺盛的需求量与竞争性相对较小的供需比给过我们许多乐观的遐想;国内最具人气的考试——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招考中,秘书类职位比例颇高亦足资佐证。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许多组织招聘秘书岗位新人时并不要求应聘对象为秘书类专业对口毕业生。据针对某人才招聘会展开的现场调查,招聘秘书(行政助理)类岗位时首选文秘专业毕业生对口招聘的企业约占52%,首选其他专业毕业生招聘的约占48%。尽管秘书职业本身属于复合型岗位,对于企业而言,从与企业业务对口的专业选聘秘书与从文秘专业选聘秘书具有几乎完全同等的合理性——因为用人单位为秘书新人支付的培训成本是基本一致的。

内容概要

本书从行为管理角度出发,对传统《秘书学》、《秘书心理学》、《秘书史》知识加以整合,并以职业行为导向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从秘书行为认知、秘书行为基础、秘书行为管理与规范到秘书行为优化的逻辑结构,其中,秘书辅助管理瑕疵行为表现与矫正系本书首次提出。 本书探讨了现代组织管理系统中秘书(行政助理)职业行为自我管理与他人管理的若干环节,旨在为现代秘书职业行为管理提供系统、全面的考量,为职业秘书追求卓越的细节完美的服务提供理论参照。既适用于高等院校文秘专业课程教学,亦可作为在职秘书业务进修之用。

作者简介

卢如华,男,副教授。中国高教学会秘书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秘书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湖南省语言学会会员,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秘书职业技能内训师。主要著作有《新编秘书写作》(主编、高教版)、《新编秘书实训》(第一副主编、高教版),并在秘书专业期刊上发表应用性研究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秘书与秘书行为 案例分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 认知秘书与秘书职业 认知行为与行为科学 认知秘书行为与秘书行为学 试一试第2章 秘书个体行为基础 案例分享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 秘书的认知过程 秘书的情感和意志过程 试一试第3章 秘书个体行为差异 案例分享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 传记特征 秘书个性概述 秘书个性心理特征 秘书个性心理倾向 试一试第4章 秘书行为环境分析 案例分享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 办公机构因素 领导行为风格 秘书团队风格与秘书文化建设 相关部门行为风格 试一试第5章 秘书职业道德与知能结构 案例分享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职业道德——秘书行为的基石 秘书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 秘书能力结构与核心能力 试一试第6章 秘书宏观辅助管理行为规范 案例分享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 秘书宏观辅助管理行为概述 秘书宏观辅助管理行为范畴 秘书宏观辅助管理行为原则 秘书宏观辅助瑕疵行为及其矫正 试一试第7章 秘书微观辅助管理行为规范 案例分享 思考与讨论 案例分析 相关知识 秘书微观辅助管理行为概述 秘书微观辅助管理行为范畴 ……第8章 秘书学习与创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秘书与秘书行为案例分“做秘书是为了不做秘书。”坐在我对面的艾女士,现任恒达商业集团公司总经办行政经理,她如是说。作为这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艾经理领导和管理着该公司的秘书团队。坐在该公司对面的茶楼里,她欣然接受了我的访谈。她说,“我们公司一共有60多名秘书,这些秘书都有这么一种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做秘书是为了不做秘书’,做秘书只是她们目前暂时|生的工作岗位而已。”对此我表示理解。从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在职秘书来看,从事秘书职业似乎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自己也没想到要做秘书,领导这样安排了,不能不做。同时,她们普遍心存这样的期待,那就是,秘书在领导身边工作,转行的机会应该更多,机遇也应该更好。因此,在合适的时候,她们会毫不迟疑地选择转岗,去做其他的工作。公司的在职秘书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岗位群体,大都是女性,大家在自己的QQ群上沟通,工作在网上,交流也在网上,一般都是即时性沟通。


编辑推荐

《现代秘书行为引论》: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文秘类规划教材·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系列。越来越多的企业形成了对秘书职责、职能的科学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实现秘书个体价值角度关注秘书职业前景,从调动秘书现实工作积极性、提高秘书现实从业水平入手,将企业管理目标与秘书个体目标有机结合、将企业近期管理目标与稳定秘书职业人才有机结合,实现了秘书与企业的互惠、双赢。良好的秘书职业行为能力是从事众多职业的基础。秘书在把握与处理信息、沟通与协调职场利益关系等职能活动中得到的历练,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养成的细密态度,在迎来送往中积累的人脉资源等均为任何职业所必需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秘书行为引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